1、浅析小学德育教学知行别离的现象摘 要: 德育教学是我国学校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德育观,可塑性非常强,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开展,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缺乏需要改进,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就是知行别离现象,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关键词: 小学德育教学 知行别离 现象 原因 对策一、小学德育教学知行别离的表现1.小学德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别离。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以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形式表达出来。思想品德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不管是课本还是教师、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都非常崇
2、拜,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金钱哲学和实用哲学相对泛滥,并没有真正按理论指导实际,导致小学的德育教育理论和实际脱轨,出现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2.师德缺失现象存在,教师知行不合。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教师出现道德问题,可想而知,是无法教好学生的,甚至会为学生带来负面影响。3.学校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存在的差异较大,造成德育教育的再次别离。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思想品德标准的教育,走出学校之后,却面临另外一种不同的思想道德水平体验。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追求经济利益成为多数人的追求。这两种环境的差异造成小学德育教学的再次知行别离。二、小学德育知行别离现象出现的原因1.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相互掺杂。小学
3、德育对学生没有进行政治和品德内容的区别,教学方法也没有划分。我国政治教育浓墨重彩,而且意识形态强调很多,这是一个国家政治开展的必然要求,但德育教学的内容是政治家制定的,没有经过教育家通过研究小学生的行为水平进行制定,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接受的大多数是政治性的要求和标准,外表学习,但是不一定能加以内化,还有可能出现执行不一。2.小学德育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我国的思想德育教育经过长期摸索,大量学者专家也对知行合一教育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有效的应用。还是以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为主。这样的教育方式缺乏技巧性和灵活性,重视书面教育,无视教育的行为结果,重视理论教育,无视
4、实际运用。长久下去,无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也无法使他们运用学到的德育知识标准自己的行为,造成知行别离。3.应试教育的压力加剧德育教育的知行别离。在教育民主化口号盛行的现在,与国外小学教育方式相比较,我国教育体制里考试压力更加重大。升学、就业都会以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即便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也要为了升一个好中学而背负巨大的考试压力。这就使得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侧重于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真正进行思想教育,由此,更加加剧德育教学的执行别离现象。4.市场经济环境开展导致思想的多样化。市场经济快速开展,人们对财富的追逐变得更加强烈,从社会主义倡导的大锅饭,转变为个体利益的独立,这样的
5、变化可以大大激发人们的创新创造意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开展,但同时,会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这样的多元化思想的盛行会影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开展方向,造成所学和所用不一致,出现知行别离。三、减少小学德育教学知行别离现象的对策1.建立科学适用的小学德育教学目标。建立目标,是进行教学的根底,是促进知行合一的重要前提。受我国传统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影响,小学德育的小学目标一直非常理想化,强调要把小学生培养为圣人和君子,培养为无私奉献的人。但是这样的目标违背了人的本性,压制了人的正常需求,这样只会导致学生的漠视,或者成为伪君子,学生不但没有成为圣人,反而难以学到根本的道德标准和思想。2.将德育教育与日常生
6、活结合起来。德育目标明确后,第二步就是如何围绕这些德目进行德育内容的具体展开和解读。准确地说,我们的小学德育中缺乏具体的场景描述,缺乏具体的行为标准,缺乏坚持的标准要求。这是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归根结底,德育的“知识化理念在德育内容中的影响依然存在。要克服这一点,就要明确“在生活道德的视域中,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在道德知识的获得,而在于引导人们去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3.科学选择德育方法,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小学阶段从认知的角度处于感性大于理性的阶段,单纯的理论灌输既不能被缺乏生活阅历的孩子们真正理解,更不能迅速转化为其内在动机指导实践行为。从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小学
7、德育可以在方法上进行更多尝试,如故事法、体验法等,会收到更好的效果。4.积极拓展德育途径,确保小学德育标准的一致性。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除了学校德育之外,还要将范围扩大到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这样才能形成全方面的道德环境,确保道德的一致性。建议整合多方资源普遍性地开办各类“家长学校,在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同时要对家长进行相关熏陶。同时社会各种传播媒介也要进行德育的推广与倡导。各类公益广告层出不穷,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新解推广,还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再现,都是当今社会的积极行动、有益尝试。小学德育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非常重要的局部,本文对减少执行别离的对策进行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建立科学适用的小学德育教学目标、将德育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科学选择德育方法,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积极拓展德育途径,确保小学德育标准的一致性。参考文献:1豆莎.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探究及当代启示D.郑州:郑州大学,2023(5).2郑来纪.当代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其启示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23(5).3曾文婕,郑航.不同课程形态下德育教材的编写特性及启示J.中小学德育,2023(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