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利害关系什么是利害关系 冰对人类的利害纵横冰对人类的利害纵横谈谈 寒冬腊月,朔风怒吼,地冻天寒。当气温下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那碧波涟漪的湖水和潺潺流过的一泓溪水,一夜间,就会结上一层闪闪发亮的薄冰;若温度持续下降,冰层则会由薄逐渐变厚,地球上最厚的冰层有 2000 多米,地点是在地球的寒极南极洲。当然,如此深厚的冰层绝非一日之功,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何况 2000 多米呢。冰,人们对它的褒贬不一。有人说冰是祸害,它撑破贮水的大缸,冻裂地下的自来水管道,路面结冰会使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飙升;江河上结的大冰凌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泛滥,撞毁桥梁,桑田变为泽国;海洋上的冰山,不时吞噬海上航行
2、的舰船;空中的飞机,一旦机械装置结冰,就会加大飞机的负荷,仪表失灵,导致空难的发生,就连“航天骄子”美国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也不能幸免。1986 年 1 月 28 日,“挑战者”号升空后爆炸,后来查明事故的原因就是因为天气寒冷,气温过低,航天飞机的密封装置结冰失灵,使燃料从助推火箭中逸出,引起爆炸所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冰对人类也有可供利用的一面。随着气温下降,水中的冰层就会逐步加厚,冰层到达一定的厚度,人类就可以加以利用。当河、湖水面上的冰层厚达 51 厘米时,可以往来行人;达 152 厘米厚时,可运载一般的野战炮;204 厘米厚时,可作天然运动场;到厚达 50 厘米时,汽车可在上面快
3、速行驶,连重型坦克也能安全驶过。我国的黑龙江、松花江等北方河流,一到严冬就成为“天赐”的冰上公路,当地群众大搞冰上运输,抢运林区木材,可节省大批的人力、物力、财力。据说,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有一重达200 多吨的大石碑就是利用冰路拖入宫的。入冬后,采石工人沿途泼水,使路面结冰,减少路面的摩擦力,从东郊的房山县采石场用人力拉到紫禁城的。早在 2000 年前,古人就知道用冰来防暑降温,发热病人、外伤病人也可用冰袋来辅助理疗。冰在军事斗争中更是大显身手。早在三国时代,曹操和马超大战于战略重地潼关,曹军利用严寒天气筑起坚固的冰沙城才一举打败了马超。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安禄山指挥叛军南下攻克洛阳,也是利用
4、寒冬黄河结冰才使大部队顺利渡河的。1941 年的冬天,德国军队以重兵包围了列宁格勒,他们切断了通往该城的一切通道,使列宁格勒变成一座被四周江水、湖水所困的“孤岛”。就在这危难时刻,天气骤然变寒,迅速将大大小小的水面冰冻起来。苏军利用天赐良机,不费吹灰之力就在冰层上开辟出一条条“高速冰上公路”,大批的食品、药品、弹药等军用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进列宁格勒。尽管德军气得嗷嗷叫,派出大批轰炸机狂轰滥炸,可令他们恼怒的是,炸弹仅能炸起冰花,冰路很快又自动修复了,成为炸不断、轰不垮的“钢铁冰路”。冰,也是气候变迁的“历史见证人”。地球南极大陆的表面,平均覆盖着一层 1600 米的大冰盖,它默默无闻地忠实地记录
5、着地球千万年来的冷暖变迁的历史。中国的气象科考人员,通过对南极冰雪、海冰面积及厚薄的变化研究,发现南极冰雪、海冰面积的大小随季节有变,它对南极气候和南、北半球冷暖空气的交流有影响,对中国热带风暴、台风、梅雨、寒潮的生成、发展、演变有关。这就是中国政府为何多次派遣科学家前往南极考察,并在那里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的缘故。南极冰层还是地球上特大灾害的忠实记录者。1908 年 6 月 30 日清晨,前苏联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发生大爆炸,一声巨响,方圆 2000 千米内的树木全部遭到摧毁,远在 1000 千米之外的地方都能听到爆炸声,其能量相当于 2000 万吨TNT 烈性炸药的威力。通古斯大爆炸的成因之谜在经过 30 年的探索后终被世人发现。考察人员在南极冰层中找到了当时大爆炸时漂移到南极上空的沉降物,经分析认为这是来自太空的大陨石爆炸和诱发地震合演的结果。(编辑 李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