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叶圆圆教学反思 荷叶圆圆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诗。周五上午,我以荷叶圆圆为题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节公开课。 考虑到文本的特点、学生的兴趣、刘校长和谭老师的建议,我的备课思路梳理大致如下: 一、讲授百科知识,导入“荷叶,板书课题。 考虑到我们班的学生对课外知识更感兴趣,因此,备课时我一直在思考:拓展怎样的小百科能激起学生对荷叶的喜爱呢? 对此,我这样设计导入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花呀,它的全身都是宝,人们都爱它。它的最底部根,经常被人们当做家常菜烹饪,端上我们的餐桌出示莲藕图片;它的叶子晒干了可以泡茶喝出示荷叶茶图片,尤其很受减肥的人的喜爱;它的花不仅美,而且还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出示荷
2、花图片;花朵凋落后,它留下的果实还能煮一碗美味可口的莲子粥呢!出示莲子和莲子粥的图片。现在你猜出来了吧?它是什么花呢?生答荷花 师:是呀,这种花,不仅人们喜欢她,有几个小伙伴呀,也爱她,非常喜欢在荷叶上玩耍。那他们都是谁,会在荷叶上干什么呢?那同学们想不想到荷叶上看看,了解他们与荷叶之间发生的小故事呢?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荷叶圆圆边板书边讲解生字的写法如何讲解。 二、教师范读正音 接下来,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听读进行正音,着重倾听不认识的字,关注停顿之处。除此之外,示范朗读那么让学生在听的根底上,又有意识地去观察老师朗读课文时的表情及形体动作,这就多了
3、一个“看的训练。这样一来,多种感觉器官协调工作,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朗读的积极性。 三、自由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划分好节奏,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把圈画出的生字再读两遍。让学生自读的目的是为下一环节检查生字词做铺垫。 四、检测生字词 1.荷叶说,坐得端正,生字掌握得又好的同学,我当然愿意带它到荷叶上去旅行啦。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是让学生对下一模块的学习有期待,二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2.小老师领读生字并组词,形式为“拼读并组词。 3.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测生字。 4.让学生介绍识字方法。 5.以游戏的方式检查词语。 五、学生自读,思考问题:都有哪些小伙伴喜
4、欢荷叶?板书:四个小伙伴 六、小组讨论: 1.用横线画出他们说了哪些话把荷叶当成什么,板书“摇篮、“停机坪、“歌台和“凉伞,理解“摇篮、“停机坪的意思。 2.用波浪线画出他们在荷叶上干什么。理解“亮晶晶、“翅膀的意思。 3.老师总结,齐读课文。 七、演一演:读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演。 八、写字 让学生观察并书写“美、“放、“机、“朵、“亮这五个生字。 反思:这堂课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上是环环相扣的,为了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兴趣学习课文,以他们最感兴趣的小百科作为切入点;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识字,以“荷叶带你去旅行的游戏调整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如果学生能够读好词语,将把荷叶作为奖励,带学生去欣赏大大的、绿绿
5、的荷叶,这又顺便将荷叶的特征印刻在学生脑中;在接近尾声的环节中,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体会出每个角色的心情。但是整堂课下来,进行每个环节时衔接不够连贯,甚至出现环节的“跳跃,所以思路还没有捋顺,不够清晰,这直接导致教学时底气缺乏,心有顾虑,不够顺畅自然。导入的内容延伸得过多,让学生了解知识小百科固然是好事,但应建立在原有的教学内容掌握扎实的根底上;字词教学中有一个生字并不是本课需要掌握的字,词语的动画也没有完全设置好,这就导致在此处教学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小组讨论对学生的要求不够精确,边读边圈画其实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但让学生一次性交流两个问题的难度过大;理解词语的环节可以放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最后生字的显示有些问题,讲解“美的笔顺时出错。 这堂课虽然进行得不顺利,但失败的过程恰恰启发我在上课之前先把自己的思路捋顺,再将有疑问之处罗列出来向其他老师请教,自己思路清晰是吐故纳新的根底。另外,备课要精准,根底知识不出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如果有拿捏不准的问题,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