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造型理论在社会文化中的实践意义 塑造理论的背景下来重新解读两位哲学家时,不难发现两者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到达了统一,即“女性是在一个在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中,男性利用其特权所规定出来的,是在女性所处的附属地位的社会中建构出来的。 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的生存价值和标准按照男性的话语来塑造,被男性的价值标准所左右。女性的形象在男权制度下被无限美化和歌颂,比方女性的贞烈、坚守妇道,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等品性。这种看似外表光鲜的形象背后隐藏着的是男性无比的自私。因为一旦女性背叛和违背了这些“完美的品质,就必然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唾弃,就好似女性被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永远受到无形的束缚。这就好比
2、一颗玻璃球,人们将它举得越高,一旦其从高处掉下时就会摔得越碎。这种想象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父权制度下男性对于话语权的支配地位,由此构成的男权世界里,女性被奴役、被禁锢、被选择、被指责和伤害,男性做了错事可以被宽恕,而女性做了错事那么要被打入地狱。另一方面波伏娃认为,除了女性总是受到压迫这一事实之外,女性的受压迫与阶级或种族受压迫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女性是她们自己受压迫状况的同谋。用存在主义的术语来说,女性把男性的注视以及对性别的期望内在化了。她们成了男人期望她们所成为的形象,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被困在了内在性中。按照自我塑造理论的视角看,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社会教导如何做一名女性。女性的“自我本质上
3、是在以男性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中,在各种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被塑造出来的。这种被塑造出来的形象,尤其是完美形象,被用于维持对女性的压迫,一旦在现实中损坏了这些美好的形象,便会被社会所唾弃、抛弃,酿成悲剧。 五、结语 自我造型理论的产生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深深地植根于肥沃的历史土壤之中。格林布拉特教授把自我造型的研究放在了文艺复兴的宏大背景之下,竭力寻求文学、文化和历史的相关性。自我造型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文本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为我们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文本阅读对读者的“塑造以及作者、他者、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特征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理解社会文化的构建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4、2傅洁琳.“自我造型的人类文化行为一一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核心理论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6). 3法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2223. 4王军霞,生态女性主义观视角下的林黛玉形象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 5stephenc.reenblatt,renaissanceself-fashionillg:frommoreoshakspearem.chica80university,press,1980. 作者简介 杜伟(1982-),男,河北石家庄人,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助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化;秦敏(1984-),女,XX省包头人,本科,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