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社区创立情况汇报材料 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中所涉及的完善根本经济制度,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开展,健全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与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农村城镇化紧密相关。而农村社区建设正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目的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使封闭的农村融入社会,让农村社区居民过上一种和城市生活相差不多的一种乡村生活。可以说,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具体的途径。下面,我就董市镇在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汇报。 一、概况 董市镇紧邻
2、城区西郊,拥有国土面积14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2795亩,人口5.4万人。辖24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关于农村社区建设,本地起步较晚,到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区,但随着农村税费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根底条件。一是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全镇通过改制盘活,建起大小企业180多家,民营化率到达100%,为吸纳广阔农村充裕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农村根底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完成通村公路建设66公里,今年可全面完成“十二五建设规划;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在实施
3、;村级卫生室建设全面升级;农村教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有线电视覆盖率到达80%;农村沼气能源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所有这些都为农村建社区创造较好的物质根底。三是各村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建设社区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农村建设所提出的“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是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客观要求相吻合的,也可以说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载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农用地必然不断增加,我们通过对失地农民的集中安置、整体搬迁所建设起来的新农村,实际上就是一种农村社区的维形。四是乡镇机构改革为农村社区建设储藏了大量的人才资源。从目前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来看,局部民选的村委会成员是依
4、靠宗族、家族势力而中选的,缺乏带着村民致富的能力,在局部经济薄弱的村已经存在后继乏人甚至后继无人的情况,而乡镇机构改革所产生的分流、下岗人员,文化水平较高、年龄相对较小,家庭经营的杂念较少,工作热情较高,有利于改良农村基层管理和效劳的理念,促进农村社区建成后稳定、协调、可持续开展。目前局部根底设施建设较好的村已经具备了农村社区的雏形。如:桂花村在其村委会附近建起了图书室、活动室、篮球场、卫生室、学校,还配套建设了自来水厂,村委会在组织村民开展各种经营活动的同时,具备了效劳村民各项需求的社区职能。 二、根本设想 一是机构设置,可按党的领导组织、社区居委会组织和其它群团、社会组织、中介组织来设置机
5、构,促进广阔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的管理和运作。 二是社区工作人员的配置,可以从上级下派,原村干部留用和面向社区公开招聘等途径来解决。 三是根底设施建设,可充分利用原村委会的相关资源,设置社区办公室、综合活动室、社区救助效劳站、医疗卫生室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形成一个便利居民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打破户籍屏障。现行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既制约了城市的开展,又加剧了农村的人地矛盾,打破户籍屏障,促进农民移居城市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 2、探索农村土地制度变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一局部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有了稳定的收入,还有一局部农民
6、就地从事非农经营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是现有的模糊不清的土地所有权使他们仍然对土地保持着一种微妙的牵挂和占有的欲望。与此同时,工业经济的迅速开展对非农土地的需求日益突出,现有的土地制度也越来越不适应超常规的工业开展,因此,无论是鼓励农民进入大中城市,还是就地开展小城镇,都和土地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关联,政府应该鼓励各地探索适应经济开展的新的土地流转机制。 3、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一条根本出路,但是目前农业产业化中最具代表的“公司+农户的合作形式中,分散的农户仍然处于不利的地位,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开展自己的效劳组织,同时大力培育和标准那些以非赢利为目的的市场中介组织。 4、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根底设施的投入。2023年分税制施行以后,中央财政状况得到了改善,而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却日趋窘迫,开展农村社区,仅靠地方财政投入是无能为力的,国家应加大对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通讯、电力、播送电视、文教卫生、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水利灌溉等各个方面,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根底。 以上是本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点不成熟的浅见,错漏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