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实践与思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现实意义;主要做法;初步成效;存在问题;对策措施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改善结构的需要、增强活力的需要、创新管理的需要、思想重视,责任落实、程序标准,把关严格、目标明确,培养有力、使一批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意义认识不深、人才资源匮乏、培养力度缺乏、工作胆魄不大、加强宣传力度、健全有关制度、构筑“成才平台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是关系党在农村执政根底是否稳定的一项根底性工作。建立高素质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是实现农村稳定、持续、和谐开展的重要保障。实践说明,一个村的
2、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得好,班子有活力,有战斗力,就能够带着广阔农民加快奔小康的步伐。反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得不力,就会出现班子青黄不接、年龄老化、思想僵化等问题,影响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现实意义 1、改善结构的需要。近年来,我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村干部队伍的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年龄相对老化。二是文化层次相对低下。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利于逐步改善村干部队伍的结构,为其输入“新鲜血液。 2、增强活力的需要。一些村干部在村工作时间较长,思维定势较为明显,有的思想较为保守、观念较为陈旧、工作方
3、法简单、创新能力不强,开展工作要么靠上级安排,要么凭传统经验,有的难以翻开新的局面。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利于逐步增强村干部队伍的活力,给农村基层工作带来新的面貌。 3、创新管理的需要。长期以来,村干部的选拔培育主要依靠换届选举,临时“点将的多,平时培育的少,常常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即使有村级后备干部,其产生的程序也不够公开透明,往往形成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网中选人的局面,得不到党员群众的广泛认可。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利于逐步改变这种管理机制,真正开掘和使用渔农村优秀人才。 二、主要做法 1、思想重视,责任落实。镇党委把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作为贯彻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培养基层优秀人才,切
4、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在工作职责上,由镇党委组织部指导催促,村党组织积极配合。 2、程序标准,把关严格。各村根据本地实际,明确选拔条件,要求参加选拔的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有群众根底、有志于农村工作,户籍一般在本村,文化程度一般在高中(中专)以上,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公开选拔分为宣传发动、推荐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审核确定等环节。 3、目标明确,培养有力。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他们的特点专长和开展潜力,采取集中培训、挂职锻炼、实用致富技能培训、外出考察等形式,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能力。先后对新选拔的村级
5、后备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为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扩大群众根底。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拟对有条件胜任村干部的后备干部,及时推选进入村级班子。 三、初步成效 一是使一批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进一步拓宽了镇村两级组织的选人视野和推荐渠道,向每一位有志青年敞开了大门,实现在时机面前人人平等。同时,通过严格标准的选拔程序,确保了最终胜出者的较高素质,从而使一批平时思想好、表现优秀、积极进取的中青年骨干脱颖而出,为村两委班子储藏了一支年轻化、知识化,开拓创新、朝气蓬勃的后备力量。 二是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推行,改变了以往在村级后备干部推荐中由少数人
6、说了算的现象,使后备干部的选拔任用接受了群众的监督,扩大了党员群众在后备干部选拔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效遏制了一些村和个人在选拔使用过程中的暗箱操作行为,在克服“家庭政权、“小集团政权等现象上更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广阔干部群众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为今后进一步推进村级领导班子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打下了一定的根底。 三是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公开选拔制度的推行,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置身于广阔党员群众的监督约束之下,促使后备干部更自觉地增强群众观念,取信于民、效劳于民,树立起村干部为广阔群众热诚效劳的新形象。 四、存在问题 一是意义认识不深。镇村两级干
7、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主义的思想认识,觉得“公选的可操作性不强,无多大实际意义,一时难以接受这一新做法。同时局部村干部存在着官本位主义的思想,觉得真正能干的后备干部产生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对他们难以“控制,权衡利弊,不支持也罢;有一些村主网要领导认为村干部是靠党员和群众来选的,培不培养后备干部无所谓;还有的认为富人就是“能人,把培养后备干部的眼光盯在了村里的少数几个富人身上。 二是人才资源匮乏。后备干部来源缺乏,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并且外出的是相对较有活力的年轻人,导致组织选择面不广;同时后备干部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局部村对优秀退伍军人、高中毕业生化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培养,在即将
8、起用时,他们却外出打工或自己置办起了实业;并且村力不大,局部村比较优秀且组织打算培养的年轻同志,因受经济利益驱动,对当“村官不感兴趣。 三是培养力度缺乏。后备干部经公开选拔产生后,面临的是对他们的“培与“扶,相当局部的村因无这方面的经验可借鉴或主观上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对他们放任自流。后备干部普遍有文化水平较高而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工作热情较高而影响力不大的共性特征 ,再好的苗子,缺少传、帮、带总难以茁壮成长。XX县区多数选拔、培养成效不明显的村,都因培养力度缺乏、“备而不用,最终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导致村级事业的全面建设难以“更上一层楼。 四是、工作胆魄不大。一是村级班子成员对后备干部挂职锻炼期
9、间心中无底,在培养过程中畏手畏脚。开展村务工作不够大胆。有些后备干部虽那么担任了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职务,但在实际工作中总觉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位置难以摆正,心态调整不好,具体工作中顾虑较多,做了怕引起村民反感,“还没当官就这样,不做了又怕群众说闲话,担忧被看作无能或积极性不高,左右为难。 五、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完善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今后主要要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在公选前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播送等新闻媒体,对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工作的目的意义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以此来提高镇村两级干部,特别是村支两委会班子成员对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重要意义的认识,寻得广
10、阔村民群众对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在平时,要特别注重对优秀后备干部走上村领导岗位后各方面表现的宣传,树立一批典型,消除一局部人对“公选工作的疑虑。 二是健全有关制度。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还处在摸索阶段,努力适应形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努力做到对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尤为重要。当前应重点建立推优荐贤的科学选拔机制、健全后备干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培养目的、目标,因材施教,增强培养针对性。完善培养制度,由市委组织部或各乡镇(街道)组织,以市委党校或成人学校为载体,定期进行各类法律、法规和实用致富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为日后走上村级领导岗位顺利开展工作夯实根底。 三是构筑“成才平台。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其能力需要通过实践锻炼来得到提高,需要乡镇(街道)和村支两委为他们提供时机,积极构筑“成才平台。就调查情况看,凡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任用较成功的镇村,均有思想认识重视,培养力度大的共性特点,反之那么毫无成效可言。在本村为后备干部设置副职、助理等职务进行锻炼的,其成效也要明显高于其他各村。分析其原因是挂职为后备干部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挂职期间,后备干部在接触处理日常工作的同时,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后备干部本人在党员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群众认可度增加,为换届选举的成功胜出奠定了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