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班子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自己通过教育,深刻认识到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以整风精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落实党的“八项规定是增强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对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按照集团统一部署,查摆问题,相互谈心,对照职工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结合岗位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正衣冠、照镜子、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对照检查如下: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 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等。就目前讲,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
2、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讲政治纪律就是要求党的各级组织,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积极投身到活动中。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扎实深入开展党的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家与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干部,坚决拥护和认真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实际行动中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尤其是作为党委成员,更应该带头走在活动的前列,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的文件精神,正确理解搞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现实意义,贯
3、彻落实上级党委统一部署的方法和步骤。坚决从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积极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变作风方面的情况 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公布了“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认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切实做到: 1、深入调查,密切联系群众。 2、严格执行上级的要求、求真务实。 3、坚持以人为本、密切联系群众,自觉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关爱职工的疾苦,扶助弱势群体,公开、透明开展送温暖活动。虚心接受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听取职工的呼声,改进作风,加强工会工作。 4、要求职
4、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工作认真负责、严明纪律。 5、工作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要做到有布置、有管控、有检查,把工作落到实处。 三、“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相互帮,何家洞村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了各类形式的座谈征求意见会。对照查摆问题,结合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一)形式主义方面 一是作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乏,理论学习不够扎实。学的不深、理解上级精神不透,执行落实有差距。只满足于看文件、读报纸,有时只看一下大标题,没有静下心来仔细研读,认真研究。二是相关知识学习不够。眼老昏花,学了也是白学,记不住。党建相关业务知识知道点就行了,其他诸如政治、管理
5、、法律、科技知识学不学无所谓。三是业务知识学习的不扎实。自己只注重热点关键知识的学习,学习也是“现炒现卖照本宣科,满足现状应付工作,缺乏对在现代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探索和改进村级党建工作思路和方法。虽然也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也是走走形式、摆摆过场,没有从根本上、深层次上,学懂学透,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功夫不到位。虚、假、空的成分不可防止,有些体会和经验,但成功的经验少和石硐镇党委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官僚主义方面 官僚主义是自己深恶痛绝的作风之一。实际上自觉不自觉地这种封建思想的毒素,已经在自己身上有染了。宗旨意识谈薄,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的聪明才智,全心全意为
6、群众切实解决问题,谋福利,办实事,不能贴近群众,贴近一线,高高在上,无形中沾上官气,实际工作中脱离了群众。 (三)享乐主义方面 认为一个基层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都是高级领导、大干部的事,自己不够格,自己想享乐只有回家去,沾公家的光自己享受于己无关。由于认识上存在偏差,党性原那么就受到影响,丧失了坚决地理想信念,在平常总觉得太认真会影响同志之间的关系,所以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感到吃吃喝喝只要不用公款,是个小事。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有贪图安逸享乐主义的思想。 (四)奢靡之风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开展,家庭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在思想上“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所淡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识逐步消弱,导致了工作上低标准贪图安逸,怕吃苦耐劳,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的想法。生活上追求高标准,搞攀比想吃好点、穿好点,思想意识形态中,潜在腐朽资产阶级的奢靡堕落意识。行动上对“两个务必的要求执行力下降了。认为干了多年才工作,什么艰苦生活也尝试过,现在赶上党的好政策,只要不违规、不浪费、享受一点无所谓,只要不贪污受贿,图个方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占点小廉价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放松了严于律己的要求,降低了标准,滋生了及时行乐和特权思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