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生死场的个人心得感想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关心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头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有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斗爆发,日军占据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最终在最终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 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它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村的生活。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场的写了序言和后记。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韧,对于死的挣扎,却往
2、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看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颖。-鲁迅我们才能够真实地观看了被抢的土地上的被讨伐的人民,用了心的感动更紧地和他们拥合。-胡风 生死场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月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困难性,更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沉重的心里反响。在黄土地里,贫苦无靠的农夫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连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受着地主阶级残酷压榨的宽敞农夫
3、身上,又直接地压上了一座帝国主义的大山。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就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夫,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隐秘地组织起来。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隐秘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隐秘宣扬员,白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投奔义勇军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了老山羊,头领参与了义勇军。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怆的气氛,衬托出人民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呈现人生的荒芜感。 作为一名女性作
4、家,萧红将悲剧的触角滞重地深到女性世界。生死场的女仆人公王婆,是一个饱受磨难的老妇人,她的第一个丈夫她,后来干脆抛弃了她和孩子,单独跑进关内了。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嫁给其次个丈夫,这个丈夫却病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给第三个丈夫老赵三。在她老年的时候,儿子抵抗官府,被政权枪毙了,她觉得生活无,愤而自杀,可是在将要掩埋的时候,又活转过来了。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她只有十七岁,像全部的年轻人一样,梦想着青春和幸福。但生活给她带来的是什么呢?情人很是粗暴,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们冷言冷语的嘲讽。嫁过之后,丈夫嫌她和刚诞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还有一个贫农家的月
5、英,原来是村里最秀丽、性情最的妇女,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后来死了。作者通过对她笔下三个人物的命运的描写,呈现了北方贫苦妇女的凄惨的患病。萧红思考关注着女性的生命形式及生存状态。她将自己作为女性的苦痛的灵魂,融进她笔下苦难女性的身上,将她特有的人生荒芜感与女性的孤寂与悲剧融为一体,从而使她笔下的萧红式女性着悲剧美,这些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生存的悲剧,也是现实的社会的悲剧,更是历史的文化的悲剧。萧红对男权社会的猛烈抨击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切怜悯,包含着她鲜亮的女性意识,即女性应当获得人格的与人性的尊严。在五四传统的道路上,萧红以自己创作召唤着妇女解放与女性自觉。 生死场用了散文化的结构章法,书中写了季节的更换,年月的,但时间的自然流转却没有供应为情节进展所需的因果关系,因而,那里的生活只是一个个各自相对独立的场景之间的空间组合。第一章麦场主要写二里半找羊,其次章菜圃写金枝与成业的恋爱,第三章荒山写月英的死和镰刀会。整个小说没有组织完整的故事情节,它接受的是一种散点空间单元,并通间转换的节奏把其连缀了起来。这种看似无组织的组织,无结构的结构,正是中国散文美学形散而神聚的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