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自信推动社会治理及当代价值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路径,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娴熟地运用了各种政治、经济等刚性措施,实现对边区社会治理的有效筹划,还充分利用了文化的教化、熏陶、修养功能,强化文化建设,培养边区民众文化自信,探索出了一条由文化自信到行为自觉的社会治理模式。延安时期党在文化领域对社会治理路径、方法的有效探索,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是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亮点,也为和平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提供了珍贵经验。目前学界对于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如何建立效劳型政府治
2、理模式的层面,即以政府的效劳与调节为核心的治理模式。这种研究强调了政治、经济等硬性手段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作用,突出了社会治理的政府主体性,无视了作为治理对象的人的主体性,进而也无视了文化所具有的推动治理对象自觉接近主体目的的功能。局部研究认为新时代提升文化自信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文化治理密切相关,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1。延安时期的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所形成的文化合力是构建文化创造力以创新社会治理的前提2,同时文化治理融合文化自信思想进一步提升了政府社会治理能力3。在理论实践的探索中文化自信可以解
3、决文化与治理脱节的问题,更进一步地丰富社会治理的内容4。延安时期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在坚持文化自信的根底上重点从创立基层组织与改善落后社会风气两方面入手5,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文化手段推进社会治理6,潜移默化地改善了延安时期社会整体风貌,实现了社会治理的更深层次目标。十九大报告把坚决文化自信与创新社会治理作为两大局部集中阐释,其深层的逻辑是,坚决文化自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源及推动力。如何构建长效的社会治理机制,不能仅停留在政策的构建与执行方面,要更深层次地追求社会治理能力的本质来源。正确理解文化自信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需要,也是学界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
4、通过探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明确开展社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运用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坚持文化自信之路的理论实践,如“人民本位理论“内源开展理论等,提出创新当前社会治理模式以补齐当前治理短板,促进延安时期的历史经验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融合,使文化自信始终贯穿于整个社会治理过程中。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社会治理的原因 (一)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现实针对性。 1.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历史背景。政治方面,中国共产党开展边区建设之前,陕甘宁边区尚未形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政治生态环境。一方面,日本侵华势力范围正在我国逐步扩大,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进一步加深了我国的民
5、族危机,边区民众对于国土相继沦陷而国民政府毫无作为的事实感到失望与焦虑;另一方面,当地土匪、驻军、地主相互勾结,肆意地剥削民众、榨取民脂民膏,农民没有土地但却要支付高额的地租、苛捐杂税、高利贷等,大量的普通民众负债累累甚至因此死亡,当地人民极度缺乏平安感,这就急需中国共产党这一不同以往的全新的革命力量掌握边区政权,为边区建设提供新的道路,开创全新的局面。社会文化方面,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前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极度落后,根底教育的覆盖面极其狭小,全边区的中小学仅有120处7。文盲占总人口的98%8327,当地识字的民众屈指可数,知识分子几乎为零。弥漫在当地的封建迷信思想、封建礼教严重地阻碍了民众身
6、心健康的开展及文化知识的传播。由于民众大多目不识丁且在愚昧的封建思想的迫害下麻木不仁、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地方教育的水平始终无法提高,守旧的民众往往并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洗礼,对于民主政治的参与也产生了一定的抗拒。落后的教育水平与封建思想的长期存续两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新文化开展缓慢的问题始终无法从根源得到改善。同时,当地存在着相当一局部不务正业、不参与生产活动、败坏社会风气的“二流子,这局部群体相互勾结,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与农村的秩序。这些问题一方面严重危害着民众的生产生活,使得当地群众的生活极其困苦,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社会的开展。经济环境方面,中国共产党开展
7、边区建设之前经济开展动力已接近枯竭,边区经济凋敝、封建地主经济的剥削、人口稀少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等问题使得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技术落后。地主阶级垄断了土地与大多的生产工具,农民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耕种,同时还要缴纳高额的租金及各种苛捐杂税。负担过重的普通民众丝毫没有改善生产条件的能力,大多生产工具源于租用;同时依靠剥削农民获取财富的地主也安于现状,不愿意花费本钱改善生产条件。上述两种因素的制约,致使边区生产力始终处于极为低下落后的水平,且开展缓慢。在苛捐杂税、地主剥削、艰苦的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许多群众为了开展生产,不得不接受利息的盘剥,最终导致破产,边区经济开展极为缓慢。 2.党的建
8、设自身的问题。延安时期党的建设面临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通过文化自信建设解决自身问题并推动社会治理提供了内部动机。思想路线问题。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在俄国与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并逐渐壮大,俄国的革命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在动乱的社会环境与思想界极端思潮的影响下,党内一局部人走上了思想僵化的误区。长期的“唯书唯上致使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共产国际及苏联的指示沦为教条,党内出现了严重的“左倾与右倾错误思想,并长期陷于“左和右的两面漩涡之中。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不仅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还屡次把党的事业推向生死存亡的艰难境地。因此,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真地纠正了之前
9、所发生的错误,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在进一步明确我国国情与革命实际的根底上,寻找适合我国革命实际的道路,开展文化建设,走文化自信之路,整顿党风,纠正党内错误的思想,稳定了党内秩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进一步结合。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国门被强行翻开,中国历史开展进入了近代。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是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最后取得胜利的两个过程的交织。其间,始终伴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与融合。在这一段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对于社会指导性文化意识形态的选择至关重要。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了领
10、导权问题的重要性。毛泽东认为,领导权不仅仅是表达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文化方面的领导也同等重要。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坚持走文化自信之路,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原那么对待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坚持新民主主义的方针与原那么。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吸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高度尊重我国的历史,同时也反对“文化保守主义9,不简单地以外来文化压制取代外乡文化,防止传统文化的断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中心,坚持社会文化建设应汲取群众的观点与要求,通过社会文化的建设,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这一反帝反封建的人民群众文化在边区的广泛传播,使延安时期文艺工作焕然一新,革命的前进方向更加明朗,同时也对
11、新时期的社会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社会治理的理论根底。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治理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为根底,同时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社会治理思想的伟大实践。 1.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的思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思想为根底,首先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思想。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蕴含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旨在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实现真正的公有制进而到达社会公平。其次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采用的社会保障政策仅仅是为了缓解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
12、矛盾,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马克思对社会保障的设想是建立在共产主义社会消除阶级对立,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开展成果等根底上。对失去劳动能力社会成员及弱势群体,需要从社会产品分配及再分配中扣除剩余价值中的一局部作为社保资金,以保障社会成员都能公平的在社会中开展。再次,吸收了按劳分配思想。马克思主义提倡的收入分配的方式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按生产要素占有分配资产的方式,而是采用公平的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方式,以劳动作为尺度来衡量一个人收入的标准,这就能从根源上防止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第四,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就业的思想。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利润为唯一的劳动投资动力,
13、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思想是在解决社会失业的前提下,以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生产者真正的结合,使劳动者能在整体合力的安排下进行社会劳动,所有劳动者的劳动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按照整体性的方案进行社会劳动。这种劳动就业思想就能很好地防止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由于资本的过度积累而产生的劳动力溢出所导致的大面积失业。 2.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的传承中,关于社会治理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开展。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陕甘宁地区的社会建设,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底指导作用的同时,不仅没有丢弃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积极地汲取传统优秀思想文化养分,推陈出新,通过实践开展超越。延安时期中
14、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涵盖了儒家经学、墨家思想、道家“自然观、古代兵学文化等多个方面,并取其精华运用到革命实践之中。中华文化中关于“和谐“人和“民本“礼等思想内容对中国共产党提升自身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首先,中国共产党认为“和谐思想对于建立和谐社会、缩减社会贫富差距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其次,认为传统的“民本思想中所提出兴国安邦的前提就是保障人民的根本生活、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以此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这一思想对于陕甘宁边区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中国共产党认同“礼是中国古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剔除了“礼思想中的局限性,以“礼标准社会秩序,通
15、过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标准、社会群体行为的约束以到达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二、在建构文化自信过程中推动社会治理的经验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实际,放眼全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开展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统一战线,会聚优秀知识分子、文艺作品、理论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这是中国共产党带着下中国开始走向文化自信的起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始终坚持走文化自信道路、推进文化建设的必然性所在。 (一)坚持“人民本位的文化自信建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革命根据地作为当时中国革命圣地,吸引了众
16、多怀有救国热情的文艺工作者。为救国救亡,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出版多种文艺刊物,群众文艺活动也开始蓬勃开展,群众性写作活动,也得到热烈的响应。但当时取得的这些成就,还不能完全满足广阔群众的需要。来自城市的作家,不熟悉工农兵生活,不懂他们的语言,他们所运用的文学形式与工农兵群众在艺术趣味和欣赏习惯上还存在隔膜,导致局部作品出现了脱离群众的文艺倾向。此外,当时延安文艺界还存在一些思想分歧,诸如应该首先努力表现根据地的新生活还是为“大前方效劳,怎样处理歌颂根据地的光明面和批评其阴暗面的关系,怎样对待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学习政治理论是否阻碍创作情绪等问题。因此,高度重视文化工作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体,在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的同时也开展了文艺整风运动,毛泽东亲自找延安局部作家谈话,了解情况,听取意见。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