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亚夫观后感 电影赵亚夫讲述了时代楷模赵亚夫的两个人生阶段,一个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赵亚夫40多岁时,把草莓从日本引进回来,另一个是他60岁退休以后,来戴庄带着农民种越光水稻。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效劳农民,退休后,依然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开展农业,带着农民致富,他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是毕生惠农兴农的“大地活雷锋。 一份担当,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赵亚夫作为镇江农科所的原所长,上世纪80年代,他去日本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将自己节省下来的外汇换成了农业书籍和20棵珍贵的原种草莓苗。回国后,他无偿带着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供种苗效劳。退休后他在句容带着村民种植越光水稻等新品种
2、,推广有机种植,并主动帮助农民开拓寻找市场。他开辟了农村经营制度新实践,用实践创造了“戴庄经验,在xx省广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颗真心,一心为民的朴实情感 有人问赵亚夫,“是什么力量使你在农业的道路上走了半个多世纪。赵亚夫说:“因为农民太苦了。赵亚夫从宜兴农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镇江农科所工作,当时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深深刺痛了他的心,激发了他投身农业科技的责任和改变农村面貌的志向。50多年来,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始终心系“三农,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农村。他与农民一样在地里一脚泥水一身灰尘,在他的帮助下,如今的茅山老区,已是田野风光如画,村
3、民安居小康。 一个典范,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 赵亚夫被电影雷锋中展现的雷锋精神深深打动,被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所感染,对党的崇敬和向往,坚决了他为党工作、奉献农村的决心。从那时起,苏南丘陵山区最贫穷、最落后、农民最需要的地方,都有他忙碌的脚步和奉献的身影。他先后在武进、丹阳、宜兴等地常年蹲点,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效劳。哪怕退休后,在看到茅山老区还尚未脱贫、农民还没真正富裕起来的景象,他不顾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坚持到贫困落后的戴庄村,完成自己多年的夙愿,努力帮助农民脱贫奔小康。 一种品德,淡泊名利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个农村科技推广工作者,赵亚夫有很多专利,以他的知识和技术,随便入个股,都能成为富翁,但他
4、没有这样做。他把农民富裕当作自己最大追求,把“三农兴旺当作自己最大的理想。他从不求个人升迁,不图个人名利,他主持、经手的工程经费以千万计,但从不谋取私利。50多年来,xx丘陵山区的风霜,染白了他的双鬓,但不变的是他为农民效劳的心,他说,为农民效劳,说高一点,是我的人生目标;说平一点,是我的兴趣爱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农民效劳到老。 赵亚夫的经历看起来很平淡而精彩,看上去似乎只是抱定了一个信念,认准了一个目标,默默努力劳作。而实践中,他为了推广草莓,冒着风险,与农民打赌,结果致富一方。他选择句容最穷的一个村,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组建合作社,帮助村民走上小康之路。他既平凡又伟大,既可敬又可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只有那些对理想和目标坚持付出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赵亚夫说的那样,“人既然下了这个决心,就一定要做出点事情来,不可虚度了生命。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