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9.70KB ,
资源ID:1684108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16841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剖析网络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性.docx)为本站会员(sc****y)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剖析网络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性.docx

1、剖析网络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性 。21世纪,“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而互联网正像一个不断生长和扩展的大网,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网络文化。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得到使用,并迅速开展起来。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阔网民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网络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1网络化改变了大学生被动受

2、教育的地位,强化了其主体意识 大学生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动地位有所改变,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在网络条件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和安排,随时上网浏览、学习、娱乐,这大大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增强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当他们遇到挫折或麻烦时,可能很少找老师,而是选择在网上聊天、阅读等形式来到达解决或解脱的目的。因为网络中虚拟的人际关系,使任何交往主体都不用屈服于权威,无须看他人脸色行事,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他们的思想顾虑和心理戒备,这也使得传统的“教师-学生的信息机制逐渐弱化,“网络学生的信息机制逐渐形成。这种新的信息交流机制,可以使大学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

3、的观点和意见,相互沟通思想、交流情感,有利于其个性品质的培养。 1.2网络化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把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开展看成是人类的全面开展和到达自由王国的前提,一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复强调的重要思想,而网络为大学生个性的多样化与全面开展创造了新的条件。(1)网络有利于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开展。网络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学生可以独立、自由地参与讨论,通过对不同角度信息资源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2)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开放的网络给现代人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大学生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接触到多元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有利于他们开放观念和多维思维方

4、式的形成,使其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不盲从以及如何根据社会和自身的需要理性地选择。 1.3网络化使大学生逐渐接受终身教育理念 随着互联网与学习化社会的开展,社会对教育的内涵提出了新的阐释,终身学习与教育的要求呼之欲出,顺应了现代社会开展的规律。在网络化条件下,无论是知识的生产还是传播,都呈现出大爆炸的态势,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而且互联网使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度不断扩大,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掌握新技术的人员与需要这种人员的岗位在不断地重新组合,一劳永逸的就业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因此,大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只精通本专业的书呆子已难有用武之地;要适应社会开展变化,不被淘汰,必须不断

5、充电,活到老学到老。 二、网络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2.1沉溺网络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及学业产生不良影响 调查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玩游戏,而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是互动性非常强的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网上停留时间过长,会使大脑处于亢奋状态,导致下网后精神倦怠,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等,更有甚者,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最终导致死亡,可见其对身体造成的极大危害。 同时,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往往会导致大学生乐不“思书,上课无精打采,甚至逃课,对他们的学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失去在校学习的珍贵时机。 2.2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处世态度更消极,人际情感更疏远 由于个性上的不成熟,局部大学生在现

6、实中受到挫折时,不是努力在现实中寻求方法,而是采取逃避的方式,这使得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成为他们逃避现实、寻求解脱的渠道。在网上,他们可以抛开世俗、抛开学校的种种限制、规定,通过按键来确定自己想要的身份、目标、职业等等,还可以得到在现实中难以得到的关心。殊不知,网络的交流是流于外表化的,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淹没在数字符号之中,一些人沉迷其中,会导致处世态度的消极化,甚至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产生抗拒心理,而无视了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的交流,最终深陷到不会处理现实中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里。 2.3网络化淡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由于“熟人的监督,青少年们的道德意识比较强烈,而在网

7、络化条件下,由于其开放性和匿名性,传统道德标准的约束力和导向功能明显减弱。所以,他们一旦进入互联网这个“自由空间,就会抛开“熟人的目光,冲破舆论和感情的防线,在网上不负责任地传递信息,发表意见,容易造成他们道德人格的缺失。 三、网络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身处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开展步伐。如何吸收和借鉴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我认为在网络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弘扬东方文化,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建立专业特色网站 我们的思想政

8、治教育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络传播中,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宣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坚决打破西方在网络世界的“信息霸权。当前,我们尤其要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利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兴趣,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切忌生硬地说教和简单的贴政治标签。同时,高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效劳性,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向网络成

9、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表达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这也是高校网站区别于商业网站的优势。 3.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教育,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教育理念,学会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3.3加强网络教育,创立和谐网络 面对网络技术的高速开展和广泛应用,高校必须重视信息化条件下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平安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以确保网络

10、正常运行:加强校园网络监控;加强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综上所述,网络的出现大大开阔了高校师生的眼界,活泼了他们的思想,那些落后、封闭、保守的观念被他们抛弃,创新、实效、竞争的观念被他们普遍认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因网络的出现,由简单、生硬、低效向灵活、生动和针对性、时效性、前瞻性转变。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搞得多种多样,生动活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把网络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既要继承以往的优良传统,又要适应信息技术开展要求,与时俱进,而且我们也相信,在网络化的今天,高校一定能利用好网络这个强大的工具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更实际和健康的内容,使网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效劳。 参考文献: 张大钧: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第1版 吕宝云:网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 第7页 共7页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