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神交已久的朋友致神交已久的朋友:致久未联系的朋友致久未联系的朋友 朋友以互相牵挂为标志。“买卖”以取利互利为标志。杂志是商品,我们卖杂志,读者买杂志,一买一卖无疑是“买卖”关系。但杂志又是特殊商品,承载着制造者对读者的感情,读者与制造者的共鸣。办杂志的和看杂志的是一种特殊的带有朋友色彩的“买卖”关系。一个保温杯的设计制造销售者,对买主的联想只有消费者是否会喜欢,用起来是否真正保温,绝不会想到买杯人的人生冷暖、衣食生存、得意辉煌。而我们常常会对读者油然牵挂,或许因为在办杂志的时候,冥冥之中已有一种信息和缘分注入字里行间,然后被这本薄薄的册子传递到读者手里。经常夜深人静我们却闹哄哄地在单位加班,
2、几乎全世界的杂志人都常常加夜班。正忙活的时候我会忽然想到,看这本杂志的人是谁呢,她叫什么?多大年龄,住在哪个城市,长啥样啊!所炮制的文字能被陌生的朋友喜欢是一种共赴心灵之约。共赴心灵之约的人,特别是陌生人,不正是珍缘吗?我本人十分珍视这种缘分,经常因结缘而快乐而感动。那天我正办公,进来了一位不年轻的女士,看年纪已不是我们的读者。她说十几年前我们曾采访过她妹妹一家全楼人被歹徒纵火烧伤的报道,妹妹是残疾人,生活无着,现在政府同意为那次损失伤害补贴。有关部门让出示证据,她记起当年妇女之友曾有采访,想找到那篇报道当佐证为妹妹争取点生活费。她只记得是“九几”年的,却不记得哪一期。在编辑部问谁都说不记得,
3、也是,上世纪的事了。恰巧杂志社那几天仓库刚搬家,样刊存档堆满仓库。我想说你留下电话,找到后通知你,但说不出口,翻一下就能让这位姐姐为妹妹争取到一笔钱,翻仓吧。一本泛黄的合订本能为一个困顿的姐妹争取到补助,那一天下午,杂志社所有编辑的心情都格外敞亮。我常常这样想:我们何德何能,让读者在上年就把未来一年不知什么内容的杂志就买下,这是怎样的一份信任?为了这份信任,我们没有理由不用心。杂志业内有一句话,谓之“杂志是用心办出来的。”这一点我们真实的实践了、感受了,且不说重大选题的采访有时要很辛苦,担风险,就是“拈花惹草”栏目一盆花、一棵草,都要认真琢磨。东市买盆,西市淘花,翻遍园艺书刊,有时候还要干点从
4、小苗养到开花才拍出一张片子的蠢事,而登出来这张片子只有二寸照片大小。一次,一位读者在我办公室发现一盆发表过的“银青锁龙”,说:“杂志上的花真是你们自己整的啊?”听说这种花寓意招财,我们从半年前就开始栽种,以其节日那期呈现给读者,好让大家照此买一盆回家讨个吉利。读者也给了我们殷实的回报,经常有人来电话和发邮件说“我是你们十多年的读者。”每每闻听,我都会感到诚惶诚恐,常常反省我编的稿我审过的稿哪些有过敷衍,哪些还有失水准。今年决定杂志涨价,论证期间自始至终让我一直觉得有负于未曾谋面的读者。尽管很多东西都在涨价,尽管有很多读者电话致信理解,当定下每本涨到5.80 元的时候,还是感到一种突然袭来的痛。小小一本杂志,制造过程极其复杂,成本大、利润小。论证期间,我们询遍邮局、发行商、印务、纸业、空车配货等所有和杂志制造有关的环节,一点一点抠,以其将提价幅度降到最低。算出最终定价后,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要是纸不涨价,运费不涨价,咱还 4 元钱一本,多好?但如今这只能是一个美好愿望和泡影了。早在五年前就有发行商掂着妇女之友十分内行地说:一般4 元钱左右的杂志,除了百万大刊,都没彩页。有彩页都得 5 元钱以上。你们亏了。的确,这次市场论证显示:近年来这个定价早就亏本,全靠经营补偿。2009 年的杂志 5.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