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课折线统计图的交流记录0227 【吐槽】昕晖小学王伦(422054856)14:53:03 听了余勇盟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一课,给我的印象是:教学设计过程明确环节清晰,重难点突出,教态沉着不迫,亲切自然,给孩子的评价到位并且,能让孩子能顺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课堂的学习气氛之中。教学方法处理恰当,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活泼】巴南区丰富镇小学:周明(465252323)14:53:15 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活泼】融创小学李影(1349771957)14:53:26 各位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融创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李影,很荣幸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
2、积极指正。下面我将对余老师折线统计图一课,谈谈我个人的见解。 我认为整节课下来余老师的教学设计十分流畅,各个环节衔接得也十分巧妙,练习也相当的有层次。语言上亲切自然,精简大方,充分起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主动交还于学生,不断地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尝试、自主实践,从而有效地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余老师善于提炼学生的答复,狠抓关键点,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距离,就在这有效的交流中结束了充分的课堂。有以下两点值得我学习: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余老师从一开始就以学生所熟悉的网红景点洪崖洞的旅游人数为引入,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十分亲近,又让学生产生了对学习数学的求知
3、欲望,这才是真正的激趣引入。另外,余老师在课堂中所选取的素材也都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而这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就是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2、注重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意识。 余老师从用文字形式出示洪崖洞前几天的旅游人数来收集数据,到用表格来整理数据,再到根据统计表来绘制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再直观的展示数据的变化,在这期间学生学会了用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数据,用数据来分析旅游人数的变化情况,便自然而然的预测接下来几天的旅游人数,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充分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也有了想用数据说话的意识。而在接下来有层次的练习中,如绘制简
4、单的折线统计图到分析体温的变化情况再到预测2023年参赛队伍的数量,不断让学生大胆发表意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并更能够熟悉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进行预测,成为了课堂上的小小预言家,数据分析观念的能力也不断地提高,那么本节课的难点便不攻自破了。 总之,我们的数学课堂离不开生活,因为生活正等着我们去用数学去诠释,去创造。 【潜水】珠江城小学陈俞(1049595050)14:53:44 余老师的折线统计图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展开教学,是一节精彩、高效的数学课。下面说一说我观课后的感受。 1、学习素材选择合理。 课程标准里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
5、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余老师整节课选取的素材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不管是网红打卡地的旅游人数,还是学生发烧时的体温,以及机器人大赛的参赛队伍,这些素材的选取,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原动力,容易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2、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开展到位。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学生经历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作出推断,开展数据分析观念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余老师整节课围绕数据分析非常到位,特别是引导学生对数据开展趋势的认识理解做的很实,让人印象深刻,在稳固练习后带着学生总结数据分析整理的方法也非常到位,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环节也水到渠成,所以说整节课培养和开展学
6、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到位。 可见,教研团队在对折线统计图教材的解读,课标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 个人认为稍显美中缺乏的是课堂上老师对学生主体性的把握还可以进一步提升。1是教师用问题串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导的比较紧,放手不够,学生自主性表达缺乏。2是两次学生合作讨论的目的不够明确。第一次小组讨论是在学生梳理数据开始画折线统计图的时候,我觉得这儿的讨论,没有遵循学生认知的根本规律,学生应该先独立思考,有了想法或者尝试画出思考的结果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第二个讨论是在学生对图形趋势的认识,我觉得这儿的讨论价值不大,此时及时听取学生的想
7、法,让学生有一种“顿悟的感觉效果更好。这就是我观看了这节教学实录后的想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潜水】鱼洞二小刘梦蝶(310630392)14:53:46 老师从学生实际生活引入课题,更能吸引学生兴趣,整堂课结构完整,重难点突出,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有所获,在交流中获取知识。 【话唠】鱼洞二小张娅(331674340)14:53:48 从实际生活引入,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来源于我们真实的生活 【潜水】鱼洞二小杨利娅(397856256)14:54:01 折线统计图课例分析 鱼洞二小杨利娅 今天有幸观摩了余勇瞾老师的折线统计图一课,不管是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教学过程中学生观的表达上,还是教学
8、目标的达成上,余老师都做得很到位,值得我学习的点也很多。下面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课堂教学中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点看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开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我个人认为,从狭义上来说,数据分析属于统计过程中的一局部,所以要开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就要让学生对统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们为什么要统计?怎样统计?统计有什么作用?在余老师的这节课中,这三个方面都表达的非常的好。 一、为什么要统计。 就本节课而言,因为洪崖洞人山人海,存在平安隐患,需对其具体人数进行一个了解分析。因此,学生就了解了统计的必要性。 二、怎样统计。 余老师直接从大家都熟悉的网红
9、景点洪崖洞入手,大家都很想知道国庆期间洪崖洞到底有多少人,这时老师就说:“我通过在网上收集数据,打 到公安局、接待中心去咨询了解。虽然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我认为它对学生收集数据的意识起到了一定的培养作用,因为从这句话中,学生知道了:原来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可以上网查询、可以打 到相关部门咨询等等。我认为学生的统计意识就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地方逐渐形成的。 接下来,老师很自然的由整理数据过渡到了描述数据。我特别欣赏余老师的过渡方法,老师问:统计表中这些数据有变化吗?在怎么变化呢?能用手势将这些数据的变化过程比画出来吗?(生比画)咦,刚刚我们手经过的地方是一条什么线?能在方格图中将这条线画出来吗?
10、借助学生的手势比划,就从统计表过渡到了折线统计图。再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质疑、补充,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找到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在这个过程中,余老师大胆放手,充分让位于学生,真正表达出了她的学生观。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学生尝试绘制完折线统计图,上台展示交流时,关于0到3之间要不要连线的问题,同学之间有了争议,此时老师非常淡定且不做评论,打了一个问号后,让他们继续交流下一个问题,当学生交流结束后,老师才引导他们把0到3之间连不连的问题解决了。 然后,就是分析数据并进行合理预测和决策,这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余老师通过提问:这条线都在上升,上升得一样吗?哪一段上升
11、得最快?按照这样的趋势,接下来会怎样?请你预测一下10月7日后人数会是怎样?人太多存在一定的平安隐患,如果你是主管部门,你会怎么办等等。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质疑和交流,学生不仅知道了这张折线统计图外表传递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能作出合理的预测和决策。在对小明体温统计中两个37度的分析,也能表达出这一点。虽然数据相同,都是37度,但所代表的身体状况是不同的,那么医生采取的医疗措施也是不同的,由此,让学生明确,在数据分析时,不能单看某一个数据,而是要根据多个数据,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当然,这个过程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据的价值,形成了数据意识。
12、 三、统计有什么作用。 关于这一版块,余老师通过两个方面来表达的,第一方面,在例题和练习时,让学生知道,当我们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就能合理的预测,进而才能采取正确的决策。第二方面,通过展现统计图在各领域的应用,让学生知道:原来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如此之大,应用如此之广。“ 缺乏之处:我个人认为有两个细节的地方可以注意一下。第一,统计图表表头的完整性上,余老师写的是:重庆市洪崖洞景区旅游人数统计表(9月28日一一10月2日),我认为如果把年份也写上去会更完整。第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上,她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时,说:这个统计表中有时间、有数字,观察这些数字有什么变化?我觉得如果把“数字换成“数据,更
13、准确一些。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一定会有所提高。 【冒泡】巴南小学黄锋(2472969591)14:54:16 注重问题的生成和生生间的思维碰撞 【传说】鱼洞二小朱庆娟(527566326)14:54:25 特别喜欢课例中素材!非常贴近生活,提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冒泡】融汇小学陈莉(136562507)14:54:28 余老师选择的例题都贴合生活情景,并在一开始用我们重庆最热门的景点洪崖洞引出本节课主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吐槽】德普李航(542513430)14:54:31 统计现在已经成为当今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统计学
14、的研究根底是数据,依据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统计教育价值的核心在于逐步养成尊重事实、通过数据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理解和把握随机想象的能力。虽然没能到现场听到余老师上的折线统计图一课,但是能在区教研活动中美美地观摩到并让我代表发言实属荣幸!因疫情期间宅在家,以下发言实属个人愚见,不妥之处,敬请涂老师、朱老师等同行批评指正! 1、把握素材选择的合理性、重在数据的分析。 统计来源生活,折线统计图同样来自实际需要。课本沿用的是有关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人数统计,余老师那么拿网红景点-洪崖洞这一素材来导入新课,就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把最为贴近学生实际身边的大事大胆地引入我们的数学课堂
15、,这些生活素材也会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了现实性,并让学生明白数学中的统计知识居然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如此的密切关系,然后一步一步引导着学生如何为国计民生献计献策,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身为重庆人而有一种自豪感。同时,提供的素材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数据的变化和体会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价值。这样耦合生活,链接生活的折线统计图的教学,深深地让学生体会到统计也来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善于用数据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生活,用数据的思维分析身边的生活。最后一段话(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筛选有效的数据,探寻数据的奥秘,成长为一个有判断力的和决策力的现代公民)已充分看出余老师在设计这堂课时已把该理念贯穿于始终。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照搬地教教材。 第一个创造是改变原有先认后画的顺序。老师是先让学生用手指比划洪崖洞国庆期间的游玩人数(这里不应该把“数据说成“数字,哪怕说成“数也行),然后让学生自主尝试在格子图上画出刚刚比划的线,学生也从中体验到了折线统计图的画图是非常简便。其实标注数据那么是学生经常遗忘的一点,因为点就是数量,老师和学生都有强调。即便如此,也应该把标注数据当作制作折线统计图的第二步并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