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简媜散文月魔摘 要:月魔是台湾散文作家简媜的作品集月娘照眠床的收尾之作,是对内心深处的故土最真实、复杂的情感愁思的细腻刻画。这与简媜当时还仅26岁却历经变故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是这样的人生让她有了这样的心境。笔者将从离乡、自由和归乡三个方面去分析月魔这篇散文的主题意蕴,通过闽语写作、意象的比照碰撞去品析作者的语言魅力,从中感受简媜内心复杂的乡愁。关键词:离家;归乡;闽语作者简介:欧逸梅(1993.12-),女,汉族,福建仙游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202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2)-
2、26-0-02有人说:“一切作品都是作家的自传。散文,用其文体的独特性表达了作者最真实的内心。台湾散文作家简媜如是。从她最为知名的代表作四月裂帛,到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简媜成为了台湾文坛的实力女作家之一。她的散文“走险道、斩故常,题材不变、狂狷不灭。但在出版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散文集月娘照眠床中,却能读到一个不一样的简媜。在书里,有她记忆里的童年、她的乡村和那段恬静的岁月,对于那时仅26岁的简媜而言,这部书可称得上是她重新体验童稚时代的生命活动的仪式之作。月魔是月亮照眠床这本集子的收尾之作,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简媜于心底对原乡真实、矛盾的复杂情感。在中秋节这天,家里人都准备好吃饭的时候,“我却
3、“突然不愿意再让一些脸孔、一些灯影、一些锁务缠绕着,于是毅然决定离家出走从台北到花莲,又从花莲回到台北,如同孤魂野鬼一般,一路走一路思考关于人生在世的种种困扰。与月娘照眠床(序言)照应,在散文集的末尾继续表现了对未来的茫然。一、复杂的乡愁1、离“家离开散发着诡异胭脂体味的台北后的简媜觉得自己像一头“兽。都市生活让人生的一切都变得无从掌握,从简媜到其他市里人,内心的煎熬、迷惘都让他们陷在一种极大的焦虑之中。这时的她怎会真的想要去赏中秋的月亮,怕不是月魔吸走了她的魂,而是心魔控制了她的智,使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脚下的这个繁华却难以容身之处,不是想要去什么地方,就是单纯地一刻也不想多待地想要逃离。此
4、时26岁的简媜,离开家乡已有数年,历经了生死离别、寄人篱下、艰难生存的生活。1979年,年仅18岁的简媜被台北大学哲学系录取。可是入学后她渐渐发现自己对哲学思辨毫无兴趣可言。但此时已经展露才华的简媜就此耽误实属可惜,于是在好友李惠绵的帮助下,简媜得到了当时台北大学中文系主任叶庆炳的认可,成功转到了台北大学中文系。1983年11月,毕业后的简媜到了国华广告公司担任撰文工作,但三个月试用期满后,并没能与公司达成就业合意,拖了一个月后决定离职。1984年,简媜在诗人痖弦的引荐下任职联合文学。繁忙的编辑工作严重压縮了简媜的创作时间,于是在1986年8月简媜辞去了联合文学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简媜难以
5、找到明确的生存目标和方向,所有的努力并没有让她获得想要的生活,纠缠复杂的人际关系,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对未来的各种疑问,加之生活的各种琐事使她感到身心俱疲,之前的努力付出和她想要的自由之间所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大,人的“瞋恨暴露无遗。所以,离开家,是简媜的逃离和对解脱的渴望。如同她在书中所说:“出门,好似是假释。人的矛盾可能就在放弃努力建立起来的之需、体制、轨道,重新向往一种荒芜、炎凉、漫烟的自由。1但,这也仅仅是假释,那端是有期或无期的刑罚,能否最终摆脱还得看出门后能否解开脑海中的一团乱麻。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娜拉出走,简媜的这次“出门能否也能看作是一次“出走为了摆脱尘世困扰、生存
6、压力、如麻思绪,追求自由至少是精神上的自由而选择的离开?出走的勇气是可嘉的,可是娜拉走后是否能够真正得到她想要的自由,无数的学者在思考和质问,可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否认的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娜拉走后面临的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张爱玲在走!走到楼上去中感慨,出走不过就是“上楼,在开饭的时候,只要一声呼唤,他们就会走下楼来的又或者是从后楼走到前楼来,换一换新鲜空气,翻开窗子来看向远方另有一番风景,也不错。因此,娜拉的出走仅是一时的叛逃,所能获得的自由也只会是一时的。简媜的离家其实亦是如此:“这仅仅是一次平安的意外,我试着要剥离自己的身份,修改所有主宰我的程序;而在剥离的过程中,却又分派
7、自己去监视、扰乱另一个冲动的自己。2被放飞的本我终究会被自我和超我所束缚,因此最终,即便那追寻自由的灵魂还在四处飘荡,寻人的那个人还是会被带回家来。但真正的自己还不知在何处。2、归乡中秋之夜离开家的简媜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开往花莲的列车这趟车会经过一个叫宜兰的地方那是简媜的故土村:“这样的阴天想要回我心爱的宜兰,二十八个山洞,一片汪洋,不知道左脚或右脚先沾染乡土?在简媜的内心,向下的童年时光代表了单纯美好的自由,原乡的风景和原乡的人,是住在她心底深深的思念和乡愁。写于台北的月娘照眠床承载了简媜对童年岁月的回忆。从书中所提到的种种童年人、事来看,简媜在乡村的幼时生活是自由、欢乐和平静的有林
8、林总总的花草相伴,有承载着感情和温暖的灶台、石头和井,还有令人陶醉的金黄稻浪,咕叽咕叽的村鸡小唱。虽然也有令人不愉快、可怕的事情被洪水困住的一家五口的寒夜,为奴为婢的童养媳丽花、飞蝶,还有其他属于这个乡村的丑陋可人在都市待得久了、迷茫了总还是想要回来的。不仅仅是简媜,许多文人都是如此。但开动的火车并没有让简媜感到兴奋,反倒是让她想到了死亡、恐惧、战栗,觉得火车头是丑陋的怪兽,在追捕着猎物;觉得行驶的火车会将美景捣碎,刺耳的响声刺痛人的耳膜。象征着现代文明产物的火车显然与原始的乡土平静是不匹配的。火车上旅客的脸投射在黑暗的玻璃窗上都显得“疲困、“静肃和“苍老。可是,久别重逢的那片宜兰还和记忆中一
9、样吗?梦境中的黛青薄山此刻隔着车窗、近在咫尺,但培养不出任何的情感:“恋字,最好宛似枝头扶桑,露为晨曦,自有一种急迫、冰冷的美,美在无法保存。3物是人非,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已然不是当初的模样,“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的疏离感强烈、清晰。心中所向往的故土再也寻不回,见不着,找不到了。无奈之中简媜不禁发出感慨:“我该往哪里去?花莲也不是我所要的终点,或是,没有一个地方叫作终点,我仍旧在自己设限的方圆内踱步而已。4在花莲做了短暂的停留,简媜便搭乘最后一班车返回了台北。回到家的简媜如同真被月勾走了魂:“我只是将寻人的那个人带回来而已,至于那待寻的人,此刻不知在何处与月偕走。5熟悉簡媜文字的人都知道,
10、她的每一本散文集都各自不同的主题,对每一本集子所收录的文章她都进行了精心的谋篇布局,使篇章与篇章之间、使整本文集都呈现出一种内在的连贯性。在月娘照眠床这本散文集中,简媜将月魔放在了最后一篇作为这本散文集的收尾之作,与序言照应,在回忆了童年往事之后却并没以温情美好的文字结尾。就在简媜走完了“离乡离家归乡归家的人生路后,她将对故土的思念转向了对乡愁的迷惘,这一来反倒是将乡愁打上了一连串的问号扣向读者心间。“回家对现代人而言不再是一种仪式,因为乡园的情感淡远了,犹如飘蓬浮萍,有水之处即是家。二、温情诡谲的语言魅力1、闽语闽味月娘照眠床是简媜的思乡之作,她说:“我又到意溶解闽南母语于中文书写中,捕捉已
11、消逝的农村风土人情。在这篇月魔中亦有表达。如在闽南语中,会将“吃说为“呷。所以文中但凡说到“吃,都会写成方言的“呷。母亲问她吃饱了没有,说的是:“呷饱?她答复的是:“呷饱!母亲喊她吃饭,说:“呷饭啰!她答复:“等我回来再呷吧。再如文中还有一些对话会借用当地方言的俗语,以及口语中惯常的说法。如当丽花看到她干吃米饭不吃菜的时候,说的是:“夭鬼免假细致,来来,菜夹去配。6“夭鬼免假细致是方言中的俗话,“夭鬼指的是贪吃的人,通常用于骂人贪吃,所以这句话是丽花在调侃“我贪吃的人就不要再装样子了。而“配作为动词与“菜相搭也是闽地台湾一带常有的说法,类似我们常说的“吃菜,但是用在看对方光吃米饭不吃菜的时候。
12、对于一个福建人而言,看到文中种种的闽语对话,有种无论身处何方都仿佛一瞬间回到家乡的感觉,亲切,温暖,不像是在看简媜的母亲喊她吃饭,倒像是听见自己的外婆在唤自己。可能对于其他方言区的读者而言,人物对话中大量方言的使用未免会在阅读过程中觉得艰涩,更难以从中体会出闽地的乡情,但这也恰恰表达了简媜对文学创作不畏世俗所扰的赤子之心。2、意象对撞在简媜的笔下,无论是家乡的水稻还是碗公花,孩童视角的写作让这一切都充满了灵性。例如受不住酒香诱惑的“我忍不住偷偷用手指沾了一圈瓶口,吮吸手指、浅尝清香,而这却被院子里的“含笑花瞧见了。这一表述中,简媜既写到了是院中的含笑花瞧见了我的小心思,还在情感上给人一种花是在
13、含着笑瞧着这个贪吃鬼的感觉。还有那中秋的月饼她也不“放过。在每逢祭拜的日子,闽地会做一种白色的饼,有的包馅有的不包,但是会在饼的一面印上带有字符的红印。看见这样的“月饼,他如孩子般去将其掀翻,带有红印的一面朝下,白白的一面露在上面,像是被赎身为“凝白的女子。这样的描写充满了新奇的陌生感,可这是否也在暗示,她的内心此时也希望能有一翻身,将自己从印有各种印记的牢笼里赎出,做一个一身凝白的女子?之后,突然想要逃离的她答复了这个问题。与弥漫着风土人情、乡间趣味的意象相比,文中还有另一番意象,与之相对,形成鲜明的比照在文中碰撞。那是她对城市生活的印象。回到房间里要开始继续处理公务的她,眼中再无充满灵气的
14、含笑花、稻浪,取而代之的是已经枯槁、被囚禁在竹筒里的玫瑰,是被沉积已久蛛丝结着的一箩筐松果,还有冷茶、无眼的木刻黑猪生活在城市喧嚣中被俗世烦扰囚困的她背负着各式各样的身份、标签,还有未来的各种未知数,觉得去往城市就像是一个把自己送上解剖台的过程,遍体鳞伤,血肉模糊。通过随着感情的变化而转换的意象,前后形成了鲜明的视觉上的、嗅觉上的、情感色彩等各方面的强烈比照,从而感受到简媜当时矛盾复杂、烦躁焦虑的内心。“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从古至今,月承载了无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尤其是那十五的相聚、十六的月圆。月魔更是牵涉人魂,拉扯着游子的衣襟让他们去寻找故土。可是故土,还会是当初的故土吗?逃离都
15、市嘈杂的游子,寻找的究竟是记忆里故土,还是内心的故土?简媜的这一路,是在回乡,也是在对平静心灵的寻找。注释:1简媜.月魔.月娘照眠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页235.2简媜.月魔.月娘照眠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页241.3简媜.月魔.月娘照眠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页240.4简媜.月魔.月娘照眠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页241.5简媜.月魔.月娘照眠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页243.6简媜.月魔.月娘照眠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页234.参考文献:1简媜.月魔.月娘照眠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2莫息.简媜:追寻内在的净土.新华书目报,2022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