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2.08KB ,
资源ID:1716789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17167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行为对法律哲学的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sc****y)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行为对法律哲学的反思.docx

1、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行为对法律哲学的反思毕圣唯关键词:德性;行为;亚里士多德中图分类号:B0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2234202304 0023 03德性,指人所特有的实现活动,即人的实践的生命的活动。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了德性仅是拥有理性的人所特有的,并不是任何感性事物都拥有的,无理性的动物并不拥有。德性是通过理智寻求到目的,由目的进行了选择的现实活动,并非是没有完成的潜在活动,按照德性行为即是向善的行为。最高的实践之善是与幸福相统一的,幸福的获得在于合德性活动的完满实现。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提到:“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德性的最高目的是

2、幸福,将这种以追求幸福为人类终极目的的行为称作德性,并且是经过意愿、选择、考虑等过程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由此我们可以说品质是与行为直接相关的。一、“出于意愿与“违反意愿的行为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与感情和实践有关,根据感情与实践受到的谴责或是赞扬分为“出于意愿的行为与“违反意愿的行为。“出于意愿的行为是通过理性认识到一个目的,进而由意志趋向于目的的自由行为。意在强调人的动作与行动是出自本性的倾向,自愿行为必然是出自其内因的,并对目的有所知晓。行为者能够主动的支配行为的理性原那么,并理智地趋向意欲的行为。“出于意愿既符合人的理智,又符合人的意志。“违反意愿的行为即是指被迫的或出于无知的。并非由理智

3、指导意志趋向于目的,而是在某种外因的推动下行动。亚里士多德在这里作了明确的说明:“一项行为,如果其始因是外在的,即行为者就如人被飓风裹挟或受他人胁迫那样对这初因完全无助,就是被迫行为。这种被迫指的是行为者本身不自愿去这样做,但由于外因的推动,导致其在不得已情况之下的选择。被迫是相对的不自愿,但对于当事人来说,最终他同样选择了这种做法,无论他处于何种威胁之下。所以这仍然是行为者自己的选择,他仍要为自己的所做出的结果承当责任。“无知与“被迫又有区别。出于无知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出于意愿的,然而它们只是在引起了痛苦和悔恨时才是违反了意愿的。行为者在无知的情况之下他本身是没有意愿的,因为他并没有行为

4、的目的,没有经过明确的判断,并非用理性预测到行为的结果。当事人在行为之后对结果有了某种痛苦或悔恨的感觉,此时他从无知转向了有知,这种行为才是违反他自身意愿的。假设他并无悔恨或痛苦,那么这就谈不上是“出于意愿或“违反意愿,他本身是无意愿,即是无知的。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详细区分了“无知和“无知状态。一个喝醉的人或处于盛怒中的人所做的事不被认为是出于无知,而被认为是由于醉酒或盛怒,尽管他在那样做时确实不是有知,而是处于无知之中。当一个人喝醉酒之后,他处于由酒精而非理性支配的状态,思维钝化,他本身是不受控制的。但他在选择喝酒之前是知道自己有可能喝醉,即知晓行为的后果。这属于自愿的无知,一个人能够并且有

5、责任知道而实际上却不知道。这就与非自愿的“无知有了区别无知是在行为前不知道行为的后果。我们应当成认,所有的坏人都不知道他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这种无知是不公正的行为,总之是恶的原因。当一个人的意志行动指向无知,他可以假装愚昧而继续做坏事,或者他处于绝对的无知之下,并不知晓行为后果,即他是没有意愿去做坏事的,那么这样就能纵容他行恶吗?对于前者来说,他的动机就是恶,对于后者来说,他的结果是恶。无论是二者哪一种情况,他们所行之事都是指向恶,那么他就必然要受到惩罚。同樣地,一个人明知道自己喝醉酒会失控,可是还是选择去喝酒,处于这种“无知状态下所做出的恶事也是不能被谅解的,他们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6、。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无论是“有知还是“无知只要是恶行就都应该承当责任。二、选择与考虑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把行为看作是一个过程,首先是意愿,然后是选择,最后是考虑,进而有了行为。选择显然与德性有最紧密的联系,并且比行为更能判断一个人的品质。选择与意愿相比拟是更高一级的思维方式,拥有着思维的空间,意愿代表方向性,选择代表结果,结果中又显示着判断。选择显然是出于意愿的,但两者并不等同。出于意愿的意义要更广些。意愿是第一个步骤,它为接下来的选择指定了方向,缩小了行动的范围。选择经过理性,能够判断出行为的后果。它本身是出于意愿的。但是一个人有意愿却不一定有选择,比方儿童确实是拥有理性,他们通过

7、理性可以确定目的,但是却不能使意志具有指向性。因为儿童的理性并不完善尚未成熟,他们不能够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我们就说他们是没有选择的。亚里士多德在阐述选择这一章内容时,将选择与怒气、欲望、希望相区分。首先,选择不像欲望和怒气那样,为无逻各斯的动物所共有。没有理性的动物是没有选择的。欲望与选择相反,欲望却不与欲望相反。欲望与选择是相互矛盾的,行为者可以欲望着一个事物,但他可以不去选择这样一个事物,因为他经过理性的判断知晓行为的后果并非向善,通过理智支配了自己的行为,没有去选择这种欲望,我们称这种行为者叫自制者。自制者的行为那么是出于选择的,而不是出于欲望的。与此相反,不自制者那么既欲望着一个事物

8、又选择了去追求欲望着的事物。不自制者的行为是出于欲望的而不是出于选择的。选择与怒气也不相同,选择有意愿做指引,因此它是清晰且明确的,但人在处于盛怒之下往往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出于怒气的行为和出于选择的行为相去甚远。选择只限于对可能之事而言,它具有现实性。我们达不到在我们能力之外的事物,所以力所不能及的事物不在选择范围之内。而希望那么是对于不可能的事物而言的,希望只是对最后结果的期许,换句话说,这种结果超出了人们能力的范围,是不现实的存在。例如希望某个演员或运发动在竞赛中获胜,但没有人能选择这样的事。人们只选择通过自己的活动可以得到的东西。选择本身就面临着道德的评判,在选择中可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9、是否符合德性。行为者在自由自觉的条件下符合理性的选择了一个行为或事物,这种选择是优先进行考虑的。选择这个名词就包含了逻各斯和思想,它的意思就是先于别的而选取某一事物。选择的下一个步骤是考虑,对于确定的目的以何种手段和方式去到达,这其间行为者就需要去考虑。如果有几种手段,他们考虑的就是哪种手段最能实现目的。如果只有一种手段,他们考虑的就是怎样利用这一手段去到达目的,这一手段又需要通过哪种手段来获得。在这里,不能把考虑当作是现实性的,也不能将它看作是潜在的,我们考虑的是我们能力之内的事情。在有了目标之后,通过选取某种手段,将事物由潜在变成现实的中介。我们所考虑的不是目的,而是朝向目的的实现的东西。

10、既然考虑是指向能夠到达目的的手段,那么我们就可以追溯到最原始的东西,即始因。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行为的始因归于自身,归于自身的那个主导的局部,他也就不用再考虑该怎么做的问题了。行为者如果出于意愿而选择了一个事物,并经过考虑用某种手段获得,那么自始至终是他自己在操纵全局,由他自己支配了整个行动,他已经对行为有了清楚的认识,怎么做的问题就不再成为问题,最终的始因在于他自己。三、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与自然法的矛盾与冲突就人之生存的连续性而言,道德本身并不孤立存在,而是潜在地受着社会历史性的文化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或者也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文化问题的一局部。而这点在现代社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现代生活中幸福仍是人

11、们的最高愿望,但某些框架制度与幸福相关联的德性问题相互矛盾,例如法律。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守法的公正不是德性的一局部,而是德性的总体。德性的总体指的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关系上的德性,德性具有社会性。守法就是有德性的,所以总体的德性就等于普遍的法律。但现行法律与德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违背的。我们往往认为替天行道的人杀了一个恶人,为民除害,这是正义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却违背了法律,杀人者私自执行了法官的职能惩罚了坏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认为总体的德性与法律相等。与德性相关的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但随着人们思维的延伸以及科技的开展总会出现一些不在法律框架之内的案例。例如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

12、,法律规定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那么这条法律是否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未成年人的犯罪,因为可以不受到惩罚而所欲为?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中认为,恶和蔼一样都是出于意愿的,因为在坏人身上,尽管不是在他对于目的的选择中,也同样存在着行为的原发性。无论是出于无知还是其他状况,只要最后的结果不是善的,那就是行为者自身的选择,后果必须由他自己承当。这就与前面提到的未成年人犯罪法相违背了,法律总以年龄作为负责任的标准,而道德那么是以善恶来衡量行为。既然行为者已经行恶,无论在什么年纪都应该承当责任。如果要使法律符合德性,那么法律只能随着个别案例的发生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以此来满足它本身的普遍

13、性,进而成为一个中介来维护公平。现行法律制度与德性的冲突愈演愈烈,但这并不是问题的重点,我们能做到的是尽可能将法律符合人性道德。所以道德行为的实施与幸福感的获得,并不仅在于我们能够提出多么普遍而绝对的道德律条,而是更在于开放性的文化批判机制以及人性化的文化气氛的建构。2建立一个哲学与现代生活相互连接的桥梁,让具体生活中参加哲学的思考,这是我们接下来所要努力的方向。参 考 文 献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2高来源.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性道德及其对现代文化的意义J.世界哲学,2023,01.3罗跃军.论托马斯阿奎那对实践行为的区分J.现代哲学,2022,04.4意大利托马斯阿奎那著.神学大全M.段德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5吴天岳,徐向东.托马斯阿奎那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责任编辑:侯庆海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