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总结总结 2023年,我局立足本职,着眼全局,扎实工作,持续保持了全市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和社会稳定局面,农村扶贫、信息报送等2023多项工作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先进,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总结。今年9月,XX市人民政府再次荣获了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实现安保维稳总目标 2023年,我局全力投入春节、国庆节和“西博会等重要时期的维稳工作。 1、落实维稳任务。不断完善全局维稳责任制和民族宗教领域应急方案,明确“谁牵头,谁排查,谁负责,加强支部领导,周密部署,严明纪律,为安保维稳工作打下了坚实根底。 2、把握维稳重点。严防“破坏滋事,重在纠正
2、“四拒问题,及时化解涉及少数民族矛盾纠纷和突发性事件;引导宗教界爱国爱教,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暴力行为等纳入讲经内容;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打击非法传教活动。 3、坚持维稳排查。发动6个民族宗教团体、20个区(市)县民宗局力量,对全市180余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屡次“篦疏式排查,联系藏区县级驻蓉办事处,数次专访三州在双流、都江堰、XX县区等地干休所,走访民族宗教界代表120余人次,抓实抓细维稳工作。 4、强化机制建设。一是发挥“一市三州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二是发挥宗教三级网络管理机制作用;三是发挥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和制止非法传教工作协作联动制度。 5、灵通维稳信息。积极参与市安保指挥部联
3、动值班。召开“一市三州联席会议。召开民族宗教界工作座谈会,发挥代表人士桥梁作用。 6、加强维稳值班。实行重点部位领导带班、重要时段每日情况“零报告制度,指导寺观教堂加强教职人员值班力量和场所巡查,提高了维稳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二、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己任,开启两个共同新篇章 2023年,我们始终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开展的主题,坚决贯彻国办发(2023)33号、中办发(2023)34号文件精神,推动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开展。 1、全面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结合庆祝建国60周年,我们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8月底支部全市7家主要媒体记者深入一
4、线采访报道城市民族工作,先后采编各类图片300余幅,刊登新闻稿件20期,播出新闻14期。11月再次对民族工作进行了2天集中报道。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参赛群众5万余名。全年支部满蒙、康巴、长青、夕阳红等艺术团进行民族团结文艺社区演出60余场。做好民族团结上宣工作,“蓉城唱响和谐之歌等3篇文章被中国民族报采用,四川民族杂志以“我们都是一家人为题对全市民族工作做了较大篇幅报道。 2、全力培养民族团结四个抓手。一抓XX县区三级网络建设,推动“三办一校、倡导城市文明建设,推动社区民族工作深入开展;二抓XX县区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协调社会慈善资金,为20名来自藏区的贫困学生提供每年1500元资助;三抓
5、XX县区民族贸易开展,在少数民族商家中培养和开展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代表;四抓XX县区外来少数民族党支部效劳管理工作,帮助甘孜州驻XX县区老年协会成立党支部,组建了“民族团结工作联络小组。 3、不断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机制。为加强沟通联系,我们不断完善“一市三州驻蓉办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以甘孜、阿坝、凉山三州驻蓉办为根底,将范围延伸到外出人员较多的黑水、小金、假设尔盖、阿坝等32个县级政府驻蓉办、三州民委、宗教局以及三州维稳办等单位,在参与中药材市场、五块石及其周边地区以及火车北站等地的综合整治工作中,该机制发挥了作用。 4、努力开展民族经济效劳城乡统筹。在推进城乡统筹中,我们依托民族企业开展民族
6、特色经济。全市已有一定规模的民族商品生产企业42家,年产值达13.5亿元,已初步建成了四个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一是XX县区安德镇民族贸易市场及民族工业园区,已成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用品集散地和物资采供基地;二是青白江回族食品用品生产基地,取得了回族群众人均经济收入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的良好业绩;三是青白江清真生态种植养殖基地,填补了西南地区清真肉食和蔬菜生产产业化的空白;四是邛崃大邑民族用品生产基地,已展示出农工商协调开展的雏形。这四个基地和园区,成为了继续推进民族经济又好又快开展的龙头和重要标志。 三、以加强依法管理为核心,推动宗教工作上水平 2023年,我们坚决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
7、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1、重视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一是配合 支部部门做好干部培训改革,将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纳入市委党校党政领导干部必修课,我局“一把手还在远程小编带头宣讲宗教政策理论;二是狠抓宗教工作干部队伍政策法规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依法效劳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依托社会主义学院对50余名宗教界代表人士特别是新一代中青年代表人士进行了培训;四是依托青城山道教学院、空林佛学院等宗教院校,培养宗教界后备人才。一年来,全市宗教工作干部、宗教团体工作人员共70余期300余人次参加了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以及省市党校的学习培训,宗教界举办各类培训班48期,培训人数达3800余人(
8、次)。 2、狠抓宗教团体和宗教场所自身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指导修改协会章程和寺观教堂管理方法,强化教务、财务制度建设。理顺了宗教团体人员管理关系,为实现工作人员进出有序、标准管理、作用发挥争取了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宗教活动场所做到了重大事项民主协商、科学规划和集体决定。推进民间非营利支部会计制度工作成效明显。 3、全面深化创立“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按照国宗局关于开展创立“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有关精神,我们把政策教育、社会综合治理、消防平安等内容纳入创立活动中,细化创立标准,推进创立活动有序开展。年初与8个市直管宗教活动场所签订了综合治理责任书,更换消防器材20230余套。11月中旬,邀
9、请市防火委为重点寺观教堂相关人员进行了消防平安培训。“推进和谐场所建设为灾后重建打根底一文被中国宗教杂志采用。 4、积极引导宗教界拓展“三效劳功能。一是号召我市五大宗教团体和宗教界向台湾“8.8风灾地区捐款40余万元;二是发动广阔信众参与助残、助学等社会慈善活动,年内定向捐助困难学生2023余万元,资助患病儿童3.6万元;三是积极引导全市民族宗教界参与农村扶贫工作,帮助修建XX县区红旗村环山渠引水工程;四是指导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送医送药,坚持每月一次到农村义诊。全年5次义诊共2023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3万余元;五是支部市佛教界春节捐款2023万元慰问300户贫困户。 5、加大抵御境内
10、外利用宗教渗透工作力度。认真贯彻中央、建立了“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2023个市级部门组成的“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制止非法传教工作协作联动制度。 四、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打造寺观教堂显亮点 按照市委、市政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整合资源,力筹资金,继续采取“一帮一、“多帮一模式,完成了宗教场所灾后重建总量的85,完成“成都抗震救灾志民族宗教篇编写任务。 1、注重规划奋力推进重点宗教场所重建工程。多方筹资685万元,完成了都江堰普照寺恢复重建工程;完成了都江堰基督教堂、彭州马桑坝天主堂的灾后重建;年底完成了邛崃宝林天主堂的重建工作;崇州古寺被列入北部崇州创4a级景区整体规划,确保了古寺主体工程在今年底
11、前完工;彭州阳平观年内筹资500余万元,完成了老君殿和素餐厅恢复重建。彭州三味禅林恢复重建已于11月16日全部完工并举行了开光仪式;都江堰清真寺30万元捐款已到位;及时拨付2万元用于大邑千圆道观泥石流灾害维修整治;新都宝光寺舍利宝塔投入20余万元完成了一期维修工程;青城山道观群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由澳门基金会捐资1.79亿元援建,现已完成了11处受灾道观一期工程,年底前启动老君阁等道观主体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的1.2亿元资金用于二王庙、伏龙观等文物修复,已投入9000万元,目前正由相关各方抓紧推进。 2、加快民族宗教界受灾房屋维修加固及搬迁工作。在市领导关心下,中央财政和市财政共调剂的680余万恢
12、复重建资金已全部用于467户共18890.81平方米的民族宗教界受灾房屋维修加固,年前已启动全部主体工程的维修任务。此外,另有三处的81户共2178.8平方米d级危房搬迁工作全面展开。 3、重点打造一批宗教场所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顺城街基督教堂的建设进度,春节前完成教堂内外墙装修;配合做好大慈寺扩建工程,协助调整建筑风格设计思路;标准管理昭觉寺僧人僚房建设工程;协助做好铁像寺、近慈精舍的建设工程实施;加快道源圣城、雾中山与回龙沟佛教文化旅游区建设进度。 五、以坚持依法行政为主导,深化规服工作出实招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效劳至上理念,全身心做好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效劳与管理工作。 1
13、、协调处理宗教房产遗留问题。支部专家对我市6个民族宗教团体涉及548户租住户的危房进行平安鉴定,完成了其中467户加固维修工程预算控制编制及市政府工程评审中心的评审,为完成灾后危房维修加固、解决宗教团体实际困难打下了根底。 2、进一步标准财务管理工作。我们从财务科目设置、归类、核算等方面,帮助全市民族宗教团体和重点寺观教堂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把民间非营利支部会计制度执行落到实处。同时,顺利完成了6个全市性民族宗教团体和8个市直管宗教活动场所的年度财务检查和审计。 3、真心帮扶开展民族企业。协调落实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流动资金优惠贷款和技改贴息政策;申报少数民族开展金;争取保存清真牛羊肉供应点专项补贴;开展清真企业负责人法规培训;支部我市14家民族企业参加了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展览会,达成交易额120230万元,意向合作4500万元,提升了我市清真企业的整体形象。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