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项拓展、全域开放四项拓展、全域开放”:定位新态势:定位新态势凝聚新动能凝聚新动能 许彦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指出,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对内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对外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奠定经济强省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四川“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这是四川融入全球经济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之举,是四川新时代开放格局的新定位。省委书记彭清华指出,如果说“一干多支
2、、五区协同”是着重就省内区域发展布局而言的,那么“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则是对四川对外开放格局的总体谋划,是事关全局的战略考虑和长远之计。当前,全国经济已进入新一轮结构调整期,优质要素全球配置的速度正在加快,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互动效应初步显现。正视省情、把握阶段特征、找到差距,切实弥补地理区位、产业合作和开放规则方面的短板,以“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抢抓开放机遇、凝聚四川开放新动能是四川实现立体全面开放的新战略谋划。“三个协同开放”,明确区域开放新定位。四川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部,“不靠海、不靠长江、不靠边境线”的地理劣势对四川的对外开放产生了较大的抑制作用。长期的发展实践证明,像四川这样的内陆大省,
3、不对外开放是没有出路的。四川与沿海沿边沿江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对外开放的差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三个协同开放”,即通过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推动沿海协同开放;对接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等,推动沿边协同开放;深化与重庆、武汉、上海等沿长江城市合作,推动沿江协同开放,扩展开放口岸。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既是四川对外开放总体谋划,也是省内协同发展的新契机,它与“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形成了互动互促,通过省内外、国内外的互联互通,将开放走廊演变为跨区域合作的经济走廊,从而打破四川开放的“内陆宿命”。实现“三个协同开放”,就是要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
4、会精神,用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来审视实现四川的立体全面开放,坚决打破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突破口,形成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为协同开放破解交通瓶颈;以成都为主干、深化五区协同,以打造新开放平台为载体,重塑全省各市(州)开放的区域新定位,实现四川全域开放。四向拓展,提升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扩大开放合作最重要的是对接先进生产力。四向拓展,特别是突出东进南向,就是要主动对接先进区域、先进产业、新兴国际大市场,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当前,泛珠三角区域已成为四川主要投资来源地,吸引来自泛珠三角区域资金已占同期四川引进国内省外资金近
5、30%。通过东进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与长三江、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香港的先进生产力对接;通过共建南向大通道、出海大通道联通东盟,为四川产业合作、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空间。为此,既要着力于吸引优质生产要素,推进“5+1”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四川产业层级;又要充分挖掘四川优势产业与先进地区的互补性,加快产业链、价值链的对接和重构。既要深入挖掘东盟市场的潜在巨大需求;又要大力推动“蓉欧+”战略,实现在泛亚、泛欧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突出省内各经济区域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区位优势。用好自贸区试验田,打造四川立体全面开放的制度高地。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高质量建设中国(四川)自贸区、积极争取建设内
6、陆自由贸易港,就是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要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新机制,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构建起与国际规则相接轨、与现代市场体系相匹配、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实现企业、产业、市场、人才“四个国际化”。其着力点就是要做好制度試验这篇大文章,要以自贸试验区的体制机制建设引领全省开放制度的提升和完善。我国 2018 年版负面清单已经推出,由 2017 年版 95 条缩减至 45 条。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除与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一致的开放措施外,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种业、油气、矿产资源、增值电信、文化等重要领域提出了新的举措,这为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
7、定的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能源化工、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也迫切要求我省加快制度试验、争取制度突破、推动制度互动;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尽快形成高质量、高标准的开放体制机制。为此,要做好三件事。其一是要坚持规则制度设计的高标准。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充分尊重国情、省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主动对标先进地区、先进国家的经贸规则,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其次,在法治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创新要素集聚、监管高效便捷、协同开放方面走出自己的路,形成一批特色创新制度成果,加快创新制度的推广和复制。四川开放经济的竞争力一定程度取决于制度创新成果的推广范围和实施水平,创新制度的率先垂范已成为我国各区域取得开放先发优势的重要条件和主要措施。其三,创新协同机制。积极对接中新合作机制,积极参与跨区域合作的机制建设,推动形成内陆贸易运输规则,包括陆上贸易结算规则、保险规则、执法权等制度,探索在人才引进、吸引外资、企业走出去等方面形成跨区域利益分享体制机制,避免区域恶性竞争。(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责编: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