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0KB ,
资源ID:1765991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17659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人文情怀缺失症结在于教育思想贫乏.doc)为本站会员(g****t)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人文情怀缺失症结在于教育思想贫乏.doc

1、人文情怀缺失症结在于教育思想贫乏人文情怀缺失症结在于教育思想贫乏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曾在一次“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以“人才培育与教育创新”为题,对我国现行教育中的三大“病症”进行了直陈针砭,指出“文理分家导致人文情怀缺失。”“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因为过早地文理分科以后,理科的学生不再学历史、学地理,不再和伟大的思想家对话,那么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就有问题,对中国问题、对人类问题、对民族文化的关系、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就会很少关注。”也遂使诺贝尔奖一直成为“我们的一个心痛”。(广州日报2008-11-30)朱教授的指陈是高屋建瓴的,深深触及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文理分科

2、的一个实质性弊端。就当下我国基础教育的条件与环境来说,能否立即取消“高考文理分科”尚属其次,问题的关键是取消了“文理分科”是否就一定能保证学生人文素质的健康发展?纵使高中教育做到了文理并重,而大学阶段通行的专业分流是否就意味着部分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又将失去人文素质提升的基石?看来,确保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关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文理分家或学生拥有文史知识多寡的问题,在其本质上乃是一个先进教育思想是否贯彻始终的问题。就其现实性来说,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科教师,能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抛弃教学的中“知识物”,切实有效地对学生实施真正的“教育学”。人文素质的生成必

3、要以一定的人文知识为基础,人文知识乃是滋润学生人文素养的源头活水。然而,人文知识并不直接等同于人文素养,人文教育也并不直接等同于文史知识的普及。有谁能说那种屡见不鲜的“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文科类教学就是对学生实施了人文教育?又有谁能说作家徐迟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的沈元老師所上的数学课就缺失人文关怀?这里的关键是教师是否有一种自觉的“人学”视野,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以蕴涵在学科教学中丰富的道德、情感、信念、意志、人格、自由、审美、价值理想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伦理关系等因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道德

4、人格,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当前,部分教师的教育视界里确实对人文教育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对学生进行文史哲知识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才是人文教育;学生的知识贮备多了,视野开阔了,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质。岂不知,人文知识只是提高人文素质的一个基础,二者之间“差着价值观的内容,差着精神方面的内容”。从文化学的角度讲,社会文化本身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只有经过个体的内化过程,使其从中解读出知识所蕴含的精神品质和价值意义,才能最终纳入个体的人文素质结构,实现精神人格的成长。事实上,自然科学也是人文教育的源头活水。每门学科产生的历史文化、主要的思想方法、科学家的奉献精神等,特别是以科学为基础的理性给人类带

5、来创造性的思维,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文明进步,无不在丰富着人文教育的宝库。人文知识不是仅来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同样也来自自然科学。理性精神给人坚持真理、敢于批判、勇于创新、追求进步的个性张扬和大写人格,正是人文教育的精髓之所在。因此,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视野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的贯彻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的私务,而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公责。在其本质上,意味着教育必须充分彰显其价值引导功能,以培养学生的“可贵品质”为圭臬,使学科教学赋予知识理论以人的精神品格,使学生不仅能够看到知识理论本身,而且能够看到“矗立”于其中的“人格形象”,从而“扩大学习者对人生悟觉的视野,提高对人生感觉与体验之敏锐性与深刻性,把人类精神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学习者个体的精神能力,据此得以超越自我有限的个别性,获得普遍性的品质”(鲁洁语),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