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产业升级调查工作汇报 面对实施宏观调控经济开展的新形势,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和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就如何促进我区传统工业升级,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升级和变化,成为经济开展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的新突破、新飞跃,区政协经济科技和城建交通资源环境委员会为此专门组织局部委员,对加快我区工业传统产业升级展开课题调研,区政协第十一届36次主席会议进行了专题讨论。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托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开展,我区初步奠定了一个根底较强、优势突出的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结构。 1、行业结构。我区的工业主要由纺
2、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精细化工、钢构网架五大行业为主导的传统优势行业构成,其它还有纸箱包装、电子电器、食品、建材等行业。这些传统产业占居了我区工业总量的90%以上,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和生命力,局部产业和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使我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纺织基地、“中国花边之乡、“中国羽绒之都、“中国钢结构基地等荣誉称号。与之相比,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却明显缺乏,总量仅占我区工业的9.6%左右,成为我区加快经济开展的一条短腿。由此可见,传统行业在我区的工业企业中仍是主导产业。 2、企业结构。全区共有工业企业12202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44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
3、产值的84.4%;1亿元以上企业204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4.54%;5亿元以上企业35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4.18%;2023亿元以上企业19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7.17%。数据说明,我区的企业虽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企业结构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真正上档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数量不多。 3、产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型产品,是我区最具特色的产品主体。它折射出工业的开展优势,但也明显暴露出工业存在的缺乏。主要表现为我区的产品结构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就是低端产品多、半成品多、需求收入弹性低的产品多,而整机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且呈“两头在外的特点,
4、即原料和市场都在区外,区内以半成品生产和加工生产为主,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在价格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4、员工结构。截止2022年底,全区共有职工人数38.5万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6%;中专及技校毕业生5.7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5%;高中文化程度9.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5%;初中及以下人员20.7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54%。各类职称人员23129人,占职工总数的6%。其中,高级职称1492人,占职工总数的0.4%;中级职称5369人,占职工总数的1.4%;初级职称16268人,占职工总数的4.2%。上述数据足以说明,我区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5、,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企业自身研发力量十分薄弱。 5、技术创新结构。我区已经认定的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13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7家、市级54家,80%以上的区级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或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但是,多数企业真正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偏少,技术中心档次不高,管理不强,专职研发人员严重缺乏,主导产品仍以引进和模仿为主,原创性甚少,难以形成自主创新主体。因此,我区企业技术结构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6、资本结构。我区有工业总资产1513亿,其中90%以上为内资,而外资仅为2023%。因此我区的产业层次相对较低,结构类同现象严重,缺乏高新工程
6、、高精尖人才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显然,我区的内外资本比例结构失衡,外商投资明显缺乏。 综上所述,我区工业经济呈现出传统行业为主、中小企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产品为主、民营资本为主、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薄弱这样一种结构现状。 但是,传统产业依然支撑着我区的工业经济。当前它的开展水平和产业档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区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经济质量。传统产业不但是我区目前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而且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仍将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体。它对我区经济社会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一,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大,资产存量大,带动作用强。第二,传统产业吸纳了大
7、量劳动力,解决了我区38.5万多职工的就业和经济收入问题。第三,传统产业一直是我区的税收主体,占我区工业提供税收总额的83%左右。 二、存在问题 传统产业长期以来为经济社会开展作出了重要奉献。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短缺经济结束、消费升级、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程度提高,在市场容量和要素本钱的双重制约下,特别是原料和能源缺乏,市场竞争日趋剧烈的形势下,当前我区传统产业的生存和开展,尤其是产业升级上,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对传统产业升级尚缺乏科学完整的规划。传统产业升级在我区经济开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该说已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如区委按照科学开展观提出的实施十大技术创新模式改造提
8、升传统产业,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但是我们认为,要促进我区的传统产业升级,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当务之急还缺少一个科学完整的中远期开展规划。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整体布局、合理定位、产业开展导向以及做好各产业中行业的科学评价与合理规划已十分重要。 2、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区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已形成较大的规模,但缺乏产业水准的优势,面临国内外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在国内竞争方面,目前市场竞争日趋剧烈,从资源竞争、产销竞争升格到资本实力竞争、技术创新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设计、制造、营销、效劳、品牌等全方位的竞争。我区相当局部企业技术性投资不大、产品易于模仿,非价格竞争缺乏优
9、势。如占全区经济比重40%以上的纺织印染业,其重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明显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纺织业差异化纤维比重,兴旺国家在90%以上,我省在全国领先,也只有40%,而我区仅为15%。精细化工和化学医药根本上是仿制国外专利已过期的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区出口的大局部产品,总体还处于委托加工的低级阶段。如在世界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服装羽绒产业,大多从事贴牌生产。这些传统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靠展开低价竞争,既影响了出口效益,又屡遭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的压制。 3、企业经营者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意识缺乏。要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需要有一批有魄力、能高瞻远瞩的企业经营者来推动,他们的思维最终决定了传
10、统产业升级开展的进程。但是目前我区不少企业经营者存在着短期行为的思维方式,他们尚未充分认识到传统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往往是急功近利,仍习惯注重以资金投入和设备更新的方式扩大再生产来推动量的扩张,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生产以加工或组装为主,热衷追求短平快工程,严重阻碍了企业进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进程。 4、传统产业升级还缺乏大量的人才支撑。突出表现在。全区每万人拥有人才567人,低于全市的863人,而列全国县市之首的江苏XX县区已超过了1200人;人才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知识更新跟不上开展的步伐,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非常紧缺,尤其是创新学术带头人、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机制不够活,人才流
11、动和引进还面临着一些政策障碍;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未得到真正发挥,引进人才滞后于引进工程,人才缺乏与浪费、引进与流失并存;适合创新人才的事业、生活居住、文化等人文环境尚未形成。人才问题严重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传统产业升级的速度,已成为加快开展的短腿。 三、对策建议 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必须在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下进行,把政府宏观指导和市场机制调节结合起来,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开展经济结合起来,积极扶持和加强企业在改造中的主体地位。 1、要统一对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性认识。传统产业是相对高新技术而言,但传统产业并不是落后产业,更不是夕阳产业,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我区传统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把传
12、统产业升级作为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开展的带有全局意义的战略重点来考虑。必须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一手抓高新技术,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我们不可能把占90%以上的传统产业推倒重来,高新技术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培育起来。因此,不仅目前要依靠传统产业,今后也不能离开传统产业,高新技术的开展更要靠传统产业做支撑。就拿目前我区的26家国家级、3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也无不都是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产生的。 2、搞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具体规划。把握传统产业升级这条主线,以科学的开展观,组织编制好合理、可行的全区中长期传统产业升级的开展规划及“十一五传统产业升级的滚动实施方案,传统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必须制定
13、企业开展战略规划,及时组织、协调解决有关工程进行中的具体问题,确保传统产业升级工程的按期完成。此外,每个行业都要制定本行业的行业升级规划,如纺织行业可细分为纺、织、染三个行业,化工行业又可细分为根底原料、医药中间类、农用化学品、化工建材、日用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等行业。政府必须对这些每一个细分的行业都做具体的开展规划,对其中一些低端行业和一些行业中的低端环节,那么按照规划实施有方案的退出和转移。同时,还要进一步发挥企业行业协会在市场产品调研、信息分析、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区传统产业中的渗透和推广,提高生产经营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商
14、务电子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带动产业结构与产业素质的提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研究制定和落实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对策措施,提升全区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响能力,推动全区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开展。通过cad示范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载体,大力推广以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4、加大对传统产业的科研投入,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开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
15、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一是政府要切实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投资,以建设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抓手,加快实施“百亿研发工程,培育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推进企业原创性能力建设,实施企业技术跨越战略,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构筑传统产业的开展优势。二是企业要加强合作共赢。建立由政府扶持、企业股份制形式、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技术成果进行有偿转让,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实力和降低开发本钱。三是克服技术中心创新缺乏、投入缺乏等薄弱环节,加快形成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行业研发中心,抢占
16、行业技术制高点。 5、坚决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开展路子。一是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引进为主的方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立新型的产权鼓励机制,通过全面推行技术入股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实施知识资本化,逐步形成与国际管理接轨的分配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建立产业升级开展所需的人才积累机制。二是要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瞄准全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吸引和鼓励他们以转让专利、参股合作等形式与企业结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同时,探讨国际技术合作,高位嫁接加快技术创新。通过国际技术合作,加强技术、人才、信息等的交流,来大大缩短我区传统产业升级在一些技术难题上的研发周期。尤其在重大工程建设中,以及关键技术的攻关中,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专家。实践证明,我区拥有上档次的技术创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