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五篇范文 第一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配置:西溪,曾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历史误把它引向求救的边缘。本文以丰厚的历史资料和调研为根底,运用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气候学等边缘学科理论详尽地分析了西溪湿地公园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水乡特征,进而全息地图解了西溪公园作为湿地保护区的植物构造,并就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开展进行了窥探。 关键词:西溪湿地;植物配置;生态保护 一启开历史长卷,纵览西溪丰厚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城市湿地风貌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修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但同时它又是全世界范围内一种亟待保护的自然
2、资源,因人类的活动而日益减少。湿地公约将湿地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为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区域。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西西部。主要属于XX县区的蒋村乡,小局部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距市中心武林门约6公里。西溪湿地公园坐落在XX县区的西部,天目山路延伸段从其南边经过,北边为文新路延伸段,东临蒋村商住区和古荡小区,西接五常。 历史上的西溪湿地,指西溪河流经留下古荡段两岸的宽阔地带。其南岸包括今日老和山灵峰山北顶
3、峰龙门山小和山山脊线北侧的丘陵坡麓地带;北岸包括余杭塘河以南五常蒋村乡一带的水网平原,面积约60平方公里。目前的西溪湿地,东起紫金港绿带西侧,西至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接沿山河,北界文新路延伸段的一片鱼塘水网平原。一期面积3.2平方公里,总面积2023.2023平方公里。 西溪和西泠、西湖并称“三西,历史上有“副西湖的美誉。西溪历史悠久,它发现于东晋,开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1600多年来,西溪湿地农事活动和人文活动频繁,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景观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 清雍正西湖志载。“西溪,在西湖北山之阴,由宝石山背陆行,绕秦亭山,沿
4、山十八里,为宋时辇路,抵留下,水道由松木场进古荡,溪流浅狭,不容巨舟。自古荡以后,并称西溪。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西溪在历史上书写过辉煌灿烂的华彩乐章,曾有庙12023座,寺院60多处,坞18个,桥18座,名泉18处,还有50多处名人别墅及诸多名人古墓。 二打响“双西品牌,精心建设西溪湿地综合保护绿化工程 近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介入,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西溪湿地受到城市建设和开发的严重侵占,同时,随着湿地内居民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展,湿地内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周边地区的快速开发也严重威胁着西溪湿地的生态和环境质量。西溪湿地的自然地理面貌变迁巨大,原有自然
5、或人工湿地的循环运转系统遭到了破坏,现行生态系统已无法进行有效的自循环运转。特别是在处理开发建设与保护管理这对矛盾中,由于开发的快速挺进,造成城郊环境和文化的大幅度衰退屡见不鲜。我们遗憾地看到,自然风光在消失,生活污水在横流,湿地和柿子树在消失,绿地与绿地之间似曾相似,那些几千几百年业已存在的特征逐渐丧失,视觉、空气等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不让成片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为了不让成片的柿子树轰然倒下,为了不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美妙景致成为梦想,为了不让成片的水塘消失殆尽,参照国外湿地保护的先进经验,参考西溪湿地的相关古代文献记录,运用现代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气候学等等科学研究成果,恢复西溪湿地
6、生态系统已迫在眉睫。 自2022年8月,经公开招投标,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未来几年内,将在约11平方公里的区域里,设立五大特色保护区,即生态保护培育区、民俗文化游览区、秋雪庵保护区、曲水庵保护区、湿地自然景观保护区。 根据调查,西溪湿地共分布着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9种;裸子植物4科,5属,5种;被子植物73科,168属,22023种。草本植物多于木本植物。木本植物主要有香樟、枫杨、柳、柿、桑、构树等等。区内陆地绿化率达85%以上,除水稻、蔬菜类外,种子植物以分布多少为序,在岸上的主要有:胡桃科的枫杨,杨柳科的河柳,柿树科的柿,其中盆柿较多
7、,方柿较少,油柿极少,禾木科的早竹,桑科的桑,楝科的楝树,玄参科的泡桐,樟科的香樟,榆科的白榆、榔榆,锦葵科的木槿,蔷薇科的野蔷薇,梧桐科的桃等等。水中蔓生着苋科的喜旱莲子草,少量雨久花科的凤眼莲等等。浅水池塘有睡莲科的莲,菱科的四角菱,零星分布的禾本科的芦苇等等。树林中有夏留鸟,如杜鹃科的大杜鹃,雨燕科的针尾雨燕等。 为切实打造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农耕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寺院文化和水乡文化,集中展示西溪湿地春夏秋冬“四时幽赏,表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在西溪湿地植物配置中,运用“三保原那么,保持低洼地形、保护原有植被、保存生态池塘,有效利用了点植、片植、对植
8、、丛植、群植、孤植和混交等手法,实现了乔、灌、草、藤的植物多样性。 主要树种选择有: 1.基调树种:梅花、香樟、柿树、杨柳、枫杨 2.主绿化树种: 上层木。大乔木有香樟、紫楠、天竺桂、深山含笑、乐昌含笑、广玉兰、雪松、枫香、银杏、无患子、金钱松、香椿、珊瑚朴、垂柳、水杉、池杉、栾树、杂交鹅掌楸、七叶树、乌桕、山毛榉、青冈栎等。小乔木有红枫、樱花、山茶、鸡爪槭、红叶李、山玉兰、红玉兰、木笔等。 中层木。花灌木有碧桃、海棠、杜鹃、月季(包括月月红)、红花继木、紫薇、木绣球、金丝桃、棣棠、石榴、含笑、紫荆、金钟花、火棘、杨梅、香泡、早园竹等。引进植物(园艺类)有八仙花、溲疏、山梅花、金雀儿、金缕梅、
9、金叶皂荚等。 下层木。莲类、水芹、水毛茛、燕子花、慈菇、紫花地丁、山荞麦、野豌豆、玉簪、姜花、鸢尾、矢车菊、荸荠、菱角、蒲公英等。 至于统称为芦花的芦苇、芦荻、芦竹、白茅作为主要地被,以片植为主。 具体对策与措施: 展示农耕文化在详尽了解水草、本草、竹、木等野生植物和鱼、鸟等动物资源分布和农田耕作、灌溉的根底上,力求勾画出一幅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和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图象。用桑树、桃树、柳树,表达“千条弱柳垂青琐,“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恢复了桑基鱼塘,在田埂地角,纤陌纵横之处种植了时蔬叶菜。尤其是采桑时节,罗敷女采桑忙的农家情怀尽情彰显。 为了到达总体效果,主要配置香樟、柳、柿、枫香、银
10、杏、紫楠、水杉、枫杨、大叶柳、木荷、白栎、麻栎、栓皮栎等等,起到衬托景区的作用。特别是作为蒋村特色树种柿树,我们又进行了大面积种植,与原有的柿树进行更新,更充分地保持西溪湿地的特色。在桑树的种植上,也是采用老桑与新桑夹杂种植,既表达植物的欣赏多样性,又集中表达了采桑文化。 适当地种植一些果树,也表达湿地与人的和谐共存。在房前屋后以及田埂上种植果树,与原有的果树相得益彰。 弘扬名人文化保护古树名木,特别对位于五标段民俗文化区的百年古樟树进行保护,表达其古树参天,苍劲虬枝。在造景中,借鉴“朱门何足荣,未假设托蓬莱,“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文心雕龙中所述“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骨
11、的立意,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赐予。在植物配置和叠山筑水中,涵盖老庄哲理、佛道精义、六朝风流、诗文趣味影响浸润,侧重于文人园林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治性情、表现隐逸者,从单纯写实向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过渡。树木配置蓊郁苍翠,花卉布局姹紫嫣红,既表达园林的天然野趣,也增添浓郁的生活气息。出现了诸如“壶中天地、“须弥芥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趣,可以说,每一个布局都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都将之视作一幅作品来表达它的风骨神气。尤其是在处理西溪“三雪胜景上,即梅花(意寓香雪)、桃花(意寓绛雪)、芦花(意寓飞雪),营造“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鸥凫栖水高僧舍,鹳鸠巢云名士楼。瞻葡叶分飞鹭羽,荻芦花
12、散钓鱼舟。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的气氛。 渲染寺院文化在层峦叠嶂,林莽苍郁,前临沃野,景界开阔处选址复建寺观。根据殿宇僧舍往往因山就水、架岩跨涧,布局上讲究曲折幽致、上下错落的特性,在主要殿堂栽植了松、柏、银杏、七叶树等姿态挺拔、虬枝古干、叶茂荫浓的树种,以适当衬托宗教的肃穆气氛,而在次要殿堂、生活用房和接待用房的庭院内那么多栽植花卉以及富有画意的欣赏树木,有的还点缀山石水局,表达“禅房花木深的情趣,使其成为文人吟咏聚会、游人驻足留连的理想休憩场所。主要配置了梅花(表达香远)、竹(表达清深)、松(表达不畏严寒)、桂树(表达清新芳香),茶树(表达清妍)以表达寺院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嘉树夹
13、牑,森树烟凝,石迳苔生,芳杜匝阶,庭列修竹,檐拂高松的幽邃静谧,也表达了城市湿地闹中取静的立意。 凸显民俗文化作为民俗文化工区的标段,如何集中展示民俗文化是重中之重。对于亭阁楼观、乔木茂草,或高或下,或远或近,一出一入,一荣一凋的处理,我们深知大俗大雅乃一线之隔。在实践中,我们参照了许多造园个例并现场踏勘,尽植莲荷,近岸植桃、梨、杏、梅,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而沟渠水边那么片植柳、榆、槐、椿等乡土树种,使之榆柳成荫,青槐绿椿。尤其是在平缓之处植梅万数,种桃千株,春风沉醉之时,绿萼红嫣,粉白鹅黄,芬芳馥郁,景致绚丽。 传承水乡文化为表达“石磴礁峣,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
14、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假设自然的意境,在道路布设、景观组织上力求朴素雅致,表达园池平衍、果菜葱青、折藕浮瓜、春鸟秋蝉、鸣声相续的自然风貌。在村落特别是庵堂附近配置早园竹、雷竹、箬竹、水竹等竹数亩,表现水乡灵性。 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造园主旨在筑山理水时,考虑湿地地势多为平缓低洼,少有起伏,难免单调。因此,随地形及景色之变化,借湖山为背景,采取分段聚集。利用洲、岛、桥、堤、荡、滩、木栈道等手法将大水面划分为假设干不同形状、有聚有散的水域,使江南水乡湿地烟水迷离、亲切幽邃的气氛尽现,应合“一曲溪流一曲烟和“西溪之胜,独在于水的特点。 西溪的建筑式样繁多,包括庵堂、祠庙、民居、村舍、草
15、堂、别墅、桥、亭以及牌楼等建筑。力求到达室内外空间通透,木构件赭黑色,灰砖青瓦、白粉墙垣配以水石花木组成的园林景观,能显示一种恬淡雅致有假设水墨渲染画的艺术风格。木装修、家具、各种砖雕、木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均工艺精致。在园林空间的处理上多样又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建筑房舍力求疏朗,叠坎驳岸力求简远,总体结构讲求起承转合,疏密有致,轻重急徐的韵律,呈现清水涟漪、曲水流觞、林茂花繁、绿野松啸的自然环境。参考文献: 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制订,1982修正2(明)计成.园冶 3(明)文震亨.长物志-景观形态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清)李渔.闲情偶寄.岳麓书社出版,20225陈从周.说园.山东画报.同济大学出版社,20226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7吴家骅.景观形态学.叶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8XX市旅游委员会、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方休闲之都,人间幸福天堂,20229XX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西溪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初稿),20232023徐建庭.西溪纪胜.西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