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事利丝绸李建华:丝绸巨舰掌舵人王剑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董事长李建华在发布会上致辞老牌丝绸企业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离创业板上市越来越近了,就在不久前,其上市申请被深交所受理,并已进入问询阶段。在国内丝绸行业领域,万事利丝绸可谓是一家“老字号企业,成立于2022年,从2022年起变更为股份公司,从事将中国传统丝绸文化与创意设计、数码印花生产工艺相结合,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丝绸相关产品的业务。作为一家老牌丝绸企业,万事利丝绸的产品在业内也很受认可,曾为2022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G20杭州峰会等提供丝绸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2月,浙江省组织了9家纺织企业首批转产口罩,万事利丝绸就位列
2、其中。“我们当时上下齐发动,从生产丝绸品到生产一次性民用口罩,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就完成了生产线改造、工人培训、口罩打样口罩日产能很快就突破了100万只。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董事长李建华依然记忆犹新。李建华是不折不扣的“老丝绸人,年轻时他学习丝绸专业,一毕业就进入丝绸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带着万事利丝绸完成了从产品制造到文化创造再到国际化品牌塑造的“三级跳,将万事利丝绸打造成为丝绸行业的一艘巨舰。用丝绸助力脱贫攻坚2022年8月末,夏末秋初的北京阳光明媚,万事利丝绸与人民日报文创共同推出了“中秋国潮礼盒和“美好生活蚕丝被等多款联名产品,“开展丝绸文创就是助力脱贫攻坚,就是对美好
3、生活向往的最正确实践之一。万事利丝绸所用的主要原材料是蚕丝,大局部来自贵州、云南等省份農村地区。李建华算了一笔账,“无论和人民日报文创的联名产品能到达多少销售额,都差不多会有40%的份额能给到栽桑养蚕的农民。在他看来,丝绸和脱贫攻坚有着紧密的联系,“下游的丝绸产品卖得好,上游的农民就能立竿见影地得到实惠。2022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而李建华麾下的万事利丝绸其实已在助力扶贫上耕耘多年,除了用产业的开展来带动农村的经济之外,还设立有爱心基金、投资建学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提升根底设施、集镇面貌等。“作为企业,除了创造经济价值之外,还要有自己的担当。李建华说,“能为脱贫攻坚出一份力,这是万事利丝
4、绸的社会责任。丝绸一直都是“时尚产业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末,人民日报文创与万事利丝绸的联名文创产品中秋国潮礼盒“丝月雅韵正式对外亮相,由不同款式的万事利真丝方巾和六块中秋月饼组成,以手提包造型设计,颇具时尚感。“丝绸其实几千年来都是时尚产业如果它没有引领潮流,不引人瞩目,这个行业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丝绸从来没有落伍过。李建华说,他用“至美至贵至柔来形容丝绸,“这其实也是中华智慧的重要表达。“化干戈为玉帛,“源远流长的丝绸之路曾在百家讲坛上面对无数观众侃侃而谈“红楼梦与丝绸的李建华对我们聊了很多他对丝绸的研究,这个时候,他更像是一个学者,而不是一个商人。“丝绸记载了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5、,它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而我其实也没有把丝绸当作生意来做,而是当作文化、责任、事业来做;我不是为万事利在做丝绸,而是为中国、为世界做丝绸。李建华做了几十年的丝绸行业,也研究了几十年的丝绸文化。除了担任万事利丝绸的掌舵者之外,他还是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会长,以及多所知名大学的客座教授。“近年来,我除了工作,就是读书。易经道德经他聊起了常看的书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丝绸也是这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局部,它所影响的不单是纺织、贸易,还有民俗、审美、文学等等。“丝绸是经典的产业,丝绸是东方文化的传播者与象征,我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它,有了更多的关注,丝绸行业也才能继续蓬勃向上地开展。人民日报文创与万事利
6、丝绸的联名文创产品中秋国潮礼盒丝月雅韵郑元益摄将人工智能引入丝绸“今天衡量企业能力的核心,不是有多少房子、土地、现金,而是有多少数据以及数字化的能力!这是李建华早前在一次访谈中所发表的观点,他学丝绸技艺专业出身,数十年来一直在关注和致力于丝绸设计、生产技术的开展与进步,而他最新的举措,就是将人工智能这一前沿科技,融入丝绸这一古老的产业中。“人工智能的销售、人工智能的设计、人工智能的生产从文化到技术,然后再到营销实践,缺一不可。今年早些时候,李建华被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选为人工智能创造实验室专家参谋,他在丝巾设计计算构图算法、元素的工程呈现和颜色心理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和认知,而他掌舵的万
7、事利丝绸也已开始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定制化专属丝巾设计及新零售生态链。“未来丝绸的设计是完全智能化的,AI与人类设计师协作,更能洞悉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满足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即是设计师。在万事利丝绸打造的这个名为“西湖一号的人工智能丝巾设计平台的支持下,每一条丝巾都可以有专属纹样、专属定制、专属生产,而且效率也大大提高,消费者很快就能拿到量身设计打造的专属产品。李建华对万事利丝绸未来的开展设想是宏大的,“万事利不仅仅做丝绸,我们也在跨界向其他领域拓展,基于丝绸但又不同于丝绸的产品。我们希望能将前沿的科技和古老的丝绸文化结合在一起,让丝绸更时尚更艺术,也以更有创意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让文化传承,让生活美好。(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