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
2、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风景片断,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板书课题:桂林山水。(齐读课题) 二、随景入文 初读课文 1.看画面,自由朗读,边读边通过或词典弄懂生字、词语的读音、意思,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2.分段朗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三、依图学文 理解第一段 默读,思考: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师:(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
3、个方面作具体描绘,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欣赏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四、看图学文 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质疑问难。 3.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大海波澜壮阔是雄伟壮丽的美,西湖水平如镜是宁静柔和的美,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 (引导学生把特点说具体,并与大海、西湖的水比较,出示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或画简笔画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4.(投影出示画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结合画面,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学生答复,教师概括: 特点之一“静,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
4、静。 特点之二“清,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5.指导朗读: 教师引读句子: 女生:漓江的水真静啊 男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女生:漓江的水真清啊 男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女生:漓江的水真绿啊 男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合: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 “静,清,绿三字要读重音,在“静得、清得、绿得后要有小停顿,以突出后面补充说明得局部。读这三个分句,音量要渐大,读出层层推进得感觉。 6.品味词句,反复诵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
5、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7.了解文章特点,学习写法: 小组合作学习: 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能不能用学习第2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请同学们分小组自已学习第3段。 2.检查自学: 思考: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3.重点指导学习桂林山的特点: 用课件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自读课文,归纳桂林山的特点,找出并理解描写桂林山特点的词语,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 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
6、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 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似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
7、“险。危峰兀立:即顶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4结合画面,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具体的描述。 5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的特点的 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 过渡语: 漓江的水静、清、绿,美得独特;桂林的山奇、秀、险,与众不同。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山,又是怎样的一幅美丽景象呢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图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 1.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交流: “舟行碧波
8、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汇报: 课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照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3.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4.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边读边想象,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能够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描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促进学生能够直观地、创造性地理解语言文字。 七、指导背诵课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列出写作提纲。 3.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