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莫高窟第45窟之美:莫高窟是中国的四大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通过对莫高窟壁画及雕塑的研究,探究时代艺术特点,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关键词:丝绸之路 莫高窟 45窟 造型藝术连接中国与西域的丝绸之路路程迢迢千里,是一望无际的荒凉大地。公元4世纪,游历丝路的僧侣法显这样写道:“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唯以死人枯骨为幖帜耳,就在这茫茫荒漠之中,长眠着一处美丽的大画廊,南北长1.7公里的断崖上被凿出了无数石窟。最开始是和尚乐尊在这里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之后的100
2、0年里,开洞修窟不曾间断,敦煌历经千年建造,石窟到达700余个。敦煌莫高窟是一座集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为一体的艺术宫殿,尤其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唐朝时期崇尚的美的风潮影响了佛教艺术文化,人们不断地塑造出美丽的佛像。堪称巅峰之作的便是45窟,它是大唐艺术的极致表现,将绘画、建筑、雕塑全部整合在一起,融合各族的文化精粹,将敦煌艺术推至最顶峰。有着细腻色彩装扮的石窟,正面排列着7尊佛像,它们有着强有力的、洋溢着美感的身姿。这些都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佛像,主尊佛像右手上举,左手抚膝,端坐说法,头顶高耸螺纹肉髻。主尊的局部是一个立体的雕像,但后面的背光局部以及菩萨都是平面绘画,它等于是把两种艺术结
3、合在了一起,平面与立体的空间形成了一个非常微妙的交错。在雕塑上做到浑然大气,同时它的背景局部采用红蓝鲜明的颜色绘制而成,能够产生视觉上的强烈效果。唐朝以前和唐朝以后都没有这样的风格,从背景的那些艳丽的颜色中我们更能看出当时大唐的兴盛,以及对文化的兼收并蓄,它有一种精神上的豪迈之气,它把从印度来的一种宗教艺术融合成了具有唐朝特点的文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在主尊位子上的佛陀是端正、庄严、圆满的。雕塑最难的是眉眼,民间有一种说法是:金刚怒目,不如菩萨垂眉。在45窟这尊菩萨面前,你会看到他眉眼垂下来俯瞰众生的慈悲,他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可是他又非常谦逊地去接纳人间的一切。菩萨塑像的衣着也非常精美,团花密绣
4、的锦裙,轻柔稀疏的衣纹,犹如音乐的旋律一般,笔者真的被这尊菩萨的美震撼到了,从他的肩膀到手臂、手肘到手腕一直到指尖,都有一点点的曲线,再看他指尖的弧度就像是一朵花在开放,我们看到一个薄薄的锦裙围在他的身上,表现出他身体的厚度,可是他的衣料很薄,就像是飘在那里的,好似已经快忘记这是用泥土做的了,像是没有重量感一般轻盈飘逸,就像一阵风,使他有了一种行走在人世间的潇洒与自在。主尊的旁边还有两个佛弟子,左侧的弟子名迦叶,据说他一直苦行,所以看到的这个迦叶嘴角深陷,浓眉纠结,双眼下视,有一种经历过人世的苦难、知道什么是谦卑的形象,他的表情、他的络腮胡、他的锁骨跟肋骨之间都有一种刻苦的力量在里面,眸子半露
5、而目光有神,神情老练,这尊塑像表达出了这个佛弟子在经历过人世间的磨炼后表达出来的刚毅,塑造出了一个资历高深、精研佛法、思想深邃、高僧大德的形象,这是对于迦叶形象的一个最好的塑造。佛像右侧的弟子名阿难,其举止闲适潇洒,面目英俊秀朗,有一种天真烂漫在里面,比照这两个佛弟子的形象,阿难就像是二十岁之前的人的典范,这张脸是年轻的,神情聪明,又含有恭顺、腼腆的神态,犹如现实生活中有情有欲的世俗青年,还没有受太多人生的苦,没有被磨炼过。明亮华美的锦绣裙襦和色彩热烈的紫袈裟,更为青年僧人的俊秀之美增色。这两尊佛像展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状态,人的一生中,有一局部是阿难,有一局部是迦叶,将这两尊佛像放置于主尊
6、旁边,仿佛是说我修行过青春,修行过天真,修行过刻苦和刚毅,最后我希望我有一个真正悟道的可能,这条修行的路非常远,我们不要忘记他。最外侧的两身天王,身躯魁伟,气势威武,头束高髻,身着铠甲,是唐代武士的典型装束。天王双眉紧锁,两眼怒视前方,叉腰握拳,重心落入两脚之间,以轻捷稳健的半弓步横跨在地神身上。头部侧转,俯视下方,胸部随着即将出击的拳头相应地向内倾,使其体态形成内弛外张之势,显现出一种向外爆发的力量和激昂奔放的动感。这组塑像形神俱备,仿佛是盛唐时期不同人物的写照,充分展现出大唐人民的性格,生动地刻画了佛陀与弟子等不同身份的人及他们的内在性格,佛陀的庄严、弟子的谦恭、菩萨的柔媚、天王的威严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展现。敦煌艺术不只是艺术,敦煌艺术的美有一种感动人的力量,有一个很崇高的信仰。因此它才会在全世界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引起这么多人对它的尊敬和崇拜。一件艺术作品不单单看创作者的技法有多么高超,还有一种朴实和平凡,以及其想要表达的感情能够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参考文献:1张仲.敦煌简史M.敦煌:敦煌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1990.2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中国史宋元时代M.北京:中华书局,2022.(作者简介:呼肖亚,女,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