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对策 张静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儿童重要观念及个性的形成,在外界思想的刺激下,若不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引,很容易埋下隐患增加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同时也不利于儿童自身未来的发展。本文以分析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入手点,探究了当前实施儿童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结合实际提出了可行的教育对策与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改善学前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供思路。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教育;心理健康;对策 虽然世界并未形成统一的儿童心理状态测定标准,但经过各国学者对心理健康儿童长期研究得出的该群体基本特性,可作为判断儿童心理是否健
2、康的依据,具体为:其一,智力发育状态,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发育与其心理健康状态呈正相关,1具体表现为,记忆力正常、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其二,情绪管理情况,心理健康的儿童虽也会被不良情绪困扰,但当其感兴趣的事物出现时易被其吸引注意,重新变得开朗和愉悦;其三,与同龄人交往状态,心理健康的儿童对同龄人往往体现出明显的交往倾向,能够带人和善不孤僻等。以上特征在运用时,还需具体结合儿童呈现出的状态,综合判断。一、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评定标准单一,无法量化心理教育成果。虽然当前国家出台的儿童教育政策中已明确指出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时应重视对其心理健康的引导工作,但在实践层面仍然存在较
3、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其一,大环境导向,社会评判教师教学成果的标准较为单一,即只将教师所带学生在文化课程上的知识掌握情况视为其教学成效的评定标准,而忽视教师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上所做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具有较高觉悟教师的积极性;其二,教学观念的陈旧,不少教师信奉过去“严师出高徒”的教学观念,加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其忽视了儿童在心理层面的健康教育,而片面追求儿童在课业上取得的成绩。2.教师水平层次不齐,未与学生家长形成联动。我国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在整体水平上呈现层次不齐的情况,学校与家庭对儿童的教育存在割裂的情况,无法形成很好地联动,具体体现在:其一,教师及家长在儿童心
4、理健康教育层面认识较浅,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根据儿童实际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正确的指导和解决,也无法提前预见和做好儿童心理健康防御措施;其二,教师与儿童家长的交流较少,无法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合起来,创建对儿童有利成长环境。二、实施儿童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 实现儿童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校园教育、家庭引导和社会风气营造三个方面,2其中以校园教育为主要实施途径。在校园中实施儿童心理教育的途径又可细分为课堂引导、日常渗透两个方面。3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及与幼儿互动时,态度要亲切和蔼,行为要规范妥帖,为儿童营造较为正面和阳光的课堂环境。首先,教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个人情感因
5、素将不良情绪转移到儿童身上;其次,教师在与儿童接触时要一视同仁,不可表达出自己對某一个或某一类儿童的偏爱,保护儿童敏感脆弱的内心,使其感受到同等的重视;最后,丰富教学手段和开展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儿童的天性是爱玩好动,精力较为旺盛,喜欢色彩鲜明和有趣的事物,4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这些特点实施教学,同时注意平等地位的营造,避免与儿童产生距离感。三、学前教育阶段改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多样化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果,提高教师素养。教学评估标准既能够起到评价教师教学成果的作用,又能够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指导,在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在社会整体较为重视教师文化课教学成果的背景下,需要教育部及学校结合自身的特
6、点,制定出多样化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以纠正当前社会单一评价的不良现状。具体:其一要量化教师在儿童心理教育方面的教学成果,统一儿童心理状态的评价标准;其二将教师日常开展的课外活动作为衡量其教学质量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需定期对幼儿教师实施培训,传播新型教育理念和参考案例,以综合提高其教学素养,纠正其存在的陈旧教学观念。2.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有机联动。不少家长存在儿童的教育工作理应由学校全权负责的错误观念,加之其在与幼儿交流与互动时,言行存在欠妥之处,使得其在学校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影响。教师需要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向其反馈幼儿在学校的行为表现情况,对其日常与幼儿相处的
7、行为方式提出指导意见,使其不仅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还需在其心理健康方面多加关注。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儿童营造更为理想的成长环境。四、结语 社会在关注儿童健康成长时,既要重视其在身体层面的健康发育,也要重视其在心理与观念形成层面的健康发育5。这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学校来看,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在幼儿心理层面的专业素养;从家庭来看,家长除了要为儿童提供物质保障,还需要承担起对儿童实施教育的责任,使家庭教育能够很好地与学校教育相协调;从社会来看,作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动力,社会成员有责任和义务为儿童创造较好的环境,利于其成长。参考文献:1孟庆梅.学前教育视角下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祖国,2019(15):202.2范林惠.学前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07):226.3李菲.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科普童话,2018(44):94-95.4陈毅琳.学前教育视角下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知识经济,2018(01):130-131.5杨贵民,牛月华.学前教育专业重点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J.中华少年,2017(1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