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参考方案范文5篇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打算1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认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缘故。一、全期教学目的总要求:双基:学生理解一些生态环境咨询题的产生和开展,感知这些环境咨询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认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本人做起,从周围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思想教育: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2、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认识。二、教学内容:1、平安十不准2、留意提防坏人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4、生了病如何办5、做了
2、错事以后6、感冒与流感7、小小一粒米8、与学校公物交朋友9、学做本人事10、守秩序重点: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才能得到锻炼。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化的认识和理解,理解保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才能得到锻炼。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认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详细行动。5、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认识加强。6、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节约用水的认识加强,树立“从我做起,从如今做起的良好美德。三、详细的措施:1、精心预备,不断探究,提高本身素养,实在加强健康教育。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3、设置情景,激发
3、学生的学习兴趣。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5、课堂中浸透思想品德教育。四、咨询题研究与教改设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五、执行说明:1、学生组成假设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材料。六、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课题课时2平安十不准1课时4留意提防坏人1课时6保护环境从我做起1课时8生了病如何办1课时10做了错事以后1课时12感冒与流感1课时14小小一粒米1课时16与学校公物交朋友1课时18学做本人事1课时20守秩序1课时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
4、打算2一、指导思想:数学是一个色彩绚丽的万花筒,漂亮而奇异。数学游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开发智力的、生动爽朗的课外教学资源。老师把它作为可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开展史、数学智力游戏、数学幽默故事、数学游戏题等,学生在理解数学历史、探究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制造力,因而产生了进一步对学习数学的向往,数学游戏激发了小学生的制造力。二、目的要求: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决心。2、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训练学生的思维才能。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历,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处理简单咨询题
5、,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认识和才能。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考虑、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质量。三、详细措施:1、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照,采纳丰富多彩的方式(做课件、实物操作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重的兴趣,愿意主动去觉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爱和别人合作处理咨询题。2、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适应,培养和强化处理实际咨询题的才能,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制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决心。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活动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同时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
6、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的历史和学习数学家的研究精神,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非常大的拓展。4、增加实践的时机,校本课程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计算上,而更大确实实是“从实践中来,效劳于实践,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用途。所以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四、活动时间安排:周次内容第三周1、华罗庚的数学故事2、数学阅读:好适应,早养成3、数学游戏:排队咨询题第五周1、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2、兴趣数学:有趣的火柴棒3、数学游戏:击鼓传花第七周1、数学家钱学森的故事2、数学与生活:植树咨询题3、数学游戏:过河第九周1、智慧阅读:聪明的小男孩2、兴趣数学:一笔画出图形3、数学游戏:图形的拼组第十
7、一周1、故事阅读:一枚硬币2、数学游戏:模仿跳蚤市场第十三周1、数学家高斯的故事2、兴趣数学:奶奶过生日3、数学游戏:火车钻山洞第十五周1、数学故事: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2、数学游戏:合理的利用时间第十七周1、数学家的故事:牛顿忘我的工作2、智慧阅读:巧取王冠3、数学游戏:找规律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打算3本学期仍以学校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学生开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灵成长需求为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提高学生的阅读才能,进而施行阅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一、学生情况分析。这些爽朗可爱、健康向上的小孩们刚开场小学生活,在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方面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二、教学目的。1、培养学
8、生互相关心,互相协助,自觉恪守纪律的好适应,全面提高本身素养。2、对学生进展健康的兴趣爱好,老实守信、尊敬长辈、保护花草等生活适应,培养平安认识。3、营建吟诵儿歌、童谣的气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陶冶。4、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儿歌。5、通过多种方式表现本人对儿歌的感受,大胆表现本人,积极培养学习儿歌的乐趣和愿望。三、教学措施。1、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自立才能,节省及爱卫生的好品德。2、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3、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此外,还要结合本班实际及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方式力求生动爽朗,富于
9、童趣。四、教学进度附下表:教学进度表一、二、三周:讲文明,明白礼貌四、五、六周:老实的小孩人人爱七、八周:我是家庭小主人九、十周:爱父母,尊长辈十一、十二周:课间活动守秩序十三、十四周:专心听讲十五、十六周:保护花草树木十七、十八周:高快乐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打算4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方面还非常幼稚,有待加强。老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向学生介绍我们的介休文化,通过对这些介休风俗的理解,加强对介休文化的热爱,对介休的热爱。二、教学内容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包括爱我介休的文化篇、名人篇、风景篇、风俗篇、特产篇五局部内容。三、教材分析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编教
10、学讲义,教学内容以“理解介休“爱我介休为主题,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介休的古文化、认识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迹、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四、教学目的1、学习介休的古文化、认识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迹、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2、通过学生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诵读才能。3、通过对介休文化的理解,加强学生热爱介休的情怀。五、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介休的情怀。2、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六、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精心预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咨询难,学习新知。2、改变常规教学方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自主学习,
11、尝试错误,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协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处理学习上的困难。4、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着学生亲身实践,体验乐趣。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次介休历史沿革、孝文化、水文化第二次瓷文化、古堡文化及晋商文化第三次介子推、郭泰第四次文彦博、介休历代名人简介第五次介休绵山、张壁古堡第六次介休后土庙、其他风景名胜简介第七次风俗篇的“醋仙王来福认干亲第八次风俗篇的兜肚肚清明节的风俗第九次特产篇的贯陷糖、洪山陶瓷第十次特产篇的银条菜、介休鹿茸、义安老黄酒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打算5一、学情分析一年
12、级学生尽管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爽朗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才能。依照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校本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才能和制造才能为主的橡皮泥制造课。通过捏橡皮泥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才能和欣赏美、制造美的才能,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认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认识。二、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和制造才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勇于探究实践的良好质量。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认识,并学会主动交流、合作分享、实践创新。3、学习和掌握手工制造的根本知识、根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
13、新认识。4、培养学生搜集、分析、整理信息、处理咨询题的才能,并在动手中激发学生欣赏美、制造美的才能。三、教学任务:充分表达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活动化的原那么,以培养学生动手才能和欣赏美、制造美的才能为主目的,构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详细情况,采纳个人、小组、班级活动方式,组织好校本课程的施行。四、教学措施1、多种方式培养兴趣,生动爽朗开掘潜能。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科技含量,有认识、有打算地对学生进展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补充一些科普新知识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老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3、采取生动、爽朗、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一个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4、对学生学习中的表现进展及时而且积极的评价,鼓励新的创新火花的迸发。5、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老师应从学生的才能、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敏的作内容方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开展。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