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失消失”的民艺馆的民艺馆 张佳竹 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山间,掩映着一座外形层层叠叠、宛如茶田的建筑,这就是由普利兹克奖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中国美院民艺馆。“让建筑消失”是隈研吾秉持的设计理念,这座建筑几乎满足了他所有的构想,这座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融入山中的博物馆 6 年前,中国美院筹划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民艺研究博物馆,经过多方参考后,最终选择了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来该建筑。“让建筑消失”是隈研吾秉持的设计理念。这间藏在空蒙山色中的民艺馆与他的代表作之一“长城下的公社竹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建筑俯伏于地面,变得低调温和,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在设计民艺馆时,建筑
2、师也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不去动山的斜面,而是就着斜面去建造建筑。顺着这个方向研究,最终涌现在我脑海中的是菱形纹样,让水平线产生了变化,制造出了流动的展示空间”隈研吾所打造的这座建筑贯彻了他的“负建筑”理念,新建的民艺馆有机地融入了原有山水。民艺馆于 2011 年开始动工,取址于象山校区的中心地带,在流水环绕的象山半山腰上,建筑面积约 5000 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约 1700 平方米,另有能容纳200 人的学术报告厅和大小会议室、放映厅等。这座众人瞩目已久的博物馆,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宛如茶田,隐没在自然风光优美的山间。现在民艺馆的整体建筑,似乎慢慢褪去了一种新建筑的气质,在那犹如徽派建筑的倾斜
3、屋檐和那些从附近农家收集来的青砖黛瓦之间,青苔和野草的自由生长,让这座建筑与这半山腰间的自然景致结合得更加紧密。民艺馆中的“老青瓦”占地约 4936 平方米的民艺馆外墙,是由数万块用铁丝相连的瓦片构成。这不仅构成外部的视觉效果,也为内部创造了戏剧性的光影效果。这个令人惊叹的外墙来源于设计师的一次奇思妙想。“干脆我们来尝试一下,把一块石头放在现实的路上,认真思考一下如何放置这块石头,看会发生什么事情。我有一种冲动想把这种行为叫做建筑设计。”隈研吾设计的民艺馆屋顶,就有着这样鲜明的冲动行为瓦片细密地从屋顶一直排到屋檐,有一些瓦片,被齐整地排在走廊边作为装饰,还有些瓦片被嵌在菱形网面之间。“瓦”也是
4、这座建筑最为显著的设计元素,这些瓦片全都取自当地农家,被灵活地运用于建筑屋顶、建筑中庭地面及建筑立面。瓦在建筑屋顶的使用,很好地回应了周围场所环境,营造出了小型村落的意境。建筑玻璃幕墙之外的丝网结构将一片片瓦如鳞片一样悬挂在半空,在彰显地域历史特点的同时,营造出轻盈而通透的现代感。透过这层外墙,由瓦片铺就的屋顶也是在场馆中看到最多的风景。建筑中庭的地面也用老旧青砖铺成,历经春秋之后已经长满青苔。除了瓦片,建筑还用到了当地原生建筑材料,如青砖、木材。一些青砖,被砌在建筑的外立面。然而,春雨里细看,这些瓦片和青砖都不是规整的,深浅不同的颜色和时有时无的纹路,这些来自不同人家的陈旧老物件,就如“一块
5、石头放在现实的路上”。负责民艺馆室内设计的袁如敏对这座建筑有着最深切的感受:“民艺馆的设计真正做到了的让建筑消隐,把山的形状保留了下来;整个博物馆建筑群就像一个山村。”爬到屋顶最高处的平台,能看见菱形的青瓦屋顶交织掩映,与远处有着同样舒缓斜面的教学楼遥相呼应。独特的内部空间设计 民艺馆的展馆内部也十分与众不同,里面几乎没有台阶,上下楼是通过长长的坡道实现的。大部分艺术展馆展厅间区块分明,但民艺馆有时甚至很难判断,这块区域究竟是展厅还是公共区域大约可分为 7 个展厅的空间,就这样“消失”在公共区域中。民艺馆的入口处设立了一个水口,这个水口是过去江南每个村子进去的地方都会有的一个装置,观众先小坐一
6、下,洗洗脸、洗洗头,然后再进村,这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东西。水口旁边用图像做了一棵老树呼应这个空间,两边分别有入口,可以进入后面的空间。在第一个展厅内展览的“百椅百态”被放在一个向上的坡道上,这些椅子被放在专门设置的平台上,有些平台在两边、有些平台则在中央,用来印证阴阳的概念。坡道的尽头有个小通道下去就是“雕皮成戏”展厅,里面有皮影及相关的工具、乐器、皮影剧本等藏品 48000 余件,这是民艺馆唯一的常设展,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皮影剧场,供参观者现场观看皮影戏。穿过休息厅就是展示生活用品的“日用即道”区域,这里摆放的都是以前使用的老式生活用品,包括化妆盒、食盒以及十里红妆用具等。沿着楼梯下去则是最后一个“格物致知”展示区,里面收藏了 100 件窗阁,每一件窗阁的纹样都是不同的。为了让光影达到最佳效果,策展团队还在窗阁里打上竹叶、花朵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