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雅舍谈吃有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抗拒美食的诱惑,历代的文人墨客拜倒在美食的裙摆下,更是多的数不胜数。梁实秋先生大概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了。他虽不是像美食家对于美食如数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 我是那种“唯美食和信仰不可辜负的那一类人。我喜欢美食,喜欢亲手制作美食和回味的过程。读了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我仿佛找到了知己,找到了一个和我有着相同观念的朋友。 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君子不一定要远庖厨。这个观点和我是相同的。因为烹饪不只是以填饱肚子为目的的一种浪费时间的方式,而是非常让人享受的一种过程。从小我就非常羡慕那些餐厅里的大厨,羡慕他们可以做出那么多
2、好吃的。烹饪的技巧可以传授,但真正独得之秘也不是尽人而能的。当厨子从学徒做起,从剥葱剥蒜起以至于掌勺,在厨房里耳濡目染假设干年,假设不是因为热爱和一份传承,如同戏剧的名角,一旦凋谢,其作品便成广陵散矣。 书中不仅有平常人家餐桌上的家常菜式,也有茶楼酒肆的招牌美味,更多的是记忆中家乡里走街串巷的小贩叫卖的小吃。每一道菜肴都经过细致的描述,描述味道,也是在临摹记忆。每道菜品都大不相同,相同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对乡味的思念。 读着“芙蓉鸡片,我就会被饭馆跑堂的剥蒜、剥葱、剥虾仁的麻溜劲给吸引住,读到说山东腔的堂倌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香,堂倌与食客的画面感给吸引住。然后开始挽起袖子也想试试
3、炸得片片薄脆的芙蓉鸡片。一口下去,是不是也会吃得满面油光,酣畅淋漓。 读着“核桃酪,你我就会被作者那一副翘首以盼的样子和心中的期盼之意所吸引,读到母亲在张罗着做核桃酪时,你我就会被母亲眼花缭乱的动作所吸引。然后拿起勺子也想试试才出了锅的,热腾腾的核桃酪,是不是也会吃得兴高采烈呢。 雅舍谈吃更多的是对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过处尽管不精细,难得的是一位老人对故土的浓浓情意。写的是味道,品的是人生。不停地追忆,不停地烘焙,带着记忆和乡愁的香,是吃的精华。 北京的寻常巷陌,前尘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和茶酒的清冽中犹有风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于诗酒,文字飘逸洒脱岂不是诗性使然。 是啊,正如所言,初心不改,便能在尘世烟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闲适人生。 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