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 XX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情况的报告(书面)2023年3月29日在XX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省科技厅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情况的报告,充分肯定了我省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必将对推进全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将贯彻落实审议意见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抓好规划衔接的问题 (一)关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
2、业开展与国家规划对接问题。去年10月1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下一步还将组织编制产业开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指导目录等。待国家规划出台后,我们将认真进行对接,做好我省规划修订工作,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省发改委牵头) (二)关于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十二五规划相衔接问题。“六个一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六个一工程的中心任务。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规划时,已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进行了衔接。我省目前正在编制“十二五规划,其中,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要内容之一,将是“十二五期间我省大力
3、推进的重点工作。今后,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过程中,我们将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开展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进程,对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开展、持久开展。(省发改委牵头) (三)关于加强新兴产业高端战略性研究问题。目前,我省正与中国科学技术开展战略研究院合作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态势研究,探索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同时,还将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加强对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趋势进行跟踪研究。(省科技厅) (四)关于各产业进展不一,局部设区市开展方向不明,要尊重开展规律,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问题。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省
4、发改委、省工信委等部门将根据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情况,对各设区市及时做好指导工作。各设区市重点开展方向详见第四局部。(省发改委、省工信委、各设区市政府) 二、关于做大、做强、做全产业链的问题 (一)关于延伸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大力开展中下游产品的问题。今年2月24日,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国防科工办印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开展规划,包括:光伏、风能核能及节能技术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铜、钨和稀土、非金属新材料(有机硅)、非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局部)、生物和新医药、绿色食品、软件与信息效劳等11个子规划,为十大战略性新兴
5、产业链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创造了良好条件。(省工信委、省发改委、省国防科工办、省农业厅、省文化厅) (二)关于着眼长远、着眼于高附加值,加强科技创新和“六个一工程的内部协调配套,开展技术含量高、价值链高端、有整体竞争力的整机产品和相应效劳业问题。自今年7月份以来,我省先后召开了12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推进会,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今后将围绕“六个一工程的内部协调配套,瞄准技术含量高、处于价值链高端、有整体竞争力的整机产品或能形成相应效劳业的项目,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自 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其效劳“六个一工程的能力和水平。(省工信委、省发改委、省国
6、防科工办、省科技厅、各设区市政府) 三、关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问题 (一)关于政府产业政策或产业鼓励政策应重点支持企业科研,对取得科技成果转换的项目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问题。2023-2023年,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重点推进的原那么,省政府整合现有财政资金7亿元,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机制,支持119个省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省级安排的科技三项费70%以上用于企业进行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支持企业科技进步。下一步,还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进一步发挥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引导和鼓励作用。(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委) (二)关于防止有些科技企业在得到优惠后转移末端产业
7、到外省,而把前端有污染、高耗能产业链留在我省问题。下一步,将由省环保厅、省工商局、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等专门研究制订具体措施。(省环保厅、省工商局、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人行南昌中心支行) 四、关于加强资源整合的问题 (一)关于“六个一工程其余“五个一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核心来部署、配套和配合问题。“六个一工程实施以来,在省领导的高位推动下,坚持以产业开展为核心,要求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创新型企业培育、研发平台、特色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都以促进产业开展为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在此根底上加大重点突破与系统推进力度,更好地统筹新兴产业、拳头产品、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创新平台
8、、特色基地和创新人才,调动各方积极性,使各方资源进一步集中到促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中来。(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省农业厅、省文化厅) (二)关于各地要突出重点,有所侧重,形成特色问题。省政府明确规定,各地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突出1-2个重大产业,实行差异化开展、错位开展。其中重点支持新余、上饶、南昌、九江等市开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支持赣州等市开展钨和稀土精深加工高新产业、现代电子信息效劳产业。支持九江、南昌、景德镇、萍乡等市开展汽车、先进制造业及装备业。支持宜春、新余、九江等市开展新能源及锂动力电池产业。支持南昌、吉安、鹰潭等市开展半导体发光材料及绿色照明
9、产业。支持南昌、九江、景德镇等市开展航空制造产业。支持鹰潭、上饶、新余、九江、萍乡等市开展有色金属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景德镇、宜春等市开展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支持吉安、南昌、赣州等市开展电子信息产业。支持抚州、吉安、宜春、赣州等市开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支持萍乡、南昌等市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省工信委、省发改委、各设区市政府) 五、关于引进科技人才的问题 (一)关于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积极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端人才问题。我省历来重视科技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近三年来共引进博士以上的国内外优秀高层次人才1000名左右。下一步将重点实施“赣鄱英才555工程,面向海内外引进500
10、名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来赣创新创业,柔性引进500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顶尖水平的高端人才为赣开展效劳,立足本省选拔5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同时,认真实施好XX省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试行方法等人才政策,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 (二)关于重视培养产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问题。目前,省人保厅正在组建省高级技师学院,同时对全省在校技工生补贴3000元。下一步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 (三)关于把高校面向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建设纳入“六个一工程范围问题。我省高校已全面介入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下一步
11、,将做好十大战略新兴产 业人才需求状况的摸底,做好高校招生专业及人数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尤其是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结合。(省教育厅牵头) 六、关于启动新的科技专项的问题 (一)关于进一步完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评审立项机制问题。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完善:一是调整评审专家库,增加企业专家和经营管理专家,专家总数由300余人扩充到500余人;二是改善专家形成方法,细化专家分组,按项目领域及专家比例,分别随机产生评审专家,保证专家的代表性,并严格保密工作;三是进行项目现场评估,剔除不具备建设条件或申报条件的项目;四是以专家评分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现场评估情况,形成拟扶持项目,报领导小组审议。(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委) (二)关于适时启动新的科技专项问题。2023年省财政安排2200万元资金,实施3个重大科技专项。2023年省财政安排了5000万元,用于支持3个新的重大科技专项;2023年新增安排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8000万元,重大科技专项资金2000万元。(省财政厅、省科技厅)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