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节选有感 读史记伯夷列传有感 人性的光芒 伯夷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感动了一代代的人。在“浪花淘尽英雄的历史长河之中,伯夷所留存的孤高的气节、至死不渝的仁心和忠诚,始终绽放着人性的光芒,万古不灭。 伯夷,是商末贵族子弟,因不肯违背父命接受弟弟的让位而离家,后来他的弟弟叔齐也不肯继位,两人隐居于首阳山上,直到武王灭纣,建立商朝,伯夷认为“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于是立志不臣服周朝的统治,所谓“不食周粮,和叔齐山上采摘薇菜而食,最后饿死,临死作诗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適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对此感慨万千。韩愈
2、作伯夷颂,说“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假设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那么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假设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缺乏为明,崒乎泰山缺乏为高,巍乎天地缺乏为容也。当时周朝取代商朝乃大势所趋,但是伯夷认为“以暴易暴是不对的,“以臣弑君是不仁的,所以坚不臣服。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其大加赞赏,也表达了对其命运的悲叹和同情,觉得当时世上贤者不得善终而大奸大恶之人却横行猖狂。其中不乏对自己罹难的悲愤呐喊。 伯夷不接受弟弟的让位,遵从父亲的遗嘱,甚至为此离家出逃,从这里可以看出其仁心宅厚,孝悌两全,而其第叔齐也因此弃位归隐,虽然这
3、在我看来,作为贤者却不继位匡正天下,才不尽其用,实在是近乎执迷,让人感到遗憾。但是这两兄弟互相谦让隐遁避世的做法实在比当时为争王位手足相残的做法要好得多。按我的见识,仔细分析起来,伯夷他们的人性光芒有几下几点:一,谦让。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准那么之一,只是可惜的是,在现代这个竞争日益剧烈的社会,能保持谦逊的作风的人越来越少了,能发自内心的谦逊的人就更少了。二,兄弟和睦。这是亲情人伦的要求,不过在金钱趋向利益主导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为了遗产而手足反目走上法庭的案例并不少见,面临此情景之时,我们是否应该瞻仰先贤,从伟大而朴实的传统美德中吸取力量呢。三,反对“以暴制暴。有一句话我很喜欢,“黑暗不能
4、赶走黑暗,只有光明可以做到。,放眼全球,各国各地区之间的领土争端,贸易战争,意识对抗如果都采取“以暴制暴的政策,就是有一百个地球也会被灭亡。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在领土领海争端的问题上始终采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虽然,在现在这样的强权国际社会中,这样的政策短期内会处于弱势。但是,韬光养晦之后总会有厚积薄发的那一天。四,坚持自我。在红尘的洪流之中,很多人都渐渐迷失了方向。就像心理学上的盲从效应,很多人都会被他人而左右,收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奔波于追寻目标的人们,越来越容易迷失于城市里炫目的霓虹灯影之中,而忘记了当初那个纯粹的自己,或者臣服于强权的淫威,不敢做好事不愿说真话,连真实的情绪也要掩藏,实在是可悲可恨可怜可叹。伯夷,即是普天之下皆已易主,即是众人都趋之假设鹜,他也不屑一顾。难怪韩愈称赞他“昭乎日月缺乏为明,崒乎泰山缺乏为高,巍乎天地缺乏为容也。他实在拥有强大内心的贤者,是坚持不懈的追梦人。如果我们在追寻理想的路上,能有他这样一份坚强,何愁实现不了梦想。我们可能不能像伯夷那样不畏死亡舍生成仁,但是不轻易被迷惑坚持自己的梦想,到达自我实现,是我们都应努力的方向。 伯夷的光芒留存万古,穿越时空给我们带来力量。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要忘记先贤的优良品格,要让人性的光芒越聚越多越来越亮。给自己一盏明灯,给历史一片光芒。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