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藏族传统生计与黄河源区生态平安 近年来,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冲击了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引发了该地区一系列的生态灾变。本文以“黄河源区第一县XX省XX县区为个案,采用生态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视角,对其生态环境和藏族居民的传统生计进行了考察,指出藏族传统生计能够有效躲避当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的兼容。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源区的生态平安问题,应当重视藏族传统生计的保护、开掘和利用。 关键词:藏族传统生计黄河源区生态平安XX县区 作者邵侃,女,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讲师;口红,女,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地址:XX省XX县区, 416000。 XX省XX县区被称为“黄
2、河源区第一县。20世纪70年代,该县曾经是全国遥远藏族牧区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据当地老人回忆:“当年的牧民,上县城买食品都是成袋成袋往家扛,连烧火取暖用的牛羊粪都用毛毯盖着。那日子,真的是比蜜还甜。近年来,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冲击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灾变,由此也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决策部门的关注。随之而来的多种生态救助机制虽不断付诸实施,但效果未尽人意。中国藏族牧区曾经很富裕的人群,如今要么走上“生态移民之路,要么沦为“生态灾民。“一方水土已经养活不了一方牛羊,更养活不了一方人。对此有必要做出深入反思,笔者也因此与XX县区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223年7月和202223年
3、8月,由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师生组成的调查队伍两次来到玛多。这两次田野调查,根本上围绕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与藏族传统生计展开。调查主要以参与观察和访谈为主,也进行了相关的实地测量,包括草库伦墙体遗迹测量、鄂陵湖探方测量、山坡草甸坍塌测量、不同草甸土层厚度测量等。本文引用的数据和文字资料均来自这两次田野调查及当地乡民提供的文本资料。调查发现,藏族传统生计的开掘和利用是恢复黄河源区生态的重要凭借手段。如果无视了藏族传统生计的重要性,那么难以在该地区建立起长期发挥效能的生态恢复机制。 一、黄河源区生态研究概况 黄河源区是孕育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流区和水源修养带,也是黄河中下游地
4、区可持续开展的重要生态屏障。由于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干扰,黄河源区近年出现了草场退化、土壤沙化、生物物种锐减、湖泊和湿地萎缩等多种形式的生态灾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水修养功能下降,黄河径流量减少,黄河源头屡次出现断流。1996年,扎陵湖、鄂陵湖两湖之间首次出现断流;1997年1月至3月,黄河在国道214线黄河桥河段断流;1998年2023月至1999年6月,黄河在扎陵湖、鄂陵湖中间再次出现断流,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牵涉到临近上千个小湖泊的消失,造成1999年底扎陵湖和鄂陵湖的水位下降2米多。1988年到1996年9年间,黄河源区水量比正常年份减少23.2,共计少来水227亿立方。
5、近年来,关注黄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源区水资源修养能力锐减和土地资源退化等主题上。他们大都致力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t)解析该地区生态时空格局的变化。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之上,以卫星遥感信息为主要信息源,同时结合气象、土壤类型等资料,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综合评价,为决策部门提供最准确、最具体的资料支撑。其中所使用的tm图像解译,还可以直观描绘出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但是,综观当下研究成果不难发现,解读所呈图像需要建立比照系统,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而黄河源区展开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为时甚短,验证的时间和频
6、率都不够,参照系统的建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而可能会出现解读结果的迥异。例如,同样是以XX县区为例分析黄河源区土地沙化的动态变化,有的研究者断言,截止到2022年,XX县区沙化面积达2388.0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65;而另一些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更是触目惊心,到2022年XX县区历年土地沙化面积累计已达16,330.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4.7。研究结论如此悬殊,往往使资料的使用者难以适从。 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对黄河源区生态问题做出了深入探索。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民族学者的研究多偏重于文化分析。有的学者认为,藏族通过神山崇拜,不仅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有章可
7、循的秩序,而且同生物界构筑了一种平等和睦的关系;也有学者以“习惯法为切入点,提出重构青海藏区被扭曲、被遗失的地方性知识,发挥外乡人群的主体性作用,对区域内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及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此类研究在探讨当地族群传统文化与生态平安的关系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奉献,但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智慧那么疏于照顾,更少涉及藏族传统生计与黄河源区生态平安之间关系的探讨。 美国生态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ulianh.steward)在其文化人类学理论中探讨他所称的“文化内核时,认为“文化内核就是指文化与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经过磨合而形成的文化生态耦合体,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当地居民的传统生计。在某种意义上讲,藏
8、族居民数千年以来能够源源不断地生息于这一地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传统生计模式能够适应黄河源区特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能够有效躲避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在黄河源区的生态恢复建设中,立足于藏族传统生计,并寻找与之相匹配的当代自然科学技术做支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藏族传统生计与黄河源区生态的耦合及近来的相关问题 XX县区位于高原台面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45005000米之间,地形起伏不大,西北高,东南低,为山地草原,多为草甸植被,山间有平坦草地、沙地、沼泽湿地。由于气候严寒,这一地区土壤成土过程缓慢,发育不良。地下存在的永久冻土层成为植物生长的关键性限制因素,与上面的泥
9、炭层和腐殖质层一起构成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 玛多地区气温较低,年均气温在零下4.1,除59月份外,各月平均气温都在零下3以下,因此在地下形成了永久冻土层,即便到了盛夏时节也不会解冻。所谓泥炭层,就是由泥炭化作用而形成的粗腐殖质层,主要包括在隔绝氧气、微生物活动极其微弱的情况下完全降解后形成的炭末和泥土的混合物,以及掺和其间的少量没有完全降解的腐殖质。这是数千年以来在高寒环境中积累而成的特殊结构层。泥炭层是地表和地下永冻层之间良好的绝热层,但泥炭层自身缺氧,气温又偏低,肥分无法为植物、特别是高等植物的根系所吸收,因而很难支持植物的正常生长。腐殖质层就是在土壤外表由植物的残株或者牛羊的粪便
10、堆积而成的处于半降解状态的一层有机物结构。同样由于气温偏低,植物残株和动物粪便很难彻底降解。有些残草在数年之后还能保持根本样态,牛羊的粪便更是因为不会腐烂而形成了当地奇特的生态景观“粪石。疏松的腐殖质层也是地表和地下永冻层之间的屏障和绝热层。腐殖质 第二篇: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编者按: 为了大力弘扬敬老崇文理念,XX省文史研究馆与市精神文明办、市老年基金会分别于202223年2023月、2023年9月、2023年11月先后成功举办了以“敬老崇文与现代社会、“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和“传统文化与道德建设为主题的三届敬老崇文论坛。今年9月,三家
11、单位再次联合举办以“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第四届敬老崇文论坛。本报摘取论坛现场的局部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提高我们的生存智慧 赵雯 由XX省文史馆、市精神文明办和市老年基金会共同组织发起的“敬老崇文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传承中华民族敬老崇文理念,弘扬文以载道、尊贤尚德的优良传统,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敬老崇文文集撷英成册,出版发行,播洒慧语,启迪群众,可喜可贺。 本届论坛聚焦“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诸作者或以史为鉴,诠释在“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中,在追求科学开展、和谐开展、持续开展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根底作用;或古为今用,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升华理念,结合世界
12、先进经验、现代科学技术,为营造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社会“共生、共荣、共立、共达的和美境界,出谋划策。立意高远,意义重大。 建设生态文明,源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是对“掠夺式非均衡开展的反思,更是对科学开展的深化和提升。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文明、农耕文明,短暂的工业文明、现代文明,经历了对自然生态恐惧、敬畏,破坏、掠夺,保护、修复的种种实践,深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也关系科学开展,关乎世界未来。 建设生态文明不易,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尤为不易。在广阔的国土上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世界性难题。当我们面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的开展桎梏,面临物欲横流、消费至上的
13、失范社会,如何提高我们的生存智慧,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变我们的开展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是每个有良知的人,应该重视、应该思考、应该从自己做起的重大课题。 衷心希望与会的各位馆老、各位专家,博采中华传统文化之长,直抒建设生态文明之见,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上海献计献策,奉献智慧。(作者为XX省副市长)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沈祖炜 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起点是人类中心主义,它将人类视为自然万物的中心和主宰,将自然界视为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所谓“人定胜天充分显示了人类的自大和狂妄。近现代以来,工业化急剧推进的后果目前已经日益显现,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地球生态退化,人类自身开始遭到
14、自然的报复。 在这样的危机之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奋起疾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模式认为,依托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可以化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从技术层面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确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但是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行为模式,节能环保产业在新技术支撑下的开展,尽管可能降低单位能耗和排污指标,但是不会改变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增加的趋势。所以,从治本的意义上说,还是应该从哲学文化层面上提升人类的共识,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首先,中国
15、传统文化三大主要流派儒、道、释的思想内核中都有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地方。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对于“天也就是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道家主张无为,不是说无所事事,而是要求节制欲念,不做超越自然法那么的违规之事。释家那么把人看作世间万物中平等的一员,把不杀生当作修身的重要信条。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本主义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突出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儒家重“人学,从人伦社会关系契入天人关系,并将天道人伦化,以人伦解释天意,建立了一套以仁义思想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一体性的理论体系。中国文化熏陶下的文人雅士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强调生态环境为人效劳,优美的环境因人而彰。柳宗元阐述自己的美学观点时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那么清湍修竹,芜没与空山矣。道家那么从自然之道出发,以自然无为为根本要求,告诫世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释家告诫世人,以节欲苦修来世,减少生活资源的消耗,节制社会的物欲横流,从而求得精神与肉身的平衡,人体与世间万物的平衡。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其实践对今天仍有历史教益。上古舜治天下,设九官,其中“虞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等有关资源和环境的事宜。到了周代,朝廷分设山虞、川衡、林衡、泽虞四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