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等收入群体主观幸福感与收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洪振智汪秀清饶丽丽林雪邱杨洁赖玉萍【摘 要】本文在对主观幸福感与收入关系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根底之上,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按照职业分类标准,对福州地区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认为福州地区中等收入群体主观幸福感相对较高,但是,大多数人认为其主观幸福感与收入的关系并不是很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应呈多样化。【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主观幸福感;调查;思考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收入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人从温饱走向小康再走向富裕,逐步形成收入橄榄状的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已成为社会中坚力量,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在社会标准及主流
2、社会价值观的社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但是,收入增加的同时,人的主观幸福感是否也相应成比例的提升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择福州地区的中等收入人群为调查对象,研究中等收入群体主观幸福感与收入状况的是否匹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调查其收入与幸福感的现状以及相互关系,关系到其切身利益,为未来的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也对同类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案例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分析国外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较早,也相比照拟全面,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大都是集中在对国外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只有个别是直接
3、针对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实证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大都说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收入仍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但也有不少学者得出差异较大的结论,认为收入只是影响主观幸福感诸多因素之一,主观幸福感受到国家、地域、社会、心理以及价值观等众多因素影响。现将主要观点梳理如下:1.1收入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这种观点认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即收入更高时,人们的要求更容易得到满足,其主观幸福感相对也就更强,但此效用相对低收入群体要比高收入群体大得多。2000年Schyns 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比照拟理论及个人特征理论,建立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研究证明了此观点
4、。同年,Dieneretal在加尔各答对贫穷人群研究中发现,个体的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密切。1.2收入仅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其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有限这种观点认为,收入对幸福感的作用存在一个最高极限,一旦到达这个极点,收入的增加将不会使幸福感产生变化。Graham and Pet-tinato (2001) 发现,当收入水平较低时,绝对收入的增长能够导致主观幸福感的增强,但当收入到达一定水平后,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会变弱。Cum-mins (2000) 分别分析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及高收入组的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高收入群体,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处于一个较低的
5、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为 0.135;对于低收入群体,收入与幸福感相关系数上升到 0.257。以上研究刚好和美国威廉?伊斯特利(William Easterly)(1974)有关收入增长与幸福指标研究结果相吻合。他的结论是在不同的个体之间,收入与幸福的关系并非直线型的,而是存在一个临界点,呈U型关系,即在收入较低的群体中,收入是其快乐的主要影响因素,收入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向线性相关;但是,相对于中高等收入群体来说,收入的增加反而伴随着“快乐收益快速递减现象,在较高的收入阶段,收入与幸福感的曲线关系几乎趋于水平状态,即收入的增加并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的增加,这就是“伊斯特林悖
6、论。1.3影响幸福的非经济因素决定主观幸福感除了收入等经济因素外,还有许多非经济因素,例如健康、家庭生活、年龄、业余生活、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社会价值导向等都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2023年,广东省调查过群众的幸福满意度发现,民众认为在影响其幸福感的各因素中,家庭生活、健康、人际关系等项高居首位,而后才是工作稳定,收入增长,充裕的业余时间,第三是社会稳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日益改善;最后是完善的社会保障、福利等体制。2.数据来源及调查结果描述及分析本文的数据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取得,结合福州当地的社会结构和平均收入水平,确定以收入水平和职业为划分依据,选定问卷调查对象。具体来说,就是选
7、出福州地区人均月收入在3000-6000元的区间内的群体为样本,将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司白领、专业技术人员(如会计、律师、医务人员、记者等)、个体经营户和其他职业的人群为主要受访者。本次调查问卷共设置十个客观题目和一个主观表述题,主要内容分三个局部,一是有关受访者的收入现状、收入满意度等;二是有关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构成、影响因素以及主要压力等工程;第三局部是针对主观幸福感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如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大小、目前所得收入与其幸福指数是否匹配,最后,还从收入角度出发,直接给自己的幸福指数打分等。本研究共预定500份纸质问卷,对根底数据进行整理过程中,将无效问卷剔除,有效问卷共计4
8、37份,其中,月收入在3000-6000元区间的,即符合工程研究设定样本中等收入群体的有248份。下面针对问卷样本数据进行具体统计和分析。(1)不同收入群体主观幸福感评价统计,如表1。调查问卷中主观幸福感的评价分值设置为91-100、81-90、71-80、61-70、51-60五段区间段,计算具体指标时分别折算为95、85、75、65、55五级。通过统计发现,不同的收入群体对其主观幸福感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收入较高的群体,总体主观幸福感自我评价也较高,平均值到达79.4;而中等收入群体的评价分值也居中,平均值为78.82;收入低于3000元以下的群体,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平均自我评价只有7
9、4.33,差距较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中较高收入者,除温饱等根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外,还可以有充裕的收入来丰富额外的、有关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所以幸福的自我评价也较高,反之,收入较低时,生活的主要重心还在为温饱而努力,根本生活外的可支配收入就相对缺乏,人的需求满足程度就比拟低,所以,其主观幸福感评价也低。(2)福州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按照职业标准分类情况统计,如表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中等收入群体对主观幸福感评价平均得分是78.22(百分制),相对较高,这与前人的研究中结论认为,对中低收入群体而言,收入的增加对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效用仍然较大是相吻合的;从评分标准差看,样本总标准差到达11.39,可
10、能是因为问卷中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自我评分区间间距较大,这在预估范围内,尚可接受;按职业分类统计分析发现,相对而言,专业技术人员的标准差值尤为显著,到达了17.2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分类较多,差异较大,其收入和工作压力差异也大,所以主观幸福感的样本离散程度也较大;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标准差只有9.27,低于平均值,说明其职业和收入相对稳定,所以人的主观感觉也较相似。(3)中等收入群体主观幸福感与收入关系图,如表3。表3 主观幸福感与收入关系图从上表看,认为二者之间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的仅占18.9%,而认为他们之间有一定关系的就有135人,占样本总数的55.65%,而且还有25.
11、4%的人认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很有关系。说明在这一样本群体中,超过八成的人都认为收入还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影响的。分析其原因,由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绝对收入已经能满足生活根本需求,但是,跟高收入者相比,其充裕的程度远远不够,还是对收入的增加有一定的期待,所以,大都认为收入对其幸福感的提升还是有促进作用的。(4)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表,如表4表4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表从上表看出,在影响收入的各种因素当中,比例最大的是生活质量,将近七成的人都认为,它是重要影响因素;而收入工程仅有60人选择,只占四分之一不到的比例;超过40%的人认为,丰富的业余生活也是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同时,社会环境、政府
12、效劳也都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此项统计,再一次说明,收入与生活质量、业余生活、社会环境和政府效劳等各因素一样,都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但是其作用并不显著。3.结论与建议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整理归纳根底之上,总结有关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福州地区中等收入群体实证调查,据统计分析表得出如下结论,即这一群体的幸福满意度到达中上水平;而且大局部人都肯定,收入与其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的关系,收入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作用是有限的,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会逐渐弱化;人的主观幸福感同时还深受生活质量、业余生活、社会环境以及政府效劳所影响。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伊斯特林悖论。
13、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几点建议:(1)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人们的收入,满足人的根本生活需求。(2)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丰富的业余生活工程,维持安定、良性的社会环境,提供优质的政府效劳,为提升主观幸福感创造客观的外围因素。(3)从个体内在看,要加强社会学、心理学的教育,提高自身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感知能力。(4)要树立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导向,培养民众快乐的人生观和正面的价值观。 科【参考文献】1任国强,桂玉帅,刘刚.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际的经验与国内的证据.经济问题探索J.2023(7):24-29.2管皓.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J.南开经济研究,2023(5):56-70.3罗楚亮.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城乡住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23(11):79-91.4任海燕,傅红春.收入与居民幸福感关系的中国验证基于绝对收入与相对收入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23(12):15-21.5苗元珍.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J.社会阅览,2004(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