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道酬勤【安徽凤台花鼓灯的历史渊源】凤台花鼓灯摘要:安徽花鼓灯是中国汉民族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其中风台花鼓灯是其重要流派,梳理其源流谱系,可体察到它的文化特质是华夏民族历史文化的遗存,它凝聚着汉民族的精神文化,所以一直充满生命力,生生不息。 关键词:风台花鼓灯;历史渊源 基金工程: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程,编号:AHSK0708D91安徽省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其开发利用一、地理环境 凤台县位于安徽省的西北部,地处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淮河水系丰富,河道宽阔,常年通航,这就促使各地的民间艺术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互交流、互相传播,南北文化在这里交融。北部受华夏文化影响,以农业为主;南
2、部受楚越文化影响,谢克林在中国花鼓灯艺术中说:“与我国地理常识中以淮河为界分南北的情况相反,这一带人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信仰、性格等方面的情况是南北融合,兼而有之,既不同于南,又不完全类于北。“因此花鼓灯歌舞的根本风格,就兼备了朴实、刚健、热烈、奔放、含蓄、细腻、娓婉的特点。其表演既有北方人刚毅爽朗的性格,又有吴歌楚舞柔媚的风韵。 气候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因素,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闷热多雨,冷暖和早涝转变急剧。特殊的地形与气候,便有了淮河特殊的灾害,有关资料显示:“淮河流域近530年的灾害历史研究发现,较大
3、范围的水旱灾害平均3年2次,其中流域性洪涝灾害131次,干旱g7次。淮河流域旱涝周期明晰,一般为11年。但百天大洪大涝,继而百天大桔大旱现象亦屡见不鲜。这里经常洪涝旱灾并存,年际之间连涝连旱等情况也常出现,有时雪上加霜早蝗并发,瘟疫流行,少医缺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是其真实写照。灾害频发使以农业为主的淮河流域农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造成很多农民背井离乡,外出乞讨。在明代,风阳地区(当时风台属风阳府)流民众多,明英宗实录卷63记载:“动以万计,扶老携幼,风栖露宿。凤阳县因乞讨而闻名全国,花鼓歌中唱道“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清代中叶,据凤台县志记载:“风台地广人稀,其湖洼之
4、地,往往弥望四五里无聚落趁荒年或弥年累月不归。人们因生活所迫把花鼓灯当成一种乞讨的手段,俗称“讨饭灯,自发组织灯班,在沿淮一带奔波演出,逐渐形成了半职业化的花鼓灯班子。每遇灾害,人们祈祷丰年太平,常组织鼓乐舞蹈作祭祀,这都在无形中开展了花鼓灯。花鼓灯能让人们的苦难心里压力得到缓解,增强生活的信念,与大自然抗争的勇气。由于他们所处的时空位置特别,所以在“这样一个苦难深重的地域却创造出了一种最为昂扬振奋的民间艺术花鼓灯,正所谓“悲剧人生喜剧呈现。 二、历史环境 凤台占属淮夷,有“州来“下蔡之谓,淮夷善乐,所创昧舞曾被西周纳乐于太庙礼记明堂位。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南方音乐“南音就发祥于此,诗经中的周南台
5、南是当时这里的“流行歌曲。 西周时,凤台是楚地州来邑,楚人有尚武、知音、细腰等习俗,与今天花鼓灯中盘鼓、灯歌、舞蹈的渊源深厚。后来周王朝的乐官集体逃散,河南新蔡迁都州来,改为“下蔡,伴随乐官的流入,蔡地的舞乐之风渐长。 两汉时,风台属淮南国,当时的淮南舞奔放、激越、传情、轻盈,据汉代王充论衡记载,淮南舞蹈“搦纤腰而互折,环倾倚兮低昂,“进退无差,假设影追形,“乍续乍绝徘徊相侔;1953年和1960年分别出土于八公山下的寿县、凤台一带的三批汉代画像砖石中。男女挥袖对舞、卧地而舞的舞姿图画与论衡中的记载非常相似,有接近花鼓灯舞蹈优美细腻、轻盈潇洒、稍纵即逝的动作迹象。“这种舞蹈主要还是上层贵族社会
6、的娱乐节目。后来,由于淮南国的衰落,贵族化的淮南舞一局部丧失,一局部流入民间。在漫长的岁月中,流入民间的过于细腻的贵族舞逐渐被融台、改造,和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有了密切关系,演化成花鼓灯艺术的一个渊源。风台位于我国中原地区,自古是兵家麈战之地,流民流入、流出频繁。曹魏时期,淮河流域的大多数官吏都重视招抚流民。南宋时,风台一直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先后作为北宋、金之寿州府所在地,如光绪风阳府志卷四兵事篇中记载:“隆兴二年,冬十月金人陷濠州。另“开禧元年,金泰和六年:十一月濠州安丰军及边屯皆为金人所破。十二月金人自淮南退师留一军驻濠州,到了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千里长淮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民多流亡,十室
7、九空,于是在洪武六年,朱元璋建立起明朝政权,下令在他的家乡风阳兴建中都城,以莫万世事业之基,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当时附近的凤台县隶属首府凤阳。 城隍出巡是对城隍爷的祭拜,是每年都要做的事,花鼓灯就是其出巡的一份子。据一些老艺人回忆,风台老艺人田振起(生于1897年)的师傅王老五、宋廷香(生于1905年)的师傅等早在乾隆、光绪年间玩灯就很有名气,那时每逢正月十五,民间文艺聚集在一起,摆成很长的队伍,最前面“抬着城隍神像,像上罩着黄罗伞,后面接着龙灯、狮子灯、马灯最后是花鼓灯。那时的花鼓灯是由十几个青少年拌成兰花和鼓架子,跑几个简单的图形,跳一些简单的动作、身段,唱几首民歌。后来,花鼓灯的表
8、演越来越丰富,逐渐脱离出巡队伍单独表演,大场上鼓架子拿的岔伞就是由出巡队伍最前面的黄罗伞演变来的。 从大致梳理的源流谱系中,可看出风台花鼓灯原生形态的一些雏形;从上述的地理历史环境中,可以明显的体察到风台花鼓灯的文化特质是华夏民族历史文化的遗存,它凝聚着汉民族的精神文化,所以一直充满生命力,生生不息。只有把握住其真实的历史承接,才能更深入地探寻风台“陈派花鼓灯的源头。 参考文献 12谢克林:中国花鼓灯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2.第22、23页。 3偶正涛:暗访淮河M.北京:新华出版社,2022.1第19页。 4潘丽:论花鼓灯的形态特征与表演程式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3).第9899页。 5欧远方主编:锦绣安徽淮南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0,第65页。 6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之光绪风阳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第90页。 作者简介 李畅,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传统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