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开展 蒋家堰镇干部谢志涛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的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卜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努力方向。这一重大举措,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表达了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表达了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要求,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开展、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开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
2、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开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作为贫困山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具有山区特点的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开展。 一、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新农村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山区受资源、交通、信息、经济根底等制约,导致农业增效不快、农民增收缓慢、产业效益低下、农村根底建设不快。在蒋家堰镇,全镇有30的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到202300元。 二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开展的需要,以家庭承包经
3、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经营效率低下。同时,土地使用权流转还有许多障碍,农业生产难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公司农户等组织形式,虽然在带动农户进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有目共睹,主要是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公司与农户之间不能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农业生产分散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从现实看,农户以自给性生产为主、出售剩余产品为辅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日益缺乏竞争力。从农业生产条件上看,我县现有的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大多是二十世纪五 十、六十年代修建的,其中大局部已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农业保障功
4、能大大下降,近几年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增大。这说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三是农村整体上落后于城市,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开展,但和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开展水平总体上仍然是落后的,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都大大低于城市。主要表现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消费能力低、农村教育和文化生活水平落后、根底设施严重缺乏。长期以来,农村根底设施等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开展的“瓶颈。广阔农村普遍缺乏道路、水电、通讯、邮电等根底设施建设资金,造成水利失修,根底设施老化,抗灾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过伐,草原过牧,沙
5、化面积不断增加,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锐减;农业科技人员大量流失,农技进步十分缓慢。 四是农村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在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举办公益事业异常困难,分散的家庭经营本来就不好组织,而乡镇体制改革又导致基层政府权力弱化,加之不再缴纳农业税费,现在的老百姓动不动就上访,而且往往是越级上访。这样一来,农村公益事业的兴办就成了泡影。更为突出的是,农民变得非常“散,比任何时候都更像“小农,集体的事情非常难办,甚至办不成,平时开个会都开不拢,在乡村社会中,就面临着一个公益事业何以达成的问题。 五是税费改革后的乡村债务岿然不动。数额巨大的村级债务一直是农村开展的一大隐患,税费改革后,农村债务的化解更是难上加
6、难,一是禁止增加债务难,村村通公路建设、办公费开支、工程缺口资金等这些又都形成了新的村级债务。二是化解债务难,绝大多数村没有村集体经济。三是处理债权债务关系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要有新开展。经济是根底和前提,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离不开经济建设这个根底和前提。尤其是在我县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经济开展这个根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有新改善。经济开展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农村经济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进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
7、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展。四是农村容貌要有新改观。村容村貌不仅反映农村形象,也影响到农村生产开展、投资环境和农民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五是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要有新提高。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能否提高,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农村的村民自治水平,而这必须有赖于农民民主法制素养的提高。因此,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近8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在5%以内,呈现出明显的步伐缓慢态势。目前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单纯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食品消费结构的
8、变化,乡镇企业和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 2、城乡差异呈扩大趋势问题。近几年,我国城乡开展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有扩大的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开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监测调查,xx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820万,贫困发生率为3.0%。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825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6.2%。据预测,今后20年,即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5.5-6%,城镇居民收入增长6,城乡收入差距仍达3倍多。 3、农村社会开展不适应经济开展需要问题。农村的社会开展与经济开展相比,还存在比较明
9、显的滞后和不适应现象,突出表现在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开展滞后;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等方面。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农村教育资源供给缺乏,农村文化、教育根底尤其薄弱,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受教育时机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农村卫生事业开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投入严重缺乏,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差,农民缺乏有效的合作医疗制度,难以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方非常突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城乡差异过大,农民普遍缺乏生活平安感。我国的农业资源还比较短缺,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
10、重。 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蒋家堰镇xx年正式启动了新农村建设,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做到了“三动:一是示范带动。以黄土岭村为示范的新农村已全部开工,全村38户农户在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下实现了“猪圈、厕所、沼气、庭园、房屋五位一体。颜家街村以生态家园建设为示范的新农村也初具皱形,全村已建沼气300户并实现庭园绿化。二是根底促动。全镇以水泥路硬化、文化通信建设、人畜引水工程为重点,夯实根底促进新农村开展。xx蒋家堰镇共硬化水泥路面50余公里,全镇60%的村通上了水泥路,开展程控 5000余户,60%的农户安装有 。三是经济拉动。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力开展魔芋产业的农村经济开展思路极大地
11、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开展。xx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亿元,人平纯收入近3000元,增幅均到达了2023以上,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根底。从蒋家堰镇目前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来看,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树立统筹城乡开展的新观念,建立统筹城乡开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要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开展放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各级政府、各部门都要调整思路,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根底设施及产业布局。二是要充分调动广阔农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要依靠广阔农民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勤劳
12、和智慧,建设美好家园。三是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逐步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效劳,开展农村金融、流通、科技等效劳,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效劳,积极吸引非公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 2、加快形成农村公共事业开展机制。“十一五期间,要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政策扩大到农村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的学生,并实现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免收杂费。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根本医疗效劳体系建设,根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加快形成农村经济开展机制。一是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开展新产业。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开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
13、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二是要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增收致富问题,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问题。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造就一代既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三是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农村改革和开展的一项组织制度创新,是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要积极扶持开展产业协会等新经济组织,努力使产业开展到哪里,协会就组建到哪里,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要以创立文明村镇为先导,倡导新风气,塑造新风貌。着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立活动,改变农村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五是要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继续稳固各级党委政府开展“亲民、为民、富民活动成果的根底上,进一步把“三民活动的要求延伸拓展到村一级。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