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部建在产业上的调查农村基层党建的新探索 编者按。近几年来,XX市黔江区根据农业产业加速开展的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开展的实际区情,打破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将单一化的行政村党支部设置模式向产业支部为代表的多功能设置模式拓展;党员嵌在产业中,对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新的探索。黔江区的实践,求实、创新,生动、鲜活,深入、系统,找到了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最正确结合点,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开展的互动双赢。此探索可贵,成果珍贵。 XX市黔江区地处渝、鄂交界的武陵山区腹地,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区县,也是国家新一轮重点扶贫开发区县之一。“支部建在产业上,是黔江
2、区近年来进行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探索,具体而言,它指的是顺应新时期农村开展形势,突破地域和行政区划限制,将党组织区域性设置向功能性设置拓展,让每位农村党员都能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开展、带着群众致富创业中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的一种组织设置模式。这种设置模式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成为一种经验,正在不断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支部建在产业上经验的形成过程 黔江区“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做法,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的新生事物,源于基层实践创造。开展至今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支部建在产业上作为一种理念的由来,起源于“专业致富党小组。早在2022年黔江区村组建制调整时,金溪、水田、太极等乡镇党委,结合农村产业
3、开展的要求,鼓励党员打破行政组别限制,按照党员的兴趣、爱好和所从事的不同致富工程,组建了一些“专业致富党小组。 探索阶段。2022年初,黔江区濯水镇在组建蒲花社区(农村社区)党总支时,借鉴设置“专业致富党小组做法,根据产业布局、规模,按照党员自愿和从业情况,设置了核桃、蚕桑等5个产业党支部和8个产业党小组,使“支部建在产业上由理念付诸于实践。 推广阶段。蒲花社区“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引起了黔江区委的高度重视。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根底上,黔江区委于2022年底起,在全区农村学习推广蒲花社区“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做法。截至2023年8月,黔江区共建立了产业党支部214个,设置了烤烟、蚕桑、
4、食用菌等2023大门类、20余种产业党小组517个,参与党员7000多名,占全区农村党员的82%。产业党组织,带动全区农民人均收入由2022年的1580元增加至2022年的1960元,两年净增388元,成为多年来增速最快的时期。 黔江区“支部建在产业上原因分析 “支部建在产业上,是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的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嬗变的集中表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着新型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只有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开展面向市场的产业,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才有前景。 破解基层难题的需要 2022年底,黔江区顺应农村深化改革的需要,合村并组调整村组建
5、制,精简了村干部职数,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结构,减轻了群众负担。但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传统设置上面临的问题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三难:一是党组织开展活动难。二是党组织的工作与农村经济开展结合点难选择。三是党员作用发挥难。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兴产业势在必行。 基于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 农村党组织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的新要求,就必须改进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推进特色产业的快速开展。濯水镇蒲花社区,过去干群关系紧张,是出了名的“刁村。2022年,蒲花社区党总支走村串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现农民需要的是党组织“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富。
6、党支部决定借退耕还林的机遇开展产业。可发动时,农民提出了新问题:谁来带头。谁提供技术效劳。万一有风险谁来承担。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把支部建在产业上,让党员带头开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由此社区形成了“支部(公司)抓基地、基地连党员、党员带农户的组织形式。 党建拓展富民路的希望所在 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根本的目的在于组织带着群众开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1991年石会镇工农村强迫农民种了200多亩桑树,结果只管下种,没人负责技术,2023万株桑树最终被群众含泪刨掉。2022年在开展蚕桑和茶叶产业时,群众心中有阴影,抵触情绪大,消极对抗。针对这种状况,20多个党员挺身而出,组织开展了“专业致富带头
7、活动和“一帮十带等活动,带头种桑茶,请技术员到田间地头为茶农和桑农作技术指导,积极考察市场动态行情,以市场为导向帮助茶农和桑农进行种植。在党员的带动下,全村现已开展桑蚕830亩,种茶1120亩,仅茶叶一项年增收就50万元。据统计,全区有1400多贫困农户在帮带活动中受益。 基于上述各种因素影响,黔江区以不懈的实践,为不兴旺地区找到了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最正确结合点,解答了农村基层党员在新时期如何表达先进性、为民谋利益这一新课题。 “支部建在产业上的主要做法 根据黔江区“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实践经验,可以将其做法归纳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围绕产业开展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 依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
8、已经出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建立产业党支部,通过产业党支部的建立,有序地组织群众开展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在具体设置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以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基地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比方,舟白镇路东社区党总支利用当地的石材资源,组建建材产业党支部。第二,以农业开发园区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比方,蒲花社区党总支建立的农业开发科技示范园区党支部。第三,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比方,白石乡中河村党总支二支部依托“生猪专业合作社建立的党支部。 依托农村致富能人党员人力资源优势,先组建产业党支部,通过产业党支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着群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在实
9、践过程中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以当地农民传统的主要种养殖工程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将分散的一家一户种养殖工程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优势。比方,黑溪镇胜地村组建的无公害生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五里乡胡坝村组建的药材基地等。第二,以重新规划、引导开展的新的农村产业工程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比方,金溪镇建立的猕猴桃产业党支部、中塘乡兴泉村建立的药材产业党支部等。第三,以效劳、运输等非农产业为依托,建立产业党支部,以非农产业的开展带动农业产业的开展。比方,黑溪镇建立的汽车运输行业党支部、白石乡建立的个体工商业党支部。 第二个层次:围绕产业开展标准产业党支部管理 理顺村(社区)党组织与产业党支部之间的关系
10、。首先,调整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规格。凡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村(社区)升格设置为党总支;党员人数接近50人的村(社区),根据工作需要也可设立党总支。目前,全区共成立了77个村(社区)党总支。其次,明确管理权限,构建以村(社区)为行政单元的产业党支部管理框架。行政村(社区)党总支下设的产业党支部、产业党支部下设的产业党小组,仍按行政隶属关系进行管理,从而构建了乡镇党委村党总支部(党支部)产业党支部或其它类型党支部(产业党小组)所有党员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全覆盖。 明确产业党支部主要工作职能。黔江区明确规定产业党支部不具有对本辖区农村工作的领导、决策权力,但具备以下
11、三个方面的工作职能。第一,效劳职能。这是产业党支部最主要的职能。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充分发挥服从大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培育和开展农村产业过程中,搭建合作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及时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种信息、技术、政策、销售等效劳。第二,带动作用。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充分发挥和表到达开展农村产业、帮助农民致富中,通过采取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党员带头等方法,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开展产业。第三,组织职能。主要负责组织党员学习和参与组织生活,对党员实施教育监督管理,反映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健全制度加强产业党支部自身建设。黔江区制定了产业党支部工作制度,规定
12、了产业党支部五项工作制度。 为加强产业党支部建设,黔江区还延伸和拓展了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将产业党支部建设情况纳入“三级联创考核体系,开展了“五好党组织创立活动,坚持每年评比表彰一批“五个好产业党支部和优秀党员。 第三个层次:围绕产业开展增添配套措施 加大支农促农惠农力度,为农村产业大开展提供政策环境。一是政策上支持。黔江区委提出了以兴业富民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关键,强力实施“城镇带农村,工业带农业,城乡一体共繁荣的开展战略。二是资金上支持。黔江区一届十次全委会决定,每年投入202300万元的区本级财政专项配套资金用于扶持特色支柱产业、根底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开展。同时,对金融机构
13、“三农贷款增量局部营业税的50%按收支两条线、先征后返方式返还金融机构,鼓励信贷资金用于农业开展。三是技术上支持。区级涉农部门、乡镇农业综合效劳中心,坚持选派技术能手到各村蹲点指导当地群众开展农村产业,帮助群众解决农业产业开展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实施“能人强村工程,为农村产业开展提供人才支持。一是围绕产业选好带头人。结合产业特点,打破地域界限,采取自愿报名与党员和群众推荐的方式,把威信较高、能力较强、带头作用发挥较好、有一定经营头脑和一定产业规模的党员作为产业支部书记候选人。同时,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回乡青年中选有技术专长、致富能力的年轻人作党支部书记。目前,全区产业党支
14、部书记的平均年龄不到40岁,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6.9%,每个人都有一个以上致富产业工程和一技之长。二是围绕产业强化素质。通过举办培训班、党员电化教育、聘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构建实用、灵活、直观、便捷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闯市场、搞经营,加快开展能力,让他们率先成为行家里手,成为带头开展“顶梁柱。同时,依托产业党支部和能人党员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实用科技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的致富能力。三是围绕产业储藏能人库。把农业产业开展过程中出现的致富能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并将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黔江区根据党员
15、特长和爱好,规定了不同岗位职责和目标。全区6000多名农村无职党员设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岗、民情民意收集岗、财务收支监督岗等20多个岗位。每个党员都能在加快农村产业化开展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同时,黔江区还实施了“形象监测工程,对无职党员实行岗位目标考核,即:将党员“设岗定职的具体要求细化为可以量化考核的小项,按自我测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244的比例,每半年进行一次测评,确定测评等次,将监测内容及测评结果公开上墙,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加大农村基层党建资金投入力度。一是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鼓励保障机制。坚持每年从区、乡镇两级财政中划拨29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村干部报酬问题。目前,村干部待遇到达了300600元/月,有的超过了800元/月。为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黔江区还配套建立了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障机制。二是加强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全区先后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室182个,维修村级组织活动室18个。村级组织活动室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实现了村级组织都有了自己的“家,彻底改变了以前“开会支书家,活动在院坝的状况。 “支部建在产业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支部建在产业上,找到了社会组织与经济建设的最正确结合点。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