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教学设计: -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学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姓 名樊芳秀工作单位积石中学地市区县临夏州积石山县年 级高二学 科 政治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和能力要素分析,说明它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一框题在整个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第五课文化创新的延续了解传统文化使文化创新的根底,也为后面民族精神的学习打下根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我国的民族精神。二、学情分析说明学生学习本内容可
2、能遇到的知识和能力困难我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身边的文化现象和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开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生核心素养的开展进阶,预设要到达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学习结果。可分条表述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开展历程。2、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3、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4、懂得再造文化辉煌的
3、方法和途径。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并把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知道现实生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2、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四、教学策略选择说明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活动设计等情境问题教学法:上网搜索歌曲华夏文明之歌并搜索歌词,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课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音频、图片、文字等资料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贴近现实生活的课堂教学,真实,互动,感性,学习情趣高的课堂设计,便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稳固。课堂教学评价
4、及时有效,反响快。教学环节:问题情景设置再探究,启发引导掌握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反映课本内容,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在视听和感官上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从而鼓励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兴趣可以说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产生心之向往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五、教学重点及难点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并简要说明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教学重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教学难点:如何探究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六、教学过程说明本
5、节课教学的环节、具体的活动、所需的资源支持及其主要环节设计意图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歌曲:华夏文明之歌利用歌曲导入教学主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听歌曲,看歌词,找出设置的问题答案介绍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根本特征,让学生对本课题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教学的展开。活动探究一:四大文明古国之比拟,以明晰中华文化辉煌历程引导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的图文资料及填充表格1、组织学生分组介绍,全班讨论。2、介绍、展示四大文明古国文化的开展历程。3、参与中华古代文化辉煌历程通过自己探究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探究活动二:源远流长的特征及历史见证组织讨论从表格填写中得出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学习中华文化的特征及两个历史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探究活动三:汉字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字的演变历程、文字资料显示文字的作用、地位根据资料展示掌握知识点基于材料显示及课文内容学习识记文字和汉字的作用及意义并对两者进行区别比拟探究活动四:史书典籍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史书典籍的相关资料参与史书典籍的分享活动通过史书典籍的分享活动学习其原因、特点、地位探究活动五:近代文化衰微的原因展示圆明园被毁的前后图片的比拟,阅读关于圆明园的资料探究近代文化衰微的原因观看图片文字资料并思考问题通过图文资料的展示,分析探究近代文化衰微的原因探究活动六: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通过前一环
7、节的学习,明晰了近代文化衰微的原因,找出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路径和措施组织学习根据课本内容找出相关问题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结: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主题框架结构图复习回忆知识点的回忆掌握以升华课题七、教学评价设计说明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标检测内容和方法把信息技术作为政治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网络学习等策略,围绕政治这门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行整合:1、以切合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背景材料为载体:本课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生活情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鲜活的场景。2、以学生的有效活动为主体:本课
8、教学中,各种资料的收集过程学生自主行动,教师仅提供指导;课上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自主感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八、板书设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古代辉煌的历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开展历程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作用、意义)史书典籍(特点、意义)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九、课后反思本课的设计是按照高效课堂的标准和要求设计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成三局部,即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本节课的内容比拟重要,重点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特别是文字和史书典籍的地位,学生要着重把握。本课更多的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对课本内容做了拓展和提升,更多的采用视频、图片、文库等形式来展示教材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课堂教学时间的分布不够合理,导致超时完成了教学内容。所以,在今后教学中需在此方面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