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农耕文明的缩影依江宁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系统展示中国农业及其开展历程的博物馆,也是我国高校创立最早的农史专题博物馆,由南京农业大学与南京博物馆合作共建,现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在这里,不仅能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概况,也能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7000年前的五谷杂粮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于1953年建成,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眼前这座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博物馆大局部是一层的平房,主楼也只有两层,馆前的几棵大树投下大片阴凉,把夏日的炎热阻挡在门外。在创馆前一年,2003年9月,博物馆就开始向全国进行文物征集,征集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文明发源地的陕西、山西、山东和长
2、江文明发源地的江苏、浙江等地。目前馆内主要藏品有古代农业生产工具1000余件、原版古农书346部3000余册、古代农业生活和文化用品、古代农业作物和动物标本,以及国内和国外各类土壤标本等。6000多年前的石器、石刀、石斧是什么样子?8000多年前驯养的家禽是什么样子?7000年前的黍、栗、大豆是什么样子?在博物馆里,这些令人好奇的事物都有实物展品。尤其是黍、栗保存得很好,形色兼俱。为了保持恒温、恒湿,场馆设计成不透风、不透光的格局。尽管如此,那些古代的粮食标本已经碳化,虽然外形还在,还是需要小心保存,否那么很容易成为粉状。在古代,人们的食谱并不是单一的,除了五谷杂粮,专家还发现了梅核等陪葬品。
3、另外麻籽的发现也很好地说明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结构。而博物馆内收集的农业文物,那么说明中国的外交史和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比方现在餐桌上常见的菠菜、茄子、莴苣,并不是中国的外乡品种,它是唐代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据了解,在汉代的时候,中国就开始了引种的第一次高潮,有葡萄、胡桃、大蒜、胡瓜、胡豆、苜蓿传入。到了唐代,那么从印度等地引进了菠菜、茄子、莴苣、西瓜。到了明清时期,美洲的农业品种开始进入中国,如我们所熟悉的蕃茄、玉米、马铃薯、花生、烟草、辣椒等。一部活的农业外交史由此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三大镇馆之宝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也有镇馆之宝,而且是三件。其中最珍贵的当数明代嘉靖年间的马直卿刻本齐民要
4、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它记载和总结了北魏及以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兼及蚕桑、林业、畜牧、养鱼、农副产品加工等各个方面,被称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明代嘉靖年间的刻本齐民要术一套8本,有480年历史,全国仅存两部,另一部保存在上海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藏本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部,近似于孤本。另一件镇馆之宝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鸡蛋,这恐怕是全世界年龄最大的鸡蛋了。出土时它们装在一个陶坛里,因为历经2000多年的时光,变得非常脆弱,博物馆只去除了陶坛内很浅的一层土,露出六七只鸡蛋,其他的仍土封在陶坛中。这坛鸡蛋是作为陪葬品放在墓室中的,由于周围环境
5、缺氧且温度、湿度都恰到好处,外观才能保存得这么好。第三件镇馆之宝是我国最早的一支青霉素,也就是盘尼西林菌种,由樊庆笙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从国外带回。樊庆笙是南京农业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的老师,1940年曾被派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进修,靠着每月50美元的资助,拿到了博士学位。1944年1月,作为细菌学检验专家,樊庆笙参加美国援华机构美国医药助华会,他冲破日军的重重封锁,将盘尼西林菌种带回祖国。在这几管菌种的帮助下,1944年底,我国第一批5万瓶盘尼西林面世,使得战乱中的中国成为世界上可以制造出盘尼西林的7个国家之一。立体教科书近几年,南京农业大学又陆续投入数百万元,进行了博物馆二期场馆改造,增加了农业文化遗产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互动多媒体设备,参观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农业历史。同时,很多老师也把课堂搬到博物馆里。2023年6月的芒种时节,农学院、人文与社会开展学院的师生们在博物馆上了一堂沉浸式、体验式的稻作课。卢勇教授和李刚华教授从芒种节气与农耕农事的渊源说起,依次选取博物馆里陈列的远古时期的稻米形态、四季农忙模型、清代大型龙骨水车、梯田地貌、稻田工作图等图片和实物,生动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以及蕴含的农耕文化。在这样的课堂上课,学生们的感受是全方位的,它让同学们切身领略了绵延千年的稻作文化。新颖的教学方法也让老师们找到了对传统课堂的创新和突破。編辑 钟健 email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