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道酬勤二十五载统战情从“小杨到“老杨,从“杨干事到“杨部长,漫漫二十五载,改变的是称谓、是年龄、是职务,不变的是职责、是热忱、是难以割舍的统战情。踏破铁鞋为寻亲杨凤章的故土在民权县,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他被商丘农专录取。大学毕业后,杨风章毫无怨言地服从国家统一分配,来到距离家乡300公里开外的南阳市方城县农业局。1984年6月,杨凤章调入县委统战部工作,在统战部门一呆就是25年。期间,直接从事对台工作19年,2002年担任副部长以来,也一直分管对台工作,他的心里始终装着方城籍台胞和台属的冷暖。抚今追昔,历历在目。1987年,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大批台胞回祖国大陆探亲。但一些台胞记忆中的家乡怎
2、么也无法与现实相吻合,思乡的游子踏上故土,却迷失了回家的路,一个个忧心如焚。为台胞寻亲,是当时基层台办的首要任务,年轻的杨风章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台胞寻亲的特殊使命。1987年10月,已70多岁高龄、远离家乡38年的台胞孙明扬,连续在方城城关寻找数日,也没找到自己家的地址和亲人。无奈之下,他求助县台办帮助。杨凤章详细询问了孙先生离开家乡时的情景,从县城东关找到西关,从北关找到南关,挨家挨户打听,甚至下班时间还和妻子千方百计打听哪个居民区有姓孙的人家。经过一番艰难寻找,终于在一天晚上为孙先生找到了家。当晚,杨凤章便和孙先生的侄子用手推三轮车,把孙先生从宾馆接回家里。仅1987年这一年,杨凤章就参与
3、寻找台胞家人100屡次,先后为66位失散多年的台胞找到了日思夜想的亲人。人文传递两岸情1996年6月,杨凤章担任县台办副主任,1999年升任县台办主任。走上对台领导岗位后,杨凤章思考最多的是,以同根同祖的文化为根底,增进乡情、增进了解、增进共识,架起两岸民间友谊往来的桥梁。从1996年至2002年,方城县台办先后举办“海峡两岸书画展、“方城籍台胞故土行、“月是故土明等两岸互动联谊活动20屡次,牵手台胞台属5000余人。令杨凤章终生难忘的是参与举办“台南市河南同乡会家乡文史风光展的情景。2001年初春,杨凤章接到台南市河南同乡会理事长李淦的来信。翻开信封,一腔肺腑之言跃然纸上:“台南河南同乡会第
4、一代在台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赴台的第二、三代中原后裔对河南了解甚少,担忧他们和家乡越来越疏远,我们为此无比痛心为唤起乡情,向子孙后代介绍河南人文、历史、大好风光,拟在台南市举办河南文史风光展,望送来贵县文史资料、图片,协助办展读罢来信,杨凤章泪眼朦胧。经过多方搜集,他将13辑全套方城文史资料和方城投资指南等托人送至台南。展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有20多位在台老乡致信家乡台办畅谈观展感受,李淦先生代表台南市河南同乡会向杨凤章寄来了饱醮深情的感谢信。凝心聚力谱新篇2002年4月,杨凤章改任方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分管对台、侨务和经济统战工作。岗位变了,他的视野也在拓宽。为
5、发挥经济统战优势,效劳当地经济社会开展,他的足迹遍布全县16个乡镇,核实重点在外创业人员底子,建立了方城籍在外优秀创业人员信息库,成功实施人才回归工程。他登门与40余位民营企业家促膝谈心,深入30多个行政村模经济实底,支持县工商联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民企助新村活动,先后组织87家民营企业与50个行政村结对,企业共投资2000多万元,受益农民达7000多户。他会同县侨联、台办研究引资助学方案,积极与海外慈善机构取得联系,累计引资300余万元,援建农村贫网小学22所。他屡次找民政部门领导反映情况,为30户台属、12户侨属特困家庭办理了农村或城市低保。为解决一家台资企业与周边一户邻里纠纷,杨风章连续几天头顶烈日、苦口婆心、现场办公,直至双方握手言和。(本栏目责任编辑:付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