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爆炸性物品事故处置本卷须知 (一) 防止事故扩大 尽量全面了解发生事故的爆炸性物品性质及发生事故的原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措施不当引发二次爆炸或火灾范围扩大等事故。(二) 注意保护现场及固定证据 为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后续事故处理提供有效证据,在处置爆炸性事故过程中,要尽量保护好现场证据。(三) 现场遗留爆炸物品 爆炸性物品事故发生后,现场或附近会有大量未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爆炸性物品,一旦火灾蔓延,有可能发生使事故范围扩大,因此要对这些物品采取可靠措施予以转移,或在灭火过程中人为制造隔离,确保平安。(四) 防止二次爆炸 有些爆炸性物品在大量堆积或相对密闭条件下燃烧时,
2、燃烧释放的能量大量积聚,当到达一定条件时,会发生燃烧转爆轰现象,一方面会使现场危害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会对现场救护人员的生命平安造成巨大威胁。国内外在处理爆炸性物品火灾事故时发生爆炸的现象屡见不鲜,比方在许多硝酸铵火灾事故中,大量堆积的硝酸铵燃烧后,当火灾不能及时控制时,经常发生爆炸事故,现场救护人员伤亡沉重。(五) 防止坍塌伤人 爆炸性物品发生事故后,尤其是爆炸事故,现场周围建筑物受爆炸冲击波影响。(六) 灭火方法科学 对不需外界供氧的爆炸性物品,不能用窒息法进行灭火,因为窒息法不但对这类物品燃烧不起作用,相反随着燃烧空间的减少,压力的增加,爆炸性物品燃烧会更加猛烈,并会迅速转化为爆轰,带
3、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对于含金属钾、钠、镁粉、铝粉等遇水反响剧烈的爆炸性物品,不能用水作为灭火介质。上述物质一旦和水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响,释放热及可燃性气体(某地收缴烟花爆竹和原材料,在高温季节用水降温,导致产生大量的热来不及释放,一发生自燃烧,在大量堆积的性况下,发生爆炸)。(七) 防止中毒 当大量爆炸物品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烟及有毒气体。爆炸性物品燃烧产生的毒害烟气主要有:是由于极小的炭黑粒子和完全燃烧或未完全燃烧的灰及燃烧分解产物组成的烟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工业炸药等爆炸物品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磷化物、酸雾等有毒气体。为防止在灭火时中毐,在爆炸性物品发生普通火灾时,一般不要站在下风口,扑救时要先翻开门窗,最好佩戴防毒面具,延长扑救时间,防止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