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宽严相济动态管理司法所信息 第一篇:宽严相济动态管理司法所信息宽严相济 动态管理 张山子镇人性化、精细管理社区矫正工作 张山子镇司法所在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的大力指导下,积极创新社区矫正管理模式,将简单机械的监管方式,拆分量化重新组合,实行宽严相济的动态管理,能够依法依规,强化帮扶教育,特别注重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自始至终彰显人性化关心,使社区矫正对象均能悔过自新,自觉接受改造,在全镇2023年管理的34个社区矫正对象中,无一人脱漏管,也无重新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有力维护了全镇的社会稳定工作,为创立平安鲁苏边界平安镇奠定坚实的根底。 一、强化领导 依法依规开展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是对犯罪情节较
2、轻、社会危害较小的五种刑犯,回归到经常生活、居住的社区里,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的非监刑刑罚执行活动,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工作。工作伊始,张山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经常听取社区矫正工作的情况汇报,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进程,积极为社区矫正工作出谋划策,亲自指导社区矫正的各项工作,使社区矫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为彰显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严肃性,司法所制订了完整的矫正工作程序,从矫正对象的接收、教育、管理和公益劳动等环节入手,标准有序的开展好日常管理工作。一是抓好“衔接关,对新接收的矫正对象做到“五个一,即发一份报到通知,
3、进行一次谈话,成立一个帮扶小组,走访一次家庭,制定一份切合实际的矫正方案。二是依法标准,强化管理。要求矫正对象每月当面汇报一次,重点对象每周汇报一次,随时掌握矫正对象的思想状况、工作和根本活动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完善台帐和档案制度。按照区司法局要求,完善了社区矫正各项资料台帐,做到标准齐全。做好矫正对象一人一卷的归档工作,并建立每位矫正对象的档案。 二、拆分组合,人性、化精细管理 张山子司法所在管理社区矫正对象过程中,特别注重人性化管理。在2023年秋收秋种的时候,张山子司法所接到一个奇怪的 ,一位年轻妇女 要求将自己的丈夫收回监狱。所长张友军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带着工作人员,立刻赶。
4、到杜安村王某某家中,原来夫妻二人因劳累发生口角,妻子呕气要将丈夫送监狱中,然后就离婚。司法所调查事情的缘由,对王某某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王某某认识到错误,主动成认错误,并保证好好对待妻子,取得了妻子的原谅,妻子主动撤销收监要求,一个要破碎的家庭又重新和好如初。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的总不能按时报到,不能总是社区矫正对象的错误,是否司法所自身存在缺乏呢。梁庄村的孙某某因盗窃判缓刑,但是每次报到时都是戴着口罩,不愿意在公开场合露面。针对她的状况,特意安排司法所一名女工作人员帮教她,并且在学习时单独安排一个房间,使她害羞的心放下来,压力就没有了。每个人有不同的特点,就制定不同的矫正方案,充满人情味。
5、在司法所社区矫正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动态管理一览表中,刚开始时全部是实名制,社区矫正对象看到后有的心情不悦,有的感觉低人一等。张山子司法所替矫正对象着想,就将姓名换成了档案编号,这样照顾了他们的面子,又顺利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还表达在自身效劳上,对待社区矫正对象,礼貌待人,当社区矫正对象到司法所报到时,司法所工作人员做到“三个一,即送一个微笑,倒一杯开水,致一声问侯,用爱心,热心感化,让社区矫正对象如回家的感觉,赢得了对司法所的信任。 人性化管理,还表达在整体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在执行“五个一过程中,张山子司法所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得更加精细:在发报到通知的时候,由于是
6、通知,社区矫正对象不能按时报到,司法所却无法对其进行相关处分,疲于奔波查找。原来不能处分的原因是查不到有力的通知书证据, 通讯记录只能查到号码和时长,却无法查到通知书的具体内容,让社区矫正对象钻了空子。张山子司法所将问题反映到区检察院监管科,在区检察院监管科的指导下,对症下药,但凡通知要求在指定时间段报到的,一律下发书面通知,并让社区矫正对象现场签署通知书的送达回执单进行确认,并一式二份,司法所保存一份,作为社区矫正对象违规处分的铁的证据,于是堵住了社区矫正对象接到通知却不按时报到的漏洞。 司法所在执行入户走访座谈工作中还发现,有的户门难进、脸难看,社区矫正对象及其家属不配合,司法所走访受到了
7、冷遇。经反复调查分析才找到问题的症结:由于司法所是执行公务,为保证工作严肃性就着制式工作服入户,这无形中给被调查户以及社区矫正对象带来了压力,不知缘由的以为他们又犯事了,让他们在村民中抬不起头、感觉很没面子。为消除无形中带给社区矫正对象的压力,张山子司法所替社区矫正对象着想,只要到社区矫正对象家中座谈走访,一律着便服,不在穿制式工作服。张山子司法所这个不成文的规定,脱下的不仅是制式工作服,而是拉近了同社区矫正对象心与心的距离,消除了对立,赢得了信任。 三、宽严相济动态管理 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宽松管理,有利于其安心改造,有利于安心上班生活。但是宽松的管理,有可能使社区矫正对象“旧病复发而重新犯罪
8、。怎样使社区矫正对象既自觉接受矫正教育,又能有一个安心生活劳动的宽松环境呢。张山子司法所找到了一个切合点:实行宽严相济的动态管理,即宽与严全由社区矫正对象的现实表现来衡量,真正自己掌控宽严。 宽严相济的动态管理,就是将社区矫正对象划分为三个等级:严管级、普管级、宽管级,到达规定的标准条件就自动升级,违反了就降级,这个标准是统一公开的,每一个社区矫正对象的时机都是平等的。在每一个人入矫时都是从严管级开始管理,要求每周报到学习一次,一个月后表现较好,经评估合格的,可以降为普管级。普管级每二周报到学习一次,第二个月结束后表现较好,经评估合格的,可以降为宽管级。宽管级一个月仅报到一次,只要按时报到,依
9、法遵章守规的,以后就一月报到一次。在宽管期只要违反了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的,即取消宽管级别,升级为普管级,直至严管级,这样实行动态管理,全凭社区矫正对象自己的在社区中的表现。如果管理期间,不管处在什么管理级别,只要社区矫正对象被警告处分或被治安处分的,直接成为严管级。在动态管理上,我们将全部矫正对象的主要信息全部公开公示在墙上,凡事严管或者被警告的,就在公示板上用红笔标注,特别醒目,对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都是压力,促使他们遵章守纪。动态公示板让社区矫正对象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每月汇总更新一次,全镇的管理情况一目了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彻底杜绝了脱管、漏管的发生。 四、多部门齐心协力抓帮扶 确保矫正工
10、作有实效自今年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开展以来,XX县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将监管社区矫正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到张山子司法所不定期举办警示帮扶教育,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帮扶解困上。区检察院在2023年4月4日举办的集中警示教育会上,征集了解所有矫正对象的实际状况,有4名矫正对象有帮扶要求。区检察院监管科指导张山子司法所改变监管方式,采取一对 一、面对面的帮扶、解困,协助解决生活、就业问题。 泉源村矫正对象王某某,夫妻双方均被判刑,一个儿子上大学,在执行缓刑考验期间,生活压力大,患上了精神疾病,住进了精神病院。司法所闻讯后派工作人员,到医院慰问王某某,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感动的她热泪盈眶。到其所在
11、矫正社区了解发现,一家4口人没有承包地,全凭王某某打短工度日,生活非常困难。区检察院在督导王某某座谈时,对其提出帮扶的请求很支持,多方协调民政部门,按程序将其纳入低保的范围。同时推荐在一家餐馆就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区检察院座谈走访中发现赵圩子村李某某因非法制造爆炸物判刑10年,在2023年4月获得假释,在接受矫正中发现,家庭非常特殊,妻子智力不全,四个孩子中一个智障,3个没有户口,最小的也16岁了。原因是李某某一直在监狱服刑,没有及时办理入户。区检察院积极协调公安派出所,成立由派出所所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目前正按照程序协调办理户口事宜。李某某胃病复发,一直吃药治疗,家庭生活雪上加霜,住房漏
12、雨。村委会利用危房改造,协调10000多元资金建设了2间住房。民政部门启动救困救急,送去了面粉、食用油,并按照程序考察,受理了办理生活救助低保,现在正在审批公示中 张山子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中,不拘一格,将工作量化细化,让人性化管理贯穿整个流程,充分激发社区矫正对象自我改造的能力,用爱心编织一个温馨的网,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张山子司法所 2023.5.7 第二篇。宽严相济表达恢复性司法理念坚持正确的犯罪控制观;坚持正确的刑罚功能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权的理念。 恢复性司法使近现代以来几乎由国家垄断刑事公诉案件的诉讼进程,转而更加注重发挥当事人的积极作用,尤其注重维护被害人的
13、权益。 宽严有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能否做到宽严有度是检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彻是否准确、全面的标志 。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坚持快速办理、放宽适用范围、少用逮捕措施等原那么。 日前,由xx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xx市检察院与xx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在xx市举行。 三大理念贯彻宽严相济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马克昌在其名为中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演进的报告中说:“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提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然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适用中却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14、 xx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赵秉志认为,目前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在某种程度上仍存在宁“左勿“右、宁重勿轻的思想,甚至存在“杀人偿命等同态复仇心理,以致过分注重打击而无视保护,片面强调“严打而无视“宽缓的一面,突出强调犯罪扩大化、刑罚重刑化。同时,由于存在证据意识薄弱、习惯有罪推定、轻信口供的认识,有的司法人员在有罪与无罪的证据存疑时,往往作有罪处理;在罪重与罪轻的证据存疑时,往往作罪重处理。这些认识和做法显然有悖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根本要求,直接影响到该政策的贯彻实施。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牢固树立三个理念。首先,要坚持正确的犯罪控制观,犯罪虽可在规模和形式上控
15、制,但并不能完全予以消灭。这才是符合社会开展根本规律的犯罪控制观。其次,要坚持正确的刑罚功能观。刑罚的严厉性及其功能局限性决定了它只能是最后的制裁手段,只有在其他社会标准调整手段不力时,才能不得已而用之。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权的理念。“以人为本不仅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补充,而且是“法治、“人权观念的人文根底,是法治开展方向及其命运的决定性因素。 宽严相济与恢复性司法相融 “恢复性司法是报复性司法相对应的概念,是对刑事犯罪通过在犯罪方和被害方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以犯罪人主动承当责任消除双方冲突,从深层次化解矛盾,并通过社区等有关方面的调解,修复受损社会关系的一种替代性司法活动。xx市中级法院的李沙弟在研讨会上谈到了恢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他说,恢复性司法的目的在于犯罪嫌疑人主动承当个体责任,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进行赔偿;受害人利益得到救济、补偿,既包括物质财产方面,也包括精神人格方面;受损的社会关系得到修复、恢复;促进犯罪者早日回归社会,恢复一种正常的生活秩序。 “恢复性司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和平方式、在案件当事人充分参与的根底上解决刑事冲突的新途径,使近现代以来几乎由国家垄断刑事公诉案件的诉讼进程,转而更加注重发挥当事人的积极作用,尤其注重维护被害人的权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