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2KB ,
资源ID:2081924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0819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浅谈杜威教育理论的启示.doc)为本站会员(sc****y)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浅谈杜威教育理论的启示.doc

1、浅谈杜威教育理论的启示浅谈杜威教育理论的启示 摘 要: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着知与行严重分离的现象。只片面地注重认知,将知识强硬灌输给学生,脱离实际生活。这种将认知与行动割裂开来的传统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弱,缺乏创造力、想象力,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实用的知识,进而使学生步入社会后不能将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人针对这种传统教育的弊端,谈谈从杜威的教育观点中所获得的一些启示。关键词:知行合一 实践 学习 约翰杜威(1859-1952)是美国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是在实用主义哲学、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民主主义信念的理论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综观他的教

2、育思想体系,他系统阐述了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思维与教学、教育与职业、教育与道德、儿童与教师八个关系。杜威的教育思想可谓博大精深,本人仅从他的一个著名的教育观点“从做中学”谈谈本人所获得的一些启示。杜威“从做中学”的观点充分体现学与做的结合,也就是知与行的结合。不可将做与学割裂开来,只强调“做”的重要性而忽视“学”的重要性,这不免有所偏颇,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学习者无法真正地获得成长和发展。同时要注意做与学应该与生活环境相结合,让学习者处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本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深感我国外语教学长期以来效果很差,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原因主要是缺乏语言环境,虽然现在也会有意识

3、地在学校中创设一些语言环境,但这种环境给学生的真实感不强,效果还是不够明显。外语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在学校课堂模拟的情境中学习,而应该走出学校课堂,到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去学习。杜威所说的“从做中学”实际上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本人认为“从做中学”这一教育观点的核心是做。什么是做呢?做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就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杜威为什么要提出“从做中学”这一学说呢?因为杜威看到,传统教育只是一味传授知识,要求学生坐在固定座位上,静聆讲解和背诵课本,全然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教师则强硬灌输与生活无关的教条,完全脱离社会现实和不顾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结果是不仅无法使学生掌握到真正的知识

4、,反而激发起学生极其严重的厌学情绪,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窒息了学生的生命活力和智慧。早期教育的倡导者之一卡尔?威特牧师把他的并不聪明的儿子小卡尔?威特培养成为举世瞩目的神童。威特牧师是怎样做到的呢?原来老威特在小威特三、四岁的时候起,就每天和他一起散步,在他们散步的这一两个小时里,他们总会探讨各种知识。比如老威特会摘下一朵野花,告诉小威特关于野花的知识;或者捉个小虫,教小威特一些昆虫学知识。所有的草木和景物都能成为教育素材。除了动植物学知识外,为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老威特还教给小威特许多地理知识。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非常生动:父子俩常常一起到村庄附近散步。在基本了解邻村的地理状况后,两人会

5、登上村里的高塔,放眼眺望四周,这时父亲就会向儿子提问,儿子不知道的地方就给他解释。然后小威特会画出简略的地图,画好以后,父子俩再次去实地考察,并在那幅地图上标出道路、森林和河流等等。在修改好自己画的地图后,他们会到书店去买来印刷好的正规的地图,与自己画的进行对比。在这样的训练下,小威特轻松地接受了那些复杂的地理概念。老威特还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教小威特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知识。同样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从做中学,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并唤起孩子的求知热情,让他主动地学习和提问。这就是小威特成长为天才的秘密。如果说做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就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那么认识就是对做的过程的感知。因此离开了

6、做也就无所谓感知。感知的内容正是做的内容。如果一件事情做成功了,我们就获得了正确的认知;如果一件事情总是做不到,我们就会感到很困惑。那么我们是否如行为主义者那样,只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做,而把知完全取消呢?也不是。我们认为人不仅仅是做,也不仅仅是知,人是由做和知所构成的,做是外在的知,知是内在的做。当我们对一种现象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只要去做一做,就会豁然开朗。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用心去思考一下,可能很快就会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一切都证明,做和知只不过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共同构成人的本质。所以,任何认识都产生于做的过程之中,而任何做的过程也必然贯穿在认识的过程里。知也是做,做也是知,它

7、们都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那么知与做又是如何分离的呢?是由于人的惰性。如果说做就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那么认知就是这种相互作用的感知,而人发明了文字之后,就用文字把这种感知记录下来。而后人在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时,为图多快好省,只把记录的文字背诵下来,却遗忘了文字背后的做。不知道文字只是记录做的符号,但却并不能代替做。我们学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背诵前人记录的文字,而是为了学习前人的经验,使我们自己能够更好地去做。正是懒惰使知和做分离了。人们以为,只要知道了就是做了,只要记忆了那些曾经做过的事情,就等于做过了那些事情。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基本还是采用这种“老师喂给学生什么,学生就吃什么”的传统教学模式,“从听中学”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国际教育界流行着这么三句话:听到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其中蕴含的观点与杜威倡导的“从做中学”观点不谋而合。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重视知与行,学与做的统一,鼓励、引导学生“从做中学”。多增设活动实践课,在实践活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不仅教会学生间接的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促进学生思考真实的问题,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会提出问题、会思考问题,还会解决问题的学习者。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