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9.72KB ,
资源ID:2088503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0885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我园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g****t)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我园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x

1、我园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XX市第一实验幼儿园贺晓红) 幼儿是未来环境的主人,逐步树立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是现代幼儿、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根本素质。 幼儿环境教育既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的根底工程,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少小假设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帮助他们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习惯,并使之成为天性的一局部,是历史和社会赋予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多年来我园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精神,以促进幼儿的和谐开展、可持续开展为宗旨,以提高幼儿的环保素质为目标,积极探索,积

2、累经验,总结提高,形成了自己的环境教育特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的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强化领导,健全完善环境教育工作机制 环境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开展的有效载体,为突出环境教育的显著位置,我们特别强调幼儿环境教育在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开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领导班子在统一思想、明确思路的根底上,通过会议传达、组织讨论、舆论宣传等方法在全员师生中进行了广泛的发动,在全园上下形成了“环境教育特色办园的共识。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有关中层领导和实验研究教师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分级管理、辐射全园的教育科研网络。二是及时总结工作。每年都要屡次召开环境教育专题

3、会议,认真听取课题研究、创立工作的阶段性进展情况,总结经验,查摆问题,针对性地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积累经验及时总结,有效保证幼儿环境教育的循序渐进和科研工作的纵深开展。三是建立规章制度。为保证教育和科研工作不走过场,防止流于形式,幼儿园制定、建立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工作方案,并对每一项方案实行量化考评,定期进行评估检查,保证不漏环节,不留死角。 二、汲取营养、强身健体,为实施环境教育奠定根底 要想提升幼儿园环境教育水平,必须首先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上下工夫。我们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提高教师素质。一是送出去学习。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地组织的培训,聆听专家讲课

4、,了解幼儿环境教育的根本知识,掌握实施教育教学的根本技能。二是在园内开展一系列的培训。为使广阔教师的素质得以迅速提高,我们采取了听、读、看、写、画、说、思、赛、察等形式,使教师们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三是鼓励自学。除了选派有关教师外出学习和在园内组织集中培训外,还鼓励教师利用八小时以外时间自己查阅资料,自我加压,自主学习,使自身的环境教育水平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选准载体,多元实践,拓展幼儿环境教育研究空间 (一)建立完整、科学的环境教育课程 1、确立目标,建立课程。我们根据幼儿身心开展特点,以环境教育教材为蓝本,结合环保节日及我市、幼儿园实际情

5、况,从情感培养入手,把幼儿周围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自然环境和日常活动中的衣食住行人文环境作为环境教育的资源,制定了有关空气、水、植物、动物、噪音、垃圾等有关环境教育主题,按照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递升的原那么组织教育内容,通过观察、游戏、故事、体验、考察、绘画、歌曲、录像、实验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环境,保护环境,逐步建立环境教育课程,并把它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局部,按目标、按方案落实到学期中的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 2、抓住时机,随机生成环境教育内容。针对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究这一特点,我们巧妙利用幼儿这种心理,适时生成出幼儿感兴趣的环境教育的主题,环境教育生成

6、主题的开展能使幼儿的兴趣得到了满足,并感受发现的快乐。 3、利用“环保周,开展主题不一的各类活动。在每学期我们都组织开展“环保周主题活动,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主题,小班组以“引导幼儿关注自然、亲近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为主要内容,开展“我爱小鸟、“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等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大班组以“引导幼儿体验感知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开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逐步培养其关心负责的情感和态度为主要内容,开展“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绿色消费、“生命的浮汁水等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在环保周活动里,采用“环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调查、“亲子活动、“小制作、“环保画展等形式对幼儿

7、进行环境教育,使其在情感、态度、能力和知识等方面都得到了开展。 (二)在一日活动及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1、一日活动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是一种不断重复和强化、由不自觉转化为自觉行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生着联系。我们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提出行为要求,如不掉饭粒,不随地乱扔垃圾,学会正确用餐,学会垃圾的回收与分类,随手关水龙头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要求由外力的作用逐渐内化成幼儿的自觉行为,培养了幼儿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2、各学科渗透。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在各学科领域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把不同教法、不同教材进行有机而灵活的整合。 (三)利用环保节日组织系列

8、环境教育活动 环保节日(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2023月4日世界动物日等)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教育资源,这些环保节日的内容涉及到了动物、植物、大气、能源、土地、水等多个方面,因此每一个节日临近之时我园都组织系列活动。“粮食日我们请孩子们从家中带来各种粮食举办展览,带孩子们外出收获感知大自然的恩赐;“环境日里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空气、水、树木、动物,制作宣传卡片上街分发给行人。 (四)利用大自然、大社会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幼儿对周围水、土、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因此,我园根据幼儿的认识水平,有方案地让幼儿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观察、去发现、去学习。 1、走进大自然。每年

9、春天我们都要组织幼儿到郊外欣赏桃花、梨花,感受新鲜空气,知道绿化、植树的好处。秋天,我们带孩子们到XX县区开展“秋收活动,孩子们在田间认识黄瓜、豆角、稻子后,挖红薯、拔萝卜、收花生,回到幼儿园后把劳动成果送到厨房请叔叔过镑、烹饪。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后,孩子们会倍感香甜,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吃饭时再不乱扔乱倒。 2、利用大社会。社会是环境教育重要的资源,因此我园非常重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开展了“美化家园、认种小树的活动,教职工与孩子共同捐款并认种小树。在得知我市动物园由于资金困难局部动物缺少食物时,我们又发起了“少吃一袋零食,少买一件玩具,捐款认养小动物的活动

10、,让每班的孩子给认养的动物起名字并看望他们。 (五)家园互动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 家长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对幼儿环境素质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十分注重挖掘家长这一教育资源,让家长成为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积极参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家园互动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 我们积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家长会,举办讲座,召开阶段性的家长座谈会等,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家长进行环保知识培训,积极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开展“家庭自然角评比、“家长吸烟调查、“家庭用水调查、“清扫楼道等活动,自接受培训指导、参与活动后,较多的妈妈买菜时主动使用布袋;较多的爸爸吸烟数量明显减少;杨阳的爸爸不再去吃蛇一类的珍稀动物;明明的妈妈带孩子养育了几十盆花草。家园互动式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增进了家长之间、幼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还产生了良好的教育功能,营造出了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幼儿园带动一个社区的环境教育气氛。 第6页 共6页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