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创新实践探究邓惠君 陈红莲摘 要:近年来,民办高校围绕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着力培养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及带头人,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成为民办高校的创新法宝之一。本文从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关键词:辅导员工作室;创新实践;民办高校一、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辅导员工作室能促进高校辅导员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开展,提高整体综合素质。早在2023年,教育部就提出关于加强高等院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辅导员队伍要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迈进。全国多个省份的公办高校紧跟文件精神的步伐,陆续创立辅导员工作室,而且在
2、这些年的建设和开展中取得了一定得成绩,如广东省高等学校名辅导员张丹工作室、陈小花名工作室等。而民办高校由于资金来源、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等方面与公办高校有较大的差距,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就更加缓慢。近年来,民办高校高校师资力量逐步提升,对辅导员的招聘提高了要求,并且在学工队伍中建立辅导员工作室对辅导员进行全方位职业开展规划培訓,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于2023年5月确立了一批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辅导员头雁工程,有力推动学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开展。二、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对民办高校的重要性辅导员在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把党建科学化写到党的章程中,接着陆续出台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
3、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载体辅导员工作室,不仅能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的综合素质。因此,民办高校需科学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才能有效提高辅导员理论水平、与时俱进的政治觉悟、扎实的业务能力,更好地处理在校大学生的各项事务,做好思想引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同时能够促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良好开展。三、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一)辅导员工作室成立时间短,模仿性强民办高校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探索和建设辅导员工作室,由于起步比较晚,在学习参考公办高校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时,会
4、出现“照葫芦画瓢的现象,急于模仿,如开展辅导员工作研讨会、学习沙龙、辅导员培训等。虽然这些工作能获得一定得成果,但并没有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的具体问题去开展有特点和针对性的活动。(二)辅导员工作室内容较为落后,缺乏特色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内容较为陈旧落后,对于新的思想没有深入把握与学习,对于新的方法不大重视,这样很容易就让辅导员工作室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最终使得研究的各模块内容存在“只要有就可以的情况,很难对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三)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缺乏专业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新时代背景下,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下也应该要创新,尤其在民办高校建设辅导员工作室的工作内容
5、必须要创新,不能局限于公办高校的教育内容,如学术讨论、个人讲座、职业培训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提升辅导员的个人素质,但长期反复,不仅教育的影响力会显著降低,而且也会减少辅导员对这些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就要不断拓宽辅导员工作室的新路径,以创新促开展,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来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四、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路径及创新实践辅导员工作室要高举“一面旗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效劳“两个群体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抓住师生两个主要群体;抓好“三大课堂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效果,推进“第三课堂网络媒体建设;完善“四大保障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配齐
6、健全思政工作队伍,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民办高校要建立自己的特色,做好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应该做到根底建设、团队建设、特色工作、社会效应有机的结合,办理有特色的辅导员工作室。(一)根底建设方面,做好学生事务性工作例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的指导、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日常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做到各项工作工程化、条例化、程序化、标准化,把各工作模块打造成工程形式,架构清晰、有序。(二)团队建设方面,建立工作室开展共同体形式1.师生共同体辅导员工作室效劳于师生,是师生的载体。辅导员团队通过主题教育、沙龙等方式,以各类的知识普及和宣传,向学生提供教育和效劳,
7、教师也在学生的反响中得到成长。2.科研共同体辅导员是思政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茁壮成长的指路人和引路人,辅导员更要努力实现从“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通过科研成果的转换,更好地指导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3.职业共同体辅导员工作是一门全面的学科,做好其工作更需擅长管理学、思想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和运用。在辅导员团队建设中,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开展,整合师资资源,围绕职业规划愿景和开展方向,通过工作坊、论坛、沙龙等方式,破解职业压力和困惑,提升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做好职业共同体建设。(三)特色创新方面1.创新思想理论教育模式以学生在教育中为主体,充分调动学
8、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全程参与教育活动,改变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重新设计教与学的环节,通过这种“翻转课堂到达育人效果。2.创新思想理论教育平台首先,创立校园学生文化社区,主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一系列活动,打造文化社区是辅导员工作室的中心,目的就是把校园闲置空间的活动室、宿舍等用来建立在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文化阵地。文化社区方案包括以下局部:建立与时俱进思政教育院史馆,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工作;建立爱国教育馆,开展传统文化和爱国文化熏陶教育活动;开展师生交流“氧吧,通过开展读书分享会、师生交流茶话会、专题讲座等活动。植入文化元素,让思想政治文化建设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3.要积极推进网络媒体“第三
9、课堂建设辅导员工作室可以把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紧密融合,充分发挥网络空间,把它建设成重要的“第三育人课堂。据了解,广东金融学院通过抓省级易班平台的建设,理论上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优秀老师做好精品课程等内容的植入,也可鼓励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的元素素材可以植入得以传播,丰富平台的内容。(四)社会效应方面辅导员工作室通过交流借鉴优秀的经验,效劳教师和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航人,学生是受益人,教师和学生更要走出去,参与社会回馈,定期举行社会实践和效劳活动,造福身边的人。因此辅导员工作室需要特色、创新的实践,更需要管理科学。制定适合外乡的工作室建设制度,保障辅导员工作室落到实处,需要从人、财、物
10、方面做好探索和落实。(五)人才方面科學管理,做好科学结构设计,全局和整体对工作室进行规划和统筹,做到工作理念一致、目标一致、结构合理、团队和谐开展、资源有效共享。组建团队需要严格执行准入制度,对成员知识体系的要求、职业能力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这些为辅导员工作室良好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六)资金方面建立辅导员工作室管理制度,通过经费、政策、待遇、提升、鼓励多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工作室工作的开展。经费的投入,方可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时机,协助建立更系统和专业的知识架构,便于更好效劳工作室。同时建立公平的评价机制,做到奖惩清楚。对于优秀出色的辅导员,学校应给予物质及精神的肯定,鼓励再创佳绩
11、;对于不求上进的辅导员,采取对应的惩罚,落实到人,确保工作公平和有效。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创新建设需要根据高校自身情况不断开展,除了加强学习交流外,更多的是要拓宽视野,增强创新意识,推动民办高校的思政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参考文献:(1)陈辉.论辅导员工作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支持性研究(J).青年与社会,2023(27).(2)张弘.浅析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J).青年与社会,2023(25).(3)高嘉炜.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培育与建设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0(6):290-291.(4)覃柳云.辅导员工作室: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开展的新动力(J).教育教学论坛,2023,387(4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