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8.69KB ,
资源ID:2094196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0941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g****t)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docx

1、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编者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又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确立为中国开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这样郑重地强调社会和谐,把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深入开展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对于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为此,2023月22日上午,市双休日干部学校专门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克勤教授,就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进行了

2、专题讲座。现将授课内容如下: 专家简介。田克勤,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他是国家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理事;中共党史研究中心理事;XX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XX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东北师范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田克勤 一、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条件和依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根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产物,这一理论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历史与现实根底。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根底 社会主

3、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和谐社会提出的理论根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与马克思所设想建设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而且也与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的根本精神一脉相承。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纯和、家庭和睦。“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的继承,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开展和超越,同时也为更高级的社会和谐状态的建设创造

4、条件。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依据 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探索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依据。社会和谐概念的提出,其前提是成认一个社会有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存在、不同的利益要求需要调整。执政党只有合理运用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法律的等多种手段化解矛盾、解决冲突,将“不同统一于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激发社会主义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开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制度以及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不和谐的问题,是党今天能够

5、如此突出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根底。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传统开展观向科学开展观的转变是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背景。当代世界对传统开展观的质疑、批判和反省,对科学开展观的探索已经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潮流和趋向。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机理和实现途径,不仅将对丰富和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作出新奉献,而且也将对当代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作出新奉献。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内涵和特征 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就必须在互相依赖协作中从事各种活动,这种互相依赖协作的总和就是社会。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人类的活动不仅形

6、成了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还形成了客观的社会结构。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开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三个方面的根本内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认识的几个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是有机统一的。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使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开展,完善和丰富

7、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和过程。作为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阶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开展观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是有机统一的。一方面,科学开展观要求坚持开展是硬道理。实现经济社会健康

8、快速的开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根底;实现人的全面开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另一方面,能否实现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能否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对科学开展观成效的检验。 四、和谐社会的构建思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表达,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开展,奠定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根底 保持经济持

9、续快速协调健康开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根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就是必须紧紧抓住开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科学开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开展的全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开展。 第二,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

10、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第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稳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世界;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优先开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开展。 第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的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 第7页 共7页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