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1.51MB ,
资源ID:210742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107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新生适应与学习投入_巩莉.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新生适应与学习投入_巩莉.pdf

1、2 0 2 3年2月第2期 高教论坛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F o r u mF e b.2 0 2 3.N o.2研究与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新生适应与学习投入巩 莉1,杨 阳2,孙建强1,何 锋1(1.浙江工业大学 环境学院,浙江 杭州 3 1 0 0 1 4;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务处,安徽 合肥 2 3 0 0 2 6)摘要: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法探讨“互联网+教育”与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新生适应性及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和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同时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在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投入之

2、间存在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和线上教学模式共同促进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内在机制,对“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线上课堂教学模式的普及与应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关键词: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线上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投入;中介作用中图分类号:G 6 4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1-9 7 1 9(2 0 2 3)2-0 1 1 4-0 7作者简介:巩莉(1 9 9 3-),女,安徽宿州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杨阳(1 9 9 1-),女,安徽阜阳人,教务处业务主管,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国际化;孙建强(1 9 8

3、 3-),男,浙江杭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土壤、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通讯作者何锋(1 9 7 8-),男,安徽黄山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修复。收稿日期:2 0 2 2-0 4-2 8 修稿日期:2 0 2 2-0 5-1 9 一、前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进入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国务院发布的 中国教育现代化2 0 3 51明确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对高校开展学生学业指导提出了新要求2,要对大学生“增负”并严控毕业质量,预示着现阶段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的适应难度持续上升。对于高校教辅体系来说,帮

4、助大学新生解决新时代“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背景下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问题是其工作所面临的新重点与新难点。2 0 2 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大大推进了“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建设,为开展线上教学模式下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研究提供了现实背景。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模式发生了显著改变。调查结果显示,居家、在校封闭的学习环境以及全面在线教育带来的冲击造成了部分学生的不适应,带来了学习时间减少、学习自觉性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学生的学习投入明显下降3。虽然国内外对大学生适应性的探讨已有十余年4-6,但鲜有在新时代推进“互联网+教育”平 台 建 设 背 景

5、 下 的 大 学 新 生 适 应 性 研 究。2 0 1 8年是“0 0后”的成年元年,据统计,浙江某高校2 0 1 8、2 0 1 9年入学的大学新生中“0 0后”占比超过9 9%。不同于“8 0后”“9 0后”,“0 0后”成长于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信息时代,不仅拥有着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更拥有着新时代背景下独特的性格与气质。目前,已有少量关于“0 0后”新生入学、就学适应性的研究7。但现有的研究仅注意到“0 0后”群体就学适应性的现状,对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研究几乎空白。开展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及与学习投入之间关系的研究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

6、客观需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各高校在新冠疫情期间采用线上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大学新生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将影响其学习投入,并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对学习投入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并探讨与传统的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和学习投入的关系,能够对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和学生学习投入形成更全面的认识,所得结论能够更好地指导高校教辅工作。本研究以浙江某高校2 0 1 8、2 0 1 9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和学习投入调查,了解线上课堂教学模式下,大学新生传统就学适应性、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和学习投入情况

7、,探究大学新生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在大学生传统就学适应性和和学习投入之间所发挥的作用,以期厘清三者关系,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教辅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建议。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411术与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随之产生与发展。张茜发现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教学平台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为学生和任课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与学习资源,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减少教师的执教负荷8。线上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互联网+教育”与疫情背景下的时代产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余清臣指出疫情时期的线上课堂教学更多地依赖于网络和电

8、脑或手机等终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和自制力提出了更高要求9。线上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而影响教师授课效果,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容易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罗峥等关于在线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存在学习能力薄弱、学习目标不清晰、缺乏较强的学习动机、自我调节能力弱等就学适应性不良的情况1 0。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是影响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5,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显著正向影响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成长差异及进入社会后的发展分化。邵伊雯1 1梳理国内外关于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研究发现,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主要是指学生脱离熟悉的高中环境进入大学初期

9、,所表现出的对新环境适应状况,由高中和大学的内在性质差异所决定,主要包括学习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和生活环境适应性三个维度。研究表明1 2-1 3,大学生新生就学适应性在各个维度表现水平越高,则学习投入水平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已有研究多是基于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不能解释当前线上课堂教学模式下大学生新生就学适应性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根据马丁(M a r t i n)等6对大学生适应性的 定义,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可以被认为是学生与在线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积极作用,努力克服在线学习所遇到的困难,最终达到顺应线上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并且获得平衡的心理能力。大学生传统就学适应性、“线上课

10、程”教学模式适应性以及学习投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本研究推断大学生新生传统就学适应性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自身积极暗示与调整,能够较快顺应线上课堂学习环境,克服线上课堂教学模式下所遇到的困难,达到较高水平的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较高的学生,具有较积极的课堂学业情绪和较高水平的自主决定动机,能够促进学习投入,保证学习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 1 a、H 1 b、H 1 c:大学生新生传统就学适应性对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具有正向影响。H 2:大学生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具有正向影响。H 3:大学生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在传统就学适应性与学习投入之间

11、发挥中介效应。图1 大学生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在大学生传统就学适应性和学习投入之间中介效应模型关系图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和数据收集基于当代信息化普及以及智能终端操作便捷的特点,本研究采用问卷星网站创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学适应性与学习投入问卷,通过校内“P U口袋校园”向被测对象发送问卷二维码,开展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在2 0 2 0年7-8月进行,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为期半年的线上课堂学习后进行作答。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选取浙江省高校大一和大二新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回收问卷4 2 7份,有效问卷3 0 4份,有效率7 1.2%。样本构成如表1所示,其中男生1 1 2人;人

12、文社科1 2 6人,理工科1 7 8人;2 0 1 9级学生1 8 6人,2 0 1 8级学生1 1 8人。表1 样本构成情况性别年级学科男女大一 大二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人数1 1 2 1 9 2 1 8 6 1 1 81 2 61 7 8百分比3 6.86 3.26 1.23 8.84 1.45 8.6 (二)变量测量本研究采用李克特5阶计分法对变量进行测量,问卷填写根据每个题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打分,1为非常不符合,5为非常符合。1.就学适应性。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针对就学适应性的测量,借鉴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S A C Q)中的适应性量表1 1,并结合“互联网+教育”背景,对量表中

13、学习适应性部分进行改编。大学生就学适应性量表共1 0个题项,由学习适应性、生活环境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三个维度构成。2.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依据学生线上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设计“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题项,共有8个题项。3.学习投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习投入量表借鉴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N a t i o n a lS u r v e yo fS t u d e n tE n g a g e m e n t,简称N S S E)问卷及清华大学N S S E-C h i n a2.0问卷中七项教育过程分析诊断指标中的向学/厌学以及深度学习量表,选取1 0个题项。5

14、114.控制变量。选取性别、高中时的教学模式、高中学校类别、就读专业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1)性别。不同性别的人群对于以教师安排为主导的高中教学模式向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大学教学模式转变的适应性不同,从而导致学习适应以及投入的差异。(2)高中时的教学模式。学生高中时的教学模式以线下为主,部分学生所在高中采用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高中时教学模式与大学的线上课堂教学模式差异化程度将影响大学生新生传统就学适应性和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因此选取高中时的教学模式作为控制变量。(3)高中学校类别。不同地区存在一定教学质量差异,市县学校相对教育资源更丰富,因而需要对学校类别进行控制,以比较同

15、一水平学生就学适应性、学习投入情况。(4)就读专业。专业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思维模式上的区别,专业不同会产生对新的教学模式适应性及学习投入的差异,因而需要对学生所在专业进行控制。(三)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S P S S 1 9.0软件处理与分析数据。运用C r o n b a c hs系数检验问卷信度,运用因子分析检验问卷效度并评估测量模型;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和B o o t s t r a p法验证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的中介效应。四、研究结果 (一)信度、效度检验本研究采用C r o n b a c hs系数评估变量的信度,总量表的系数值为0.9 4 1,高于0.8 0 0,说明问卷具

16、有较高的信度。通过AV E值和组合信度值检验变量收敛效度。由表2可知,所有AV E值均大于0.5 0 0,组合信度值也都大于0.7 0 0,各变量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通过比较各变量的AV E值得平方根是否大于测量变量间相关系数判断区别效度。表1中最小的AV E值为0.5 1 0,其相应的平方根值为0.7 1 4。表3给出所有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值,可以看到最大相关系数值为0.5 3 9,对比可知各变量间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二)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性、线上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学习投入情况由表2大学新生传统就学适应性中学习适应性平均值略高于3.5分,处于一般符合状态,人际交往适应性和生活环境适应性均值均小于3.5,介于一般和符合之间,传统就学适应性有待提高。学习适应性中课堂学习表现、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题项得分低于该维度的平均值,说明强化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是改善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关键。人际交往适应性中师生关系题项得分低于该维度的平均分,这预示着加强师生关系互动、改善师生关系是现阶段提高大学生新生就学适应性的重要内容。从生活环境适应性各题项得分来看,大学生对于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题项的分数低于该维度下的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