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9.42KB ,
资源ID:2147276      下载积分:14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1472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省委农办主任、省农委主任 刘宗林在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为本站会员(la****1)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委主任 刘宗林在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1、省委农办主任、省农委主任 刘宗林在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18日)(根据录音整理)同志们:在当前稳增长压力比较大、机构改革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专门召开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说明省委农办、省农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学习贯彻7月初农业部召开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各地在实践中探索的成功经验,正式启动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会上,常德市农业局、宁乡县农广校等6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他们的经验都很好,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刚才,农业部科教司刘艳副司长作了重要讲话,介绍了全国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工作情况,高度慨括和总结了“

2、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一主多元”、“四个创新”、“四个关键”等模式和做法,对做好下一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重大意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个命题是中央连续几个1号文件提出来的,也是农业部今年启动并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将要大力推广、实施的一项工程。我认为,这是基础性工程、关键性工程和牵牛鼻子工程。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农村改革三十多年,农业、农村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座的各位都是农村改革的经历者、参与者,是农村改革局部的组织者、领导者,这些变化可列举若干条,我感到牵动全局的、印

3、象最深远的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在加快。大家都知道,原来城和乡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城里的就是城里的,乡里的就是乡里的,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乡里人到城里来住旅店还要生产大队的证明。因为城市居民和农民之分,附着在身份上的待遇有天壤之别。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是每一个农村人梦寐以求的。现在城乡堡垒突破后,这个鸿沟在慢慢填平,给中国社会结构、组织方式、领导方式、服务方式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变化。比如现在城乡之间的人口可以自由迁徙,那就带来了中国2亿7千万农民洗脚上岸进了城,为城市直接提供服务。大量农民工进城,对农民的收入、农民的身份和地位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也衍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就城市来说,

4、大量的人口涌到城市超过了城市本身的承载能力,基础设施跟不上、工作服务跟不上、社会保障跟不上,出现了我们议论比较多的城市病;就农村来说,流出来的大多是农村精英,农村有资金的、有资产的都进了城,留在农村仍然在搞农业的,就是我们平常讲的“386199部队”,导致了农业兼业化、农村空置化、农民老龄化,农村新“三化”问题的出现,衍生了一系列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社会问题。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科技教育界称为“钱学森之问”。在农业里面就有“未来谁来种田?”的问题,我把它形象的称为农业领域的“钱学森之问”。我国农民种田都种了

5、几千年了,为什么还会引出这个问题来,是因为现在的农业不是传统的农业,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需要现代的理念去经营,需要现代的技术装备去武装,需要我们农民具有现代的科学技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解决好未来“谁来种田”的问题,未来“怎样来种田”的问题。根据中央的要求,农业部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大工程来抓。我们从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同志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新在哪里?为什么叫职业农民?一直以来,农业从来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职业,只是农民一种谋生的手段,因而被社会看不起,地位卑微。现在农业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中央提出来要使农业作为一种体面的职业、受人

6、尊重的职业、令人羡慕的职业。过去的农民都是羞羞答答的,说出来底气不足,总认为低人一等。将来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真正实现了农业和机械化的结合、农业和信息化的结合,农民坐在家里可以种田,以后农民走出去完全可以昂首挺胸,完全可以西装革履。今年6月底,农业部在黑龙江召开了一次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会议,我们南方地区几个省的代表看了以后就感叹说:“农业还可以那么做!”感到十分震撼!就是震撼它的机械化、它的信息化。测土配方施肥我们也搞了若干年,先是检测土壤的成份缺什么,然后补什么,理论上很简单,但在黑龙江是动态的测土配方施肥,根据测土的结果输到电脑里,施肥机开过去,不同距离土壤的施肥量就不同。我们在中央控

7、制室看到的电子显示屏,就像在股市看显示屏一样,前2秒钟时间施氮肥可能是0.8克,后两秒0.6克,一下跳到1克,就是根据土壤肥料的含量、预期的产量,机械一过去就轻松搞定。以后田能够种出这个样子来,农业发育到这个程度了,我看我们农民在社会上再也不低人一等了。即便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了种田都能够那么种的技术程度,也需要我们种田的农民能够掌握这种技术,不然的话,它也是一堆废铁、出不了实验室的技术。因此,中央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且农业部还将新型职业农民分等级,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件事情确实很重要,这是“三农”工作的一条短腿、是块短板、是根软肋。不把这块短板补齐,把这条

8、短腿拉长,现代农业根基难以牢固。说实话,这项工作不像修水库、修水坝那么吹糠见米,它的受益周期更长,检测标准弹性更大。但这项工作是夯实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千万不要忽视和懈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始终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牢牢地抓在农业农村工作部门一把手的手上,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二、科学估价,正确认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形势我省在农业部、财政部的指导支持下,从前年开始,在醴陵市、平江县等14个县市开展试点,通过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新”字:一是在发展的路径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发展路径问题关键就是要进行模式创新。我们有句口头禅:有钱好

9、办事,其实未必。农业上不知道花了多少冤枉钱,为什么?方式不对、模式不对路。从我当乡干部开始,上世纪70年代就有一个农民冬训问题,利用冬闲时间组织农民请乡里农业技术员或县推广站、植保站同志上课,后来中央又推广了远程教育,通过中央电视台来为农民上课,效果有,但不明显。我看主要是方法不对、模式不对,没有按需求来办,没有安排合适的模式、合适的内容,不是一种订单式的培训方式。这些年来,各地在农民教育培训上实行转型发展,坚持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固定课堂与流动课堂相结合,通过参与式、体验式培训,将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骨干人员培育打造成职业农民的领军群体,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转化为职业农民

10、的核心群体,将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青年扶持成职业农民的新生群体,实现了职业农民培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在培育模式上呈现出一些新的亮点。就是坚持以农广校等农民教育培训公益性机构为主体,统筹安排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参与,初步构建了“一主多元”、上下贯通、层次分明、支持有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三是在认定管理上建立了新的机制。立足当地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探索制定各个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流程和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初、中、高

11、级认定“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2013年,在14个试点县组织培训6080人次,认定发证1469人。要提高职业农民等级证书的含金量,不光给农民发个本本,这个本本还需要得到社会认可。在一次全国的会议上,有的省提出对通过认定的高级职业农民,信用贷款的受信额度比中级的每年要高几万元,如果是中级职业农民一年5万元贷款授信的话,那么高级职业农民将给予8至10万元,如果这样的话,他的等级证书才有价值、才有含金量,老百姓才会为你这个证书去学习、去参训,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四是在政策扶持上整合了新资源。这些年,试点县(市)整合农业各方面的资金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支持,比如将

12、基层农技推广补助、测土配方施肥、农机购置补贴及粮食生产奖励、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集中育秧专项、良种补贴及保种补贴等项目扶持资金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支持创业贷款,把部分农民纳入到农业保险承险范围等,效果十分明显。虽然我省前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我们对形势估价不能过高,要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一是培训规模小。我省农村劳动力大致有3000万,其中约有1500万已经离乡离土或者离土不离乡,转到非农产业,留下来约有1500多万在继续种田、养猪,今年确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全省只安排了10多万人。二是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各级对农民教育培训项目投入规模偏小、补贴标准不

13、高,农民培训工作在艰难中前行。三是培训资源分散,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农民教育培训的部门多达20几家,不但规划统不起来,培训数据也统不起来,培训资源整合难度大。三、强化措施,明确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任务和重点今年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启动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7月,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湘政办发201446号)。文件提出“2014年试点、2015年全面展开,2017年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达到10万人,到2020年实现全省培育30万人”的目标。具体来说,从2014年起,每年“选派一批”职业农民进入涉农高校、科研机构研修和赴境外考察学习。“组织一批”职业农民

14、进入涉农职院校参加中高职教育;“安排一批”职业农民开展系统知识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为了完成上述目标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推进好“四个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发展。要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创新。培训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只是培育的一个环节;培育则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就会走偏方向,达不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要实现从“办班”到“育人”的创新。过去我们搞的一些农民培训,目标虽然都是培养人,但主要是办班完成培训任务。实施新型职业农民

15、培育工程,要适应成人学习和农业生产规律,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模式,全过程培育,后续跟踪服务指导,为培育对象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创业发展条件,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要实现从“过程考核”到“绩效考核”的创新。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过程不再是考核的重点,要将培训过程、产业发展与培育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培育效果的综合指标,使培训效果看得见、摸得着。要实现从“传统培训”到“现代化、信息化培训”的创新。在坚持传统手把手、面对面培训指导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发智慧农民云平台,实现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技术信息咨询、在线认定管理和绩效考评。二是要抓住“四个关键”。要遴

16、选培育对象。中央财政补助经费重点支持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适当兼顾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要确定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育任务的需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竞争式确定培训机构。考虑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特殊性,培训机构要以公益性机构为主,强调长期跟踪服务的组织能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农广校的主体引领和辐射连接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参与。要创新培训模式。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注重实践技能操作训练,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各地要根据产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培训模式。要规范资金管理。这次培育工程对资金管理进行了重大改革,中央切块到省,由省里统筹安排。各地农业部门要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加强资金使用监管,规范资金使用方向,细化支出范围,严禁补助资金直接以现金形式补助给农民。项目县要建立专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建立监管机制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