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当前县级供电企业的事故预防 目前,随着我们电力系统对平安管理的日趋重视,各项平安管理体制、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和提高,如:平安生产保证体系的完善、平安管理三级网络的建立、平安生产奖惩和“三不放过原那么的严格执行等等。这些管理方式在确保电力系统平安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也起到了相当的效果。但俗话说“居安思危,在时间的前移中,我们必须加强防范事故发生的意识 ,做好事故预防工作。根据本人从事平安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几点看法,不成熟之处,请读者予以指正。 一、“掣住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事故的温床,反习惯性违章是防止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从事过平安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抓习惯性违章是最头痛的事情,其
2、特点决定了它的顽固性。析各类违章事件,无非是四种心态:一是作业马虎,蛮不在乎的麻痹心理;二是害怕麻烦,光图省事的懒惰心理;三是相信经验,无视规程的侥幸心理;四是意气行事,逞强好胜的自负心理。有了这四种心态作怪,在实际工作中就源生出了“五种人:一是干什么不懂什么的糊涂人;二是不按规程办事,放松警惕,毫不在乎的麻痹人;三是危险面前碰运气的侥幸人;四是图省事、怕麻烦的懒惰人;五是发现违章者不愿(敢)管的老好人。较难管的是第二种人,因为习惯性违章有个特点:就是事故的发生必然有习惯性违章,而一次习惯性违章不一定会发生事故。这就让很多“老师傅、老经验们有了说词,如杆上抛物违章,违章者通常会说:“我一直都是
3、这样做的,没问题,加上我很小心,你还有我工作经验多?这种人倚老卖老,一般又是技术骨干,他长期“很小心的违章,养成了其放松警惕、毫不在乎的麻痹思想,没有较好的工作方式很难说服。针对以上“五种人,我认为要抓好反习惯性违章工作,需做好以下几点: 1、要正确处理好平安与工程进度的关系。许多习惯性违章者都会找借口说:“我们也没方法,上面催的紧,工程不按时完成要扣钱。这是一种看似理由却不是理由的借口,而要防止这种借口就需要我们的领导能正确处理好平安与工程进度的关系。我县公司在这方面做的较好,重不追求单一效益,每次安排施工领导均明确的要求:“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2、要有“狠心。有很多习惯性违章是在特殊环境发
4、生的,如深夜抢修,此时作业人员冒着严寒进行故障抢修,为了尽快恢复供电,有时会有省事心理而漏做平安措施,对于这种违章,作为管理人员应“狠下心肠,及时而不失策略的进行制止,既不伤职工积极性,又要杜绝违章。不能认为职工是为了尽快恢复供电、是为公司着想而有妇人之仁,否那么将是对职工和公司的失职。3、要有操作性极强的制度来“预制习惯性违章。对习惯性违章如果没有制度来约束,它将泛滥成灾,应该说大局部人在制度面前都会望而却步,所以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而且违章的变化性强,对此,我公司就制订了针对每一种违章的处理方法,什么违章就对应什么处理,而不是概括的规定违章一次如何处理,这样各级人员就有章可
5、依了。 二、切实加强平安意识。要加强职工的平安意识,就要加强企业平安文化的建设,它包括了物态平安文化建设、制度平安文化建设、行为平安文化建设和心态行为平安文化建设。物态平安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开展平安科学技术,提高企业平安生产物的本质,平安文化水平;制度平安文化建设就是加强平安生产的立法和建标,建立起系统的平安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制度;行为平安文化和心态平安文化就是涉及到人的平安理念、平安知识、平安态度和平安技能。因此说这是一项系统系统工程。 笔者认为,企业平安文化的建设重在企业员工的行为平安文化和心态平安文化的建设,其具有根本性、实质性和根底性的重要意义。因为人的平安理念、态度和
6、技能直接指挥其是否违章。要加强平安意识,首先,要从上到下重视平安,建立起平安的“威信,公司领导首当其冲,参加每一个平安工作会,关注每一个平安隐患,那员工将唯马首是瞻,会树立起要做好平安工作的观念、领导随时会过问平安的意识;其次,要大力开展“视觉平安教育,即把各市、县级发生的平安事故资料汇编成光盘,组织职工观看,以形成感观认识。特别是事故现场照片,受害者的惨痛后果,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等,它可以给予人们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其效果好过我们说十次、百次,有名句为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再次,要把每个职工的经济收入与平安挂钩,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职工是不会和钱过不去的,那我们有
7、效的施行平安风险抵押金制度,可以使每个职工在注意钱包的同时注意平安,预防事故萌芽。 三、加大平安投入。平安状态的维持需要各种设施的投入,即生产设备的平安防护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以及生产场所、环境、装置的本质平安化,及至各种平安技术和科研成果。就目前来说,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是“科技兴安,加大平安管理的科技含量,如开发两票微机管理系统,对两票合格率大有提高,平安也就更有了保障。 四、持续开展平安性评价工作。平安性评价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在全国已经得到肯定,但我们要把这项工作持续、长期的开展,要把它看作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才能清楚的掌握事故隐患,了解平安生产局面。 总之,面对事故,我们必须在“防字上下足功夫,把隐患可控在控,真正做到“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