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93 ,大小:11.62MB ,
资源ID:2176864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1768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精准扶贫迈向乡村振兴_鲁可荣;杨亮承.pdf)为本站会员(g****t)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精准扶贫迈向乡村振兴_鲁可荣;杨亮承.pdf

1、书书书0 0 1 前 言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度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条件明显改善,同时许多地处山区或大江、大河源头以及森林、草场等生态保护区的贫困村,也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而开始彰显独特和丰富多样的乡村价值,例如,青山绿水蓝天,安全美味的土特产品,淳朴的民族风土人情,悠久的传统乡村文化等。随着越来越多的贫困村逐步脱贫出列,脱贫村的基层组织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村民生产技能逐步提高,村落后发发展优势逐渐显现,从而为脱贫攻坚后迈向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要牢固树立绿水

2、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2 0 1 8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重塑村落共同体,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 0 1 8年 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

3、特殊贫困群体,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确保到 2 0 2 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主要任务是脱贫攻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乡前 言0 0 2 村振兴战略规划(2 0 1 8 2 0 2 2年)(以下简称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一步指出,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4、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因此,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立足脱贫村的特色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特色文化资源等多种功能价值,探索以脱贫村的文化重塑与共同体重构为载体,构建乡村价值再造与乡村振兴的共融共享共建机制,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机制与路径。本书通过系统梳理、总结云南省扶贫办与香港乐施会(以下简称为乐施会)开展国际扶贫合作项目的历程、典型实践与成效及其经验启示,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需要,深入分析近年来实施的“留住乡村”项目的创新实践,探索通过活化乡村价值,重构村落共同体,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

5、机衔接的机制和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梳理、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的农村扶贫历程,以及与国际社会合作开展的农村扶贫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开展的农村扶贫主要分为六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是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减贫与区域性扶贫(1 9 7 8 1 9 8 5年),2 0世纪 8 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 9 8 6 1 9 9 3年),2 0世纪 9 0年代中期开始强调注重参与的开发式扶贫(1 9 9 4 2 0 0 0年),新世纪之初开始实行整村推进和多元化开发式扶贫(2 0 0 1 2 0 0 5年),2 0 0 6年实行以惠农政策与开发式扶贫

6、并举的综合式扶贫(2 0 0 6 2 0 1 2年),2 0 1 3年开始进入新时代的精准扶贫以及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新阶段(2 0 1 3年至今)。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也积极同国际社会共同开展农村扶贫交流与合作,注重引进国际减贫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开展农村扶贫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中国农村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章系统总结、分析了云南省扶贫办与乐施会在云南省开展的农村扶贫合作项目历程。这一项目主要经历五个阶段:以需求为本的救济式扶贫合作阶段(1 9 9 2 1 9 9 7年)、以社区组织建设与能力培养为主的参与式扶贫合作阶段(1 9 9 8 2 0 0 4年)、基

7、于生计系统分析的综合性扶贫合作阶段(2 0 0 5 2 0 0 8年)、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性扶贫合作阶段(2 0 0 9 2 0 1 4年)、以“留住乡村”从精准扶贫迈向乡村振兴0 0 3 为主的扶贫合作阶段(2 0 1 5年至今)。第三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云南省扶贫办与乐施会在云南省开展的农村扶贫合作项目的典型实践与成效。主要包括:从就事论事等到“留住乡村”的禄劝县扶贫合作项目、激发村民主动参与促进社区主导发展的昌宁县扶贫合作项目、激发内生动力促进组务自治的双柏县他宜龙村扶贫合作项目、从综合扶贫到促进自我发展的鹤庆县松坪村扶贫合作项目。第四章主要是基于上述国际扶贫合作项目的典型实践

8、及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该扶贫合作项目的经验与启示。其主要经验包括:以“需求为本”的项目实践满足村民多层次现实需求,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为村落振兴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注重社区组织建设为村落振兴发展提供组织基础并发掘乡村多元价值,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和社区凝聚力,多元主体参与形成了农村扶贫协同合作的工作格局。因此,上述项目经验对于当下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以及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具有现实的借鉴和启发意义。脱贫攻坚中需要扎根乡村本土资源,精确瞄准贫困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依托乡村知识和资源精准开展扶贫项目,避免村民形式化“参与”以及扶贫项目无法落地,因地制宜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应该采取多元主体“合作

9、共治”的综合贫困治理模式,充分整合和合理利用乡村价值资源,以传承和再造乡村价值为导向开展精准扶贫,推动脱贫村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从而有效地促进脱贫村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章从宏观层面和乡村价值的理论视角分析了新时代从精准扶贫迈向乡村振兴的新目标、新机遇。精准扶贫是新形势下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战略新部署,而通过乡村价值再造,可以有效地促进新时代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第六章主要是基于乡村价值的理论视角,结合新时代“留住乡村”项目实践,探索以脱贫村的文化重塑与共同体再造为载体,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机制与路径。通过梳理分析近年来禄劝苗族贫困村在各种扶贫项目中,通过激活和重塑“道法

10、自然”的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守望相助的共同体文化等,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和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探索以脱贫村的文化重塑与共同体重构为载体,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基本路径。综上所述,本书主要运用乡村价值理论,系统地梳理、总结了云南省扶贫前 言0 0 4 办与乐施会在云南省合作开展的国际扶贫项目历程,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该扶贫合作项目的典型实践价值及其经验与启示。结合新时期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乡村价值传承与再造的理论视域,探索构建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机制与路径。限于作者的研究水平、研究时间等,本研究只是从脱贫村的微观层

11、面对新时代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作了管中窥豹式的探索性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扶贫实践工作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从精准扶贫迈向乡村振兴0 0 1 目 录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农村扶贫历程以及与国际社会扶贫合作的实践0 0 1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农村扶贫实践历程0 0 1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扶贫合作的实践0 0 9第二章 云南省国际扶贫合作项目发展历程0 1 6 一、云南省扶贫办与乐施会开展国际扶贫合作项目背景0 1 6 二、以需求为本的救济式扶贫合作阶段(1 9 9 2 1 9 9 7年)0 1 9 三、以社区组织建设与能力培养为主的参与式

12、扶贫合作阶段(1 9 9 8 2 0 0 4年)0 2 1 四、基于生计系统分析的综合性扶贫合作阶段(2 0 0 5 2 0 0 8年)0 2 5 五、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性扶贫合作阶段(2 0 0 9 2 0 1 4年)0 2 7 六、以“留住乡村”为主题的扶贫合作阶段(2 0 1 5年至今)0 3 0第三章 云南国际扶贫合作项目的典型实践与成效0 3 5 一、从就事论事、就事论人、注重生计改善到“留住乡村”禄劝县扶贫合作项目0 3 5 二、激发村民主动参与促进社区主导发展 昌宁县扶贫合作项目0 7 1 三、激发内生动力开展组务自治 双柏县他宜龙村扶贫合作项目0 9 5目 录0 0 2 四、从综

13、合扶贫到促进自我发展 鹤庆县松坪村扶贫合作项目1 0 9第四章 云南国际扶贫合作项目实践经验及启示1 3 4 一、云南国际扶贫合作项目实践经验1 3 4 二、云南国际扶贫合作项目实践经验对于精准扶贫的启示1 3 8第五章 新时代从精准扶贫迈向乡村振兴的新目标、新机遇1 4 2 一、精准扶贫:新形势下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战略、新部署1 4 2 二、乡村再造:新时代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1 4 6第六章 新时代“留住乡村”项目实践探索与乡村价值再造1 4 9 一、“留住乡村”:以村落为载体形成的乡村综合多功能价值1 4 9 二、“留住乡村”项目实施背景及主要内容1 5 4 三、“留住乡村”项

14、目的探索实践:禄劝脱贫村的文化重塑与乡村振兴1 6 3 四、重塑脱贫村的乡村价值,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1 6 8参考文献1 7 3后 记1 7 8从精准扶贫迈向乡村振兴0 0 1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农村扶贫历程 以及与国际社会扶贫合作的实践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农村扶贫实践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不断提高和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农村扶贫工作。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政府不断调整反贫困的理念和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贫困形势。总体来看,农村扶贫实践主要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见表 1-1)。表 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扶贫实践历程时间模式主要内

15、容或措施特征1 9 7 8 1 9 8 5年体制改革推动减贫与区域性扶贫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财政转移支付与技术支持外部输血1 9 8 6 1 9 9 3年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人力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外部造血1 9 9 4 2 0 0 0年注重参与的开发式扶贫注重多元主体参与、促进经济增长内外造血2 0 0 1 2 0 0 5年整村推进、多元化开发式扶贫整村推进、产业扶持、劳动力转移培训多元造血2 0 0 6 2 0 1 2年惠农政策与开发式扶贫并举的综合式扶贫多部门、多政策综合参与,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扶贫相结合外部输血与多元造血结合2 0 1 3年至今精准式扶贫扶贫资源到村入户,激发

16、内生发展动力外部输血激发内部造血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农村扶贫历程以及与国际社会扶贫合作的实践0 0 2 (一)体制改革推动减贫与区域性扶贫阶段(1 9 7 8 1 9 8 5年)1 9 7 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体制改革所释放的能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普遍贫困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采取了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发展乡镇企业等多项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效地缓解了农村贫困的情况。同时,中国政府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具有明确指向的一系列反贫困行动。一是 1 9 8 0年国家财政设立直接与扶贫相关的“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专门用来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 1 9 8 2年中国政府决定对特别贫困的“三西”地区实施扶贫开发建设计划,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重点支持“三西”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该项政策的实施开启了中国区域扶贫和开发扶贫的先河。三是 1 9 8 4年中央政府发布了 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