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寄语但愿此书给您:带来三迤大地的芬芳带来旅游览胜的激情带来洞察谜底的愉悦带来导游水平的升华带来科学研究的联想带来课堂教学的新知带来投资云南的憧憬带来党政工作的助益作者简介吴光范,重庆市璧山县人。曾任云南省政府秘书长兼省级国家机关工委书记,云南省委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省第八届、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副总纂,云南辞典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当代云南简史副主编,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年鉴研究会副会长、顾问(1 9 9 1 1 9 9 3年),2 0 0 2年 中国改革发展丛书编纂委员会 当代中国人才库
2、名誉主编,云南大学第五届校友总会、云南省党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现任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云南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云南省杨善洲绿化基金会理事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云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省旅游文化研究会、省民营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云南史志、省海外联谊会顾问,云南史志 云南年鉴、省文史馆顾问。组织了第一轮、第二轮云南省志的编纂工作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1 9 9 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的编辑工作。主编过 云南政报 云南年鉴 实用秘书学 云南名胜大全 云南省农业法制建设等。个人论著有:云南地名探源(1 9 8 7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9 2年获中国地名学研究会个人专著一等奖)、
3、话说云南(1 9 9 9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依法治省的调研与思考(1 9 9 8年 7月获中国法学会一等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努力做好地方人大立法工作(中国人大2 0 0 2年第 1期)、奇特而有趣的哈尼语地名(中国地名1 9 9 9年第 6期,笔名光凡)、“小云南”考(中国地方志2 0 1 1年第 4期,人文社科、文学、中国文学摘要)、昆明地名博览辞典 昆明古今地名考释 迪庆香格里拉旅游风物志 沿着地名的线索 三江并流奇观迪庆地名辞典。有关情况载入中国文史出版社“三个代表”的理论与实践(2 0 0 3年1 0月第 1版)、中国地名人物荟萃(1 9 9 4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4、“互联网中国知网”称其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地名学家”。2 0 1 2年6月6日在云南省政府主办,省商务厅、G M S(大湄公河次区域)商务理事会承办的第四届G M S 经济走廊活动周上被 G M S商务理事会评选为“云南参与 G M S合作 2 0年突出贡献十大人物”。2目录昆明郊区地名奇(1)这些地名很有趣(2)“墨雨”“沙朗”“七十郎”(4)解疑释惑说“谷律”(6)“阿拉”“阿宁”皆能人(9)“乌撒”“矣纳”与“子君”(1 1)富民之地多兵营(1 2)“散旦”“者北”彝语名(1 3)“乌撒”“化乐”“矣纳”系部名(1 4)“七甸”“罗免”等民族语(1 5)晋宁晋城与昆阳(1 7)“禄脿”“
5、始甸”“读书铺”(1 8)“李白”何以成村名(1 9)“丹桂”“牡丹”动物名(2 1)满目青山多称“白”(2 3)低洼水塘则称“黑”(2 5)石头显露多称“禄”(2 6)有水之地称为“矣”(2 8)1“泥”牛“木”马亦彝语(3 1)“五里多”由来(3 2)种蒜得名“上蒜村”(5 1)地名故事说分明(5 4)和林设计攻南宋(5 9)通济桥畔故事真(6 3)冲冠一怒为红颜(6 6)“昆明”由来(7 1)“昆明”古今有多个(7 6)史载几多昆明湖(8 0)“昆明族”后裔何处寻(8 2)何妨谈谈“老昆明”(8 3)探源溯流“春城”名(9 0)美丽沙堤“奔子栏”唐代昆明考察散记(1)(9 2)川滇门户名
6、得荣 唐代昆明考察散记(2)(9 7)万山丛中一乡城 唐代昆明考察散记(3)(1 0 2)稻城美景在亚丁 唐代昆明考察散记(4)(1 0 5)2理塘路上海子山 唐代昆明考察散记(5)(1 1 1)遥想司马“略邛、筰”唐代昆明考察散记(6)(1 1 3)唐代四川有昆明 唐代昆明考察散记(7)(1 1 8)我来盐源寻盐井 唐代昆明考察散记(8)(1 2 4)加强合作得双赢 唐代昆明考察散记(9)(1 2 8)丽江得名考(1 3 5)高黎贡山得名考(1 5 4)“谷谓之浪”探语源(1 6 9)民族团结存地名(1 7 7)茫茫滇池话古今(1 8 0)众书记述颇纷纭(1 8 3)滇池水位有佐证(1 8
7、9)清时已无“五百里”(1 9 4)近代“围湖”是教训(1 9 9)滇因民族始得名(2 0 1)诸葛大名垂滇云(2 0 3)昆明池水汉时功(2 0 8)3晋时有位女将军(2 0 9)三百年前“逼死坡”(2 1 0)康熙平藩“得胜桥”(2 1 5)千艘蚁聚于云津(2 1 8)防汛得名“巡津堤”(2 2 0)建仓储粮“仓储里”(2 2 0)大象驻足“象眼街”(2 2 1)古代驿道经“岔街”(2 2 2)官吏地名有褒贬(2 2 2)“咸阳王”治滇留地名(2 2 3)严以自律“四知巷”(2 2 4)“上马巷”“下马巷”与“饮甘巷”(2 2 5)“嵩呼巷”与“端拱巷”(2 2 6)“司马巷”与“沙朗巷”
8、(2 2 6)辛亥革命取新名(2 2 7)“重九”起义气象新(2 2 9)“天开云瑞”成地名(2 3 1)中山赠匾悯忠烈(2 3 2)弘扬爱国正义情(2 3 3)“讨袁”营建“护国门”(2 3 4)“护法”得名“靖国桥”(2 3 5)4昆明郊区地名奇人们周末郊游,会听到昆明郊区有很多奇特的地名,如谷律、阿拉、墨雨、麦溪、散旦、款庄、丹桂、牡丹、磨古,还有落索坡、猫猫箐、照西村、给食村、羊甫头、白牡丹、白汉场、黑荞母、黑林铺等,人们忍不住就要问,这些地名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谷律”不是“山谷有规律”,“阿拉”并非上海的“阿拉”,“墨雨”不是“天上降下过墨雨”,“丹桂”并非“红色的桂花”,“白牡丹”
9、不是“白色的牡丹”,“落索坡”亦非“有落差的索坡”。其中不少地名反映了云南多民族的特色、奇山异水的魅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探索这些地名,既可释疑解惑,引人入胜,发思古之幽情,又能触摸时代前进的脉搏,使人们感叹云南山川之旖旎,升华保护自然环境的历史责任感,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既能使地名考释求真务实,又能使地名知识进入千家万户,增益当代和后世。1这些地名很有趣有些汉语地名,按汉字是可以猜到或部分猜到其含义的。如猫猫箐(M o m o q n ),在西山龙门西南面,近年兴办“农家乐”,不少城里人前往此处旅游。按汉字,猫猫箐是猫或野猫的山箐,与动物有关,但进一步了解,原来当地
10、土语称虎豹为“猫猫”(当地读音为 M o m o),因历史上此山箐中曾有虎豹出没,而得名猫猫箐。又如高峣(普通话读 y o,当地读 q i o),在西山脚,滇池西岸,从昆明前往省委党校的路旁。按汉语猜,与地势较高有关。辞海峣载:“高貌。”明初即有此称,徐霞客游记说:“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又西十五里,抵高峣。”明代杨升庵曾在此地居住和讲学,并题“碧峣精舍”。全省地名普查时研究其名来源,一说,因“山形似秦峣关(在今陕西蓝田县),受此称耳”。辞海载:峣关“故址在陕西商县西北,因临峣山得名。自古为关中平原通往南阳盆地的要隘。公元前 2 0 7年,刘邦破武关后被阻于此,遂绕关2逾蒉山,破秦军于蓝田南。”
11、另说,系取地势耸拔高峻之意而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说:“高峣,取地势耸拔高峻之意。”西山区地名志也说:“旧称高峣山(属西山的一部分),因 山形似秦峣关(在今陕西蓝田县),受此称耳。村即因山而得名。据 高峣志编写者由云龙考证,本村自明代初年即用高峣之名,但并不一定形似峣关,只取其地势耸拔高峻之意。”笔者曾到当地考察,其为滇池边的一片斜坡高地,古代是滇池西岸的渡口,沿斜坡道路两侧,历史上作为渡口的旅舍、仓库、饭店等古建筑从高到低一字排列,直抵湖畔,足见往昔之繁荣。当时见一老者,提水路过,自云已九十多岁,尚能劳动。问到渡口往事,说祖辈相传,元、明、清三代从武定府等州府运往昆明的货物皆于此
12、渡口上船,经滇池、盘龙江转运城内,故元人有“千艘蚁聚于云津(今得胜桥,古称云津桥)”之说。可见高峣取地势耸拔高峻之意是可信的。3“墨雨”“沙朗”“七十郎”出昆明城西行,在前往棋盘山、卧云山途中,路旁有路标曰“墨雨”,而且墨雨也有景点。人们很纳闷,难道这里天上降过“墨色的雨水”么?“墨雨”为彝语音译,“墨”为“竹子”,“雨”为“水边”,意为“水边有竹子的地方”。有大、小两村,相距约2 千米。“大墨雨”在团结白族乡茨沟村东约1.5 千米处,“小墨雨”在茨沟村东约3 千米处,两村皆是彝族聚居的村子。“沙朗”,原为西山区沙朗白族乡,2 0 0 4年7月昆明市区划调整,划归五华区。彝语音为“沙”“撒”者
13、,意为“沙”,“朗”“郎”“捞”等近音者,意为“山箐、山谷或山间小坝子”。“沙朗”意为“多沙的小坝子”。富民县城东北3 2千米处有个“杜郎”,其名来自彝语“嘟捞”,“嘟”为“出水”,“捞”为“箐”,意为“出水的山箐”。富民县康郎箐,在款庄乡驻地马街东 4.5千米处,山区村寨,其名来自彝语“枯捞”,“枯”为“凹”,“捞”为“箐”,意为“住在凹箐中”。宜良县城东北约 3 0千米处4有“扯郎”,彝语“扯”为“稻谷”,意为“能种稻谷的山箐”。彝语音译为“崀”“腊”的地名,也是“山谷”“山箐”的意思。如安宁市太平乡有“光崀”,安宁县地名志光崀载:“光崀,彝语山谷弯弯之地。即村居于山谷弯地之中,得名。”温
14、泉镇驻地西北面有“古崀”,彝语“古”为“坪子”,“崀”为“山谷凹箐”,意为“凹箐内的小坪子”。宜良县城西北 1 1千米处有“迤腊古”,属蓬莱乡山区,其名来自彝语,“迤”为“水”,“腊”为“山谷”,“古”为“箐边”,意为“山谷箐边有水的地方”。而“明朗”“七十郎”则与上述地名不同:“明朗”,属西山区团结彝族白族乡,为彝族支系名,因历史上该支系聚居于此,遂成为地名,有明朗村和明朗水库。“七十郎”,则来自汉语。其地在昆明城西,滇池西北岸,现在建有“小七十郎山庄”,接待旅游者。其按汉语容易理解,是以村子里或某个大家庭的第七十个小儿郎有作为得名。其实不然,这个地名是因历史上此村有一位渔民在滇池捕鱼,曾一
15、次捕获白鱼达7 0 篮之多,被传为佳话,又因历史上当地方言将“篮”读作“郎”,时人遂以“七十郎”作为该村的村名。有大、小两村,相距半里,分别称“大七十郎”“小七十郎”。5解疑释惑说“谷律”最近谷律乡修通了宽阔平整的柏油路,并在卧云山召开了安宁团结富民公路通车典礼,交通得以改善,沿途玉案山、筇竹寺、小墨雨、花红洞、棋盘山一带的旅游和农家乐发展起来。人们在游兴倍增的同时,也想知道这些地名是什么意思,最常见的做法是按汉字去猜测,但这样做往往会曲解地名原意,会闹笑话。如把思茅理解为诸葛亮南征到此,思念他的茅庐,就是一例。其实史学家已有结论,诸葛亮并没有到过思茅。“思茅”来自古代少数民族部落“思摩部”的
16、音译,古代文献中有“思摩”“思么”“线毛”“思毛”“思茅”等多种写法,由部落名成为村寨名,清时有思茅寨,雍正十三年(1 7 3 5年)于思茅寨置思茅县,后来成为地区名、市名。正如 思茅县地名志说:“思茅这个名称,原写为 思摩,也写 丝毛6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册,中华书局1 9 8 7年版,第 2 3 6 2 4 4页。思毛或 思么。因较早居住于思茅坝的是少数民族,故 思茅是由 思摩部落名的译音演变而来的。”同样的,过去也有人按字面来解释昆明,引用许慎 说文解字:“昆:同也。从日从比。徐锴曰:日日比之是同。”“明:照也。从月从日。”并由此引申昆明是“与日月比明”,还以今云南省会昆明“常年阳光普照”来证明这种说法。但 史记西南夷列传早已记载,“昆明”是古代少数民族昆明族的名称音译,还译为“昆弥”或“昆氵 弥”,而且古今滇、川、黔一带曾有多个昆明地名,不能说这些地方都是“常年阳光普照”,昆明乃“与日月比明”之说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同样,谷律乡的“谷律”二字,也是不能按汉语解释的。如从字面看,会说成是“山谷很有规律”或“谷子长得有规律”,均不对。它来自于彝语“姑咧”的音译,“姑”为“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