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讨发言:亮出干部能上能下的考核标尺研讨发言:亮出干部能上能下的考核标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鲜明亮出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释放出“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下”的明确信号,是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重要决策部署。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明确“上”与“下”的标准很关键。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始终做到识有因、评有据、用有方,考准考实干部德才表现、工作业绩、岗位匹配度等多方面情况,让考察指向更加明确、过程更加有效、结果更加精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识有因,勾勒干部考核
2、“轮廓线”。干部考核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工作,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日积月累、持续发力,全面透视政治表现。各级组织部门要坚持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相结合,多到乡村振兴、矛盾化解、经济发展一线认真听仔细看,多同干部群众沟通交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观察干部,做到既看一时表现也看到一贯表现,既看当前“显绩”又看到长远“潜绩”。根据被考核对象的特点细致分析研判,不割裂、片面地看待干部,正确了解其历史和现状,分析干部潜能、预测发展趋势。让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的干部进阶“上位”,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
3、,释放出见贤思齐、人心思进的强大正能量。 评有据,描绘干部考核“立体像”。能否考准考实干部的现实表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制度执行效果的好坏。各级组织部门要把好分析研判关,透过表象看本质,全面、深入、细致方能考准考实干部。坚持定量考察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通过数据来支撑和反映定性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来甄别和验证统计数据,少一些“概略瞄准”,多一些“准确成像”,将考察指标细化量化为具体评价等次;运用好自查自评、深度访谈、民主评议、查阅核实等方法,在大事难事上看担当、于小事琐事上看修养,既看其是否善谋事,也看其能否干成事,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拓宽考察覆盖面,将考察延伸至“八小时”之外,从工作
4、圈拓展至“生活圈”,去伪存真、去芜存菁,把虚夸冒领的成分祛除掉,描绘出干部“立体像”,精准掌握干部的政治品德、政治能力,让干部考察考得准、考得实。 用有方,树正干部考核“风向标”。干部能上是激励,能下同样也是激励。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不能“只闻雷声,不见下雨”,各级组织部门要建立政治素质考察与能上能下“硬挂钩”机制。在职务提拔、职级晋升、评先评优时,要对勇挑重担、实绩突出的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结合政治素质档案,对思想政治上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提醒谈话、“咬耳扯袖”;对于出现规定总结15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时,应当及时予以调整,保障“下”的渠道畅通。但同时要强化后续跟踪教育管理,帮助他们补缺补差、迎头赶上,对认真吸取教训、积极努力工作,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应当给予“上”的机会,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助推优秀干部不断涌现,实现干部队伍更替有序、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