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2.70MB ,
资源ID:2251325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2513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扶贫审计科学化构建路径_王玺.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扶贫审计科学化构建路径_王玺.pdf

1、Vol.44 No.1Jan.2023第 44 卷 第 1 期2023 年 1 月赤 峰 学 院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扶贫审计概述扶贫开发工作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而精准扶贫的审计工作则是巩固精准扶贫工作成果的重要环节,在拨付、兑现、公示、报账、检查、审计等扶贫资金的全程动态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大数据技术引入精准扶贫审计,有利于规范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科学化的精准扶贫审计机制,其意义可

2、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实现局部向整体的转变,增加精准性和效率性。大数据的特点是可以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审计思维模式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规避抽样风险的局限性。二是实现微观向宏观的转变,提高审计成果利用率。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整个地区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全覆盖,进而反映阻碍扶贫政策措施落实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三是实现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的转变,优化审计程序。以大数据扶贫审计平台为依托,实时采集并分析数据,可实现对异常情况的有效监管,更有利于提升事前和事中监督效果,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线索。二、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事前审计缺位,审计介入落后目前,扶贫工作仍然以事后审计为主。通

3、常在项目立项后,审计才开始介入,缺乏事前审计,没有对扶贫资金和扶贫资源进行合理的事前规划,导致部分项目未能有效与贫困户发生对接,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例如,某县在科技扶贫项目中,向贫困户发放湖羊,但由于没有进行事前实地调查和事前审计,导致给不是常住人口的贫困户和不适合养殖的地区也发放了湖羊,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扶贫的实际效果。(二)监督不到位对精准扶贫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是保障扶贫效率和成果的重要基石,但目前对扶贫工作的监管力度仍然欠佳。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重大扶贫项目中监督方式落后,监督内容不全面。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过于依赖书面资料,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

4、和项目工程质量留下隐患。二是对审计情况的信息公开力度不够。各级审计相关部门对于扶贫资金审计结果的公告有限,信息公开渠道仍不够广泛,公众对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社会性监督程度不足。(三)效果考核与后续评估机制不健全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缺乏健全的效果考核与后续评估机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对扶贫资金使用效果和扶贫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具体来说,缺乏对项目、资金最终效果的评估,无法全面了解扶贫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导致扶贫效益不足,整改不到位等情况发生。二是缺乏对扶贫工作人员和审计工作人员的后续评估机制。具体来说,对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在工作中真正落实了“脱真贫、真脱贫”的工作目标缺乏有

5、效评估,难以全面掌握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而导致资金被闲置和违规使用,造成扶贫资源的浪费。(四)审计技术相对滞后,对大数据的利用程度不够收稿日期:2022-09-06作者简介:王玺(1984-),女,汉族,四川广元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基金项目:2022年度四川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共同富裕导向下中国共产党百年财税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研究”(SC22B014)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扶贫审计科学化构建路径王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摘要:精准扶贫审计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一环,对实现百年奋斗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本文梳理了我国精准扶贫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大数据技术基础,讨论了如何构建科学化的精准扶贫审计机制,以期为实现精准到点、精准到人的精准扶贫审计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路径。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精准扶贫;审计科学化中图分类号:F23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1-0101-03101-DOI:10.13398/ki.issn1673-2596.2023.01.019社会学研究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精准扶贫工作向更深处发展,精准审计的工作要求随之提升。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审计对象复杂,审计内容涉及面广,审计专业性强。目前的审计技术手段相较于精准扶贫审

7、计的需求存在滞后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准扶贫中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过时。目前,精准扶贫的审计仍主要是采集财务数据,结合提取检查合同、文件、政策等方式。书面文本体现的财务数据只能反映资金流失等情况,不能将精准扶贫资金的流转全景和使用效果准确地反映出来。二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对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程度不够。在精准扶贫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对大数据技术存在知识盲区,精准扶贫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仍然有局限性,很多地区仍然使用功能单一的数据分析软件,实务工作中仍然以人工对账、人工核查为主,没有实际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导致工作压力大,工作效率较低,成果欠佳。(五)精准扶贫审计监督的法律法规体系

8、不健全目前针对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完善,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立法层面,针对精准扶贫审计的专项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导致精准扶贫工作缺少法律依据,审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难以发挥有效的预防和抵御作用;二是在执法层面,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对于现行的法律法规仍比较陌生,对法条的理解不够精准,在执法时不能有效运用法条,对于法律的执行不够严格,导致整改落实不力,屡审屡犯。三、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科学化精准扶贫审计的策略(一)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事前审核评估机制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审核评估机制,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努力实现精准化

9、的贫困人口识别。对贫困户进行上门走访,实地调查,为每一村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将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动态变化录入平台,建立动态化的贫困户信息平台。通过各村贫困户填写的基本情况登记表,分析贫困户属性、主要致贫原因、家庭成员等情况,确认该户是否为帮扶对象并按照既定的评价指标,对每个贫困户生成相应的贫困指数,进而从生成的数据中识别出最贫困的市、县、乡、村、户。二是在贫困项目立项前,对项目的适应性与可行性进行实地调研。要考虑项目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以确保扶贫基金用到真正贫困的地区,发挥最大的效用。三是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关注市场动态变化,对产业发展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研判,在扶贫项目立项前提供决策

10、服务,在项目落地前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支持。审计人员事前对项目和资金的使用进行预估,推进项目有效落地,以利于资金发挥最大化效益。(二)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精准扶贫的全过程监管机制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实时跟踪审计,建立完善的精准扶贫全过程监管机制,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借助大数据共享系统与纪检监察部门协同配合,形成监督整改合力。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类似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平台,使精准扶贫的审计数据和情况可以在平台内部顺畅流通,助力审计人员在精准扶贫的审计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将相关数据和证据保留,并将违法违规案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在查办处理后,再将结果反馈

11、给审计部门,形成良性的工作闭环,推动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监管系统。在系统中设立各专项子系统,可以包括扶贫对象信息模块、扶贫资金使用模块、扶贫项目开发进展模块和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模块等。例如,通过大数据监管系统,实现对专项扶贫资金的监督审计,查看资金是否如数及时拨付到账,贫困户是否按照规定合理使用等,杜绝“专款私用”现象。通过大数据共享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实现对精准扶贫情况的实时监管和跟踪审计。三是对精准扶贫审计结果进行公告,动员公众力量,形成社会性监督。将精准扶贫审计结果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下,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流转,有利于增强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12、,提升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提升扶贫审计结果的公开化水平,要由相关审计部门出台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明确可以公告的范围与内容,突出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等公众关注的重点。除了在官方网站、电视、广播等发布公告外,还可以在官方微博、官方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发布,也可以在类似本地百事通等有一定群众基础的社交账号上发布,努力拓宽受众范围。(三)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事后考核评估机制一是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建立有评估考核功能的扶贫信息云平台。与财政、公安、人社、农业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将基础数据彼此对接、相互共享。精准扶贫审计人员可以在云平台中看到全面的数据,利用数据技术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分析,持续评估扶贫效果。例如

13、,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评估扶贫资金是否落实到位,贫富措施是否奏效,已脱贫的贫困户是否有返贫的可能性,检验基础设施建设,查看道路、生活用水等是否得到改善。二是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完善对扶贫审计工作人员的考核系统。具体来说,可以对扶贫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扶贫任务完成进度、扶贫工作完成质量、实际成效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多方面要素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把扶贫工作的数据如实记录在平台上,结102-合科学的奖惩机制,建立公平公开的绩效考核系统,激发扶贫审计工作人员的内在动力和工作潜力,推动扶贫审计工作人员更加合理、高效地配置扶贫资金,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完善对扶贫资金的评价体系。

14、利用信息技术,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结合预算安排、预算监控、预期效果等关键要素,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考核评价。排查出项目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按照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扶贫资金拨付到预定的地方,保证扶贫资金安全高效地被使用。(四)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升审计技术总体水平一是将数据先行理念和专业审计方式相结合。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积极探索以信息化审计为代表的非现场审计方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具体来说,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技术找出疑点,及时锁定,进而提升数据分析的深度和精度,提高线索筛选的准确率。例如,利津县审计局便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开

15、展扶贫审计工作,收集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危房改造等信息数据3万余条,对不同类型数据进行整理和标准化,运用SQL Server数据库及SQL数据库查询分析语言等计算机手段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关联分析,揭示扶贫政策落实及资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疑点事项6类235条。通过核查落实疑点3类77条,对数据分析的每一个疑点事项制定核查措施,提升了工作质效,工作方法也在全市系统内推广。二是尝试建立统一的扶贫审计技术经验库。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方法与经验有共同性,因此,可以建立统一的扶贫审计技术经验库,对项目的区域分布、资金量、项目单位、历年来相关部门检查情况等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找出不足,总结经验。各地审计

16、机关可以相互分享审计经验,不断强化审计技术,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精准扶贫的审计质量和水平。(五)完善精准扶贫审计的专项法律法规,优化法律环境一是加强立法工作。在全国立法方面,设立针对扶贫资金审计的专门性法律或条例。在地方性立法方面,出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具体而言,地方政府不仅要考虑到精准扶贫工作的绩效评估情况,健全专项法律体系和相关政策,让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开展与治理有法可依,还要树立依法扶贫,依法治贫的理念,确保高质高效推进扶贫审计工作。二是提升执法水平。对扶贫人员、审计人员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法律培训,结合实际法律案件,对扶贫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实际应用法律的能力,提升扶贫审计队伍应用法律的整体水平。结语精准扶贫审计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部分,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确保我国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高效高质运行,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对精准扶贫工作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评估考核的全流程管理,最终形成多位一体的扶贫格局,确保扶贫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参考文献:1苏子广.大数据下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实施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